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论语》是中国人的一面镜子(2)

一 忠。“忠”在《论语》里常被称为“治国”。这是孔子所倡导的“君子”的第一人生要务。与世界上任何民族相比,中国人具有最深厚的“祖国意识”。中国共产党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组成强大的爱国统一战线,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与孔子的倡导有关,与《论语》中体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有关。 
    这个至关重要的品格,可以在一个通常上不了台面的反例中得到证明:一个被评价为“小人”的中国人,当他听到对“中国”不利的言论时,他会忘记别人对他的评价,(尤其是在国外)他会表现出非常认真的愤慨。
    二 孝。在《论语》中,孝是“人之本”。对任何中国人,“家庭”都是他情感最脆弱的地方。没有哪个民族能象中国人这样,对“家”有着最真诚、最执着的依恋。“衣锦返乡”,“落叶归根”,是中国人最普遍、最真实的追求。
    在《论语》中,“忠”和“孝”是联系在一起的。2000多年来,中国人也确实是这么理解的。改革开放之初,在“外资”中,90%以上都是爱国华侨对“祖国和故乡”的投资。可以说,“忠”和“孝”的文化基因,为中国今天的富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 仁。在《论语》中,“仁”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中国人一般把“仁”理解为“爱人”。尽管由于孔子倡导“孝”,使中国人比较关注个人和家庭利益。但是中国人具有最普遍、最真诚的爱心。
    尤其,孔子倡导国人必要时应该“杀身成仁”。这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国人,在祖国存亡的危急关头,能够挺身而出,直至“抛头颅,洒热血”的主要原因。可以肯定,“仁”的品格是中国人不能被征服的根本原因。
    当然,“仁”并不总是体现在正式、严肃的情境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某某人很“仁义”。也就是说,“仁”是中国人很日常的品格,这个品格通常表现为我们自己认为是“自然而然”的利他主义行为中。
    四 义。《论语》中说:“君子喻与义,小人喻与利。”孔子这个倾向鲜明的倡导,是被中国人最普遍接受的准则之一。实话说,“义”的概念有点模糊,但中国人都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即使一个字不识的李逵,也知道“义”是什么意思。当然,由于国人对“义”的普遍重视,“法制”问题在中国实行有较大困难。
    由于篇幅关系,其他方面就不多列举了。仅上面列出的“忠”、“孝”、“仁”、“义”来看,可以大致反映出中国人的基本特征。因此可以说,《论语》是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秘密的最佳途径。
    我们说《论语》是一面“镜子”,并不是说,通过这面“镜子”就能看到自己的影象;而是说要正确地认识自己,首先需要认识这面“镜子”。尽管有认识自己的便利条件,但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中国人在认识自己方面并不成功。原因是大多数人没有能正确地理解《论语》这面“镜子”。而之所以不能正确理解《论语》,主要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这面“镜子”的制造者——孔子。
    我们认为,有绝对的必要,要象认识普通人那样重新、正确地认识孔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