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弘扬中华文化 从读《论语》开始(3)

一个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问题。人的生活就是由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二者组成的。衣食住行、声色犬马,包括两性等都是物质层面的生活。除了物质生活外,人还有基于社会关系的精神生活,比如我们所说的仁义礼智信。处理这两者关系的时候,你是把物质生活放在前面,还是把精神生活放在前面,这是很重要的。
    儒家明确地讲,要把精神生活放在第一位,要"志于道"。人要立志于追求仁道,而不是去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如果一个人只追求物质生活,只知道物质的享受,那这个人就和禽兽没多少差别。这是中国人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念。
    我们讲要追求不朽。这个不朽不是物质的不朽,而是精神不死,是讲要立德、立功、立言。人总是要死的,不可能长生不老,所有物质生活上的东西也都会随着生命的过去而过去。只有精神才能够流传万世。
    这实际上也是人生价值的问题。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不在于当时我出名了,我成为首富了,我有多高地位了。最后看的,还是我能不能被社会所承认,被后代所承认。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完全是小人物,他们没有地位、没有金钱,但是在历史记载中有他们的地位;反而有些身份显赫的人,留下来的只是骂名。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的。
    第二个是个人与群体的关系问题。任何一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不可能离开与他人的关系。那我们应当怎样来处理这个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个人要把自己看成是群体的一部分。这个与刚才的第一个问题又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只有把精神生活放在第一位,追求精神上的不朽,才会与他人相处好。如果你只追求物质享受,就一定是只为个人。
    《论语》说,精神生活要放在第一位,要把个人放到群体中,不要孤立地看待个人。这两点恰恰与西方流行的价值观是不同的、对立的。西方现在追求的价值观,有人概括为两点:"物质利益至上,个人至上"。加在一起就是:以追求个人的最大的物质利益为最高价值观。中国传统的主流价值观是与之相反的。中国的这种价值观实际上就是我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基础。
      弘扬中华文化,从读《论语》开始
    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到底要从什么方面入手呢?我觉得要从读《论语》开始。
    我希望能开展一个"读《论语》,学做人"的活动。人们常常一讲到《论语》,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好像《论语》就是用来治天下的。我认为这是不对的。读《论语》应当是为了做人。现在很多人说读《论语》就是为了治天下,我说哪会这么简单?读个《论语》就能治天下,没有这样的事,古代也没有。去年《光明日报》还专门发了一篇文章,"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宋代就是造出来的事。赵普本身没有这个事,也没有说过这个话。
    《论语》的核心思想:做人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讲做人。"读《论语》,学做人"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