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以人为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1)


    
    ●任何国家机器从来不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在一个具有悠久专制传统,实行高度集权体制的中国,“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对于旧的传统和体制,显然具有颠覆性的意义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全党逐步展开。在面临国内外许多新的重大机遇和挑战的形势下,中央的决策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十七大前后,报刊、网络有关的论证和报道,连篇累牍,直至今日,用百度搜索,“以人为本”的网页尚有1610万之多。既然强调“以人为本”,人就应当是主体,而不是客体。“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在于,人民群众不是被同情、被关爱、被救助、被利用的对象,而是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主导力量,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但在看了一些学者的专论之后,我倒产生了莫名的疑虑。 
    请看下面这段论述。 
    “在当代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基础在提高人的素质,核心在满足人的需要,本质在释放人的潜能,目的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段话里,运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提高”、“满足”、“释放”、“促进”。如果我们把这个动宾结构看作是更大的主谓结构的一部分,那么,这其中的主语是谁呢?文章没有说。人的“素质”、“需要”、“潜能”和“发展”,的确是需要“提高”、“满足”、“释放”和“促进”的。但在中国,这种“提高”、“满足”、“释放”和“发展”,却往往并不体现为人们的主体行为和自我动能,倒常常表现为外力和他者施之于主体或自我的社会机制。这个传统其来有自,古代中国就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孟子·滕文公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的古训,即使到了20世纪,不是仍然强调某一群体“不会自发产生社会主义意识”,因此,需要没完没了地对之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灌输”和“政治教育”么?其中的逻辑即在于,“人”本身不具备自我生存、自我拯救、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基本功能,只能依靠高居于“人”上的外力和他者,来“提高”之、“满足”之、“释放”之、“促进”之。由此可见,在这段论述中,“以人为本”中的“人”,并非主宰自身命运的自我和主体,而是这一系列动词后面被动的接受者与从属者,而“以人为本”中的“本”,却是那些隐匿于动词前面的角色,那些高居于“人”之上的外力和他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