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论马克思是从哲学到世界观的转变(4)

本文仍然从马克思在准备《博士论文》的另一篇《伊壁鸠鲁哲学“笔记二”》,从而探索马克思在青年时期的哲学思想的动态。 
    这时的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的准备工作中、是很细致的。我们在考察他理解伊壁鸠鲁的书信有关自然哲学的观点时,发现一个是与学院派的哲学观不同的认识前提。 
    学院的哲学家们的哲学观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并以来此理解哲学、以及设置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而青年马克思却是以“实现者”的身份,来理解哲学的对象的。——这就是本人从这个笔记所发现的重要问题。下面就请读者看看这个笔记中的这句话而理解这个重要问题: 
    “当物体本身以感觉的确实性形式和想象的理性形式出现时,这个从事哲学思维的意识就揭示出它所作的是什么。” 
    我们从这句话可看出:青年马克思的哲学认识的角度,就已经与哲学家们的哲学认识的角度那是不同的。也可以说,马克思在大学生时期就已经形成自己的哲学的认识前提。 
    这表现在:他对“物体本身”的认识,是以“感觉的确实性”与“想象的理性形式”的比较,并且是“从事哲学思维的意识”去“揭示出它所作的是什么。”这种哲学观,它既不是从唯心主义哲学的角度认识,也不是唯物主义哲学的角度认识。如果是的话,那么,青年马克思就会是将“物体”与“感觉和想象”的关系来理解自然哲学观。 
    我们发现这个时期的马克思认识的哲学思想,从其认识或解释的角度、就不是用唯心哲学和唯物哲学的旁观者的前提来理解哲学的对象,而是用实现者的前提来理解哲学的对象。 
    然而,马克思 如果是用哲学的唯心和唯物的前提,来理解哲学的对象,那么理解者所理解的对象,就应是从旁观者的前提理解的,认识的对象就会是“自在”的对象和“自为”的对象对立。换句话说,凡是立足于旁观者的前提理解的哲学观,都是从存在和思维的关系而理解的;而立足于实现者的前提理解的哲学观,那是从一个对象(事物)与另一个不同的对象(事物)的关系去理解的。 
    下面就请读者看看青年马克思,是不是用实现者的前提,去认识或解释感觉的确实性形式和想象的理性形式,从而发生在“物体本身”的变化过程中,所揭示出理性的真实性原则的观点理应是什么: 
    “这里,被想象的原则及其运用,就体现为某种单一的东西,并由此引起矛盾的斗争,即作为各种实体化的对抗。” 
    从这段论述表明马克思的认识前提,就不是用旁观者的前提理解事物的对抗。用旁观者的前提所认识的对抗,那是“存在与思维”的对抗;然而,用实现者的前提而认识的对抗,那是发生在认识者的对象与要改变其认识的对象的关系而发生的对抗。因为“被想象的原则及其运用”是作为“体现为某种单一的东西”而认识的,也就是说,被想象的原则及其运用是“实现者”的想象而不是“旁观者”的想象。 
    然而,要是实现者的想象及其运用的意图和目的那是为了实现而认识、而不是从旁观的前提去说明。所以,实现者所确定的想象及其运用“就体现为某种单一的东西,并由此引起矛盾的斗争,即作为各种实体化的对抗。”因为实现者所认识或解释的“实体化”,这种对抗是新的发现与旧的存在的对立,这就是“作为各种实体化的对抗”的现实存在的前提。 
    由此可见,青年马克思就认为:哲学的认识形式或解释形式,理应有两种而不是一种。这两种是:旁观者的认识或解释;实现者的认识或解释。这两者的形式,理应说都是有其认识或解释的重要作用、也就都是有其认识或解释的价值。 
    然而,马克思从大学生时代起就已经是发现和运用着:实现者的认识或解释的前提,而不是仍旧延续用旁观者的认识或解释的前提。而且从马克思的文本可以看出:马克思从青年到晚年一直是在运用批判和揭露的方式,去证明认识或解释哲学的对象的形式和前提那是还有一种:那就是实现者的认识或解释的前提在现实中存在着。 
    诚然,本文认为:只是由于马克思是用批判揭露的方式否定了旁观者的认识或解释的前提有其价值和作用,所以也就没有被学院的哲学家们理解和接受,马克思的这一发现也就只能沉睡在马克思的文本中而不被世人理解。 
    然而,当中国人从中文版发现了马克思文本的这一伟大创意之后,理应将它发掘出来,并作为创新和改革的思维工具,从而解决中国几千年都未呈解决的难题:如何使创新与固定的转换而促成社会的发展。而中国在历史上就是通过夺取政权或解放思想去解决创新和固定的更替问题,而青年马克思却发现一个能在稳定的形式下使创新更替陈旧的认识前提。这就是马克思在大学生时代的发现。 
    下面就请读者看看这个笔记是不是立足于实现者的前提——来理解哲学或解释哲学的: 
    “解释时所需要的唯一证明是,应当不为感觉的明显性和经验、现象、假象‘所驳倒’,因为一般涉及到的仅仅是自然的假象。” 
    然而,这句话所说的“解释时”,就是从实现者的前提上来理解为了什么而去“解释”。所以认为:“解释时所需要的唯一证明是,应当不为感觉的明显性和经验、现象、假象‘所驳倒’,”这样,这种“解释”就不是从旁观者的前提理解的“解释”,而不是从实现者的前提理解的。因为实现者“一般涉及到的”就是自己的“感觉的明显性和经验、现象、假象”,它是不是与实现的对象相一致?
    换句话说,实现者所认识的或解释的感觉、经验和现象,它能用旁观者所解释的或认识的哪样实现吗?不能!这就是青年马克思的发现。再请看下面这句话: 
    “(对于假象,对于现象来说,和某物有关的东西正好就是和自然有关的东西。)” 
    这就是从实现者的前提来解释:“假象”和“现象”与“某物有关的东西就是和自然有关的东西。” 
    以下再请读者看下面这句话,这句话就明确地批判了那种用旁观者所解释或认识的那是不现实的: 
    “所以这种解释的实质就是从意识中取得需要解释的观念。然后解释或更准确的规定被归结为:本身同一范围的被当作已知的各种观念同需要解释的观念联系在一起,所以这种观念一般存于意识中,存在于一定的范围内。” 
    这句话在说明一个重大问题:旁观者所解释的或认识的;“实质就是从意识中取得需要解释的观念”,这种观念只能是从旁观者的意识中取得的,而并不是从实现者的意识中取得的。因为实现者如果是去实现创新的,那么,解释的实质就不是从“意识中”、而是从“意识中”之外的现实中去取得。因为实现者要创新的东西,它是在“意识中”还没有被归纳为观念的东西。下面就请看青年马克思是不是说明了这个方面的问题: 
    “所以这里首先为世界的创造而假设许多世界;这个事件发生的地点就是虚空。所以在创造这个概念中预示的东西,即应该被创造的东西,是事先就假设好的,在此具有实体的性质。” 
    实质上,正如青年马克思所论证的,在创造世界的这方面的解释或认识,那是实现者自己从发现过程中取得的。如果实践者用旁观者所解释的或认识的,就只能是“假设”的、从这个“地点”(旁观者的解释观念)去发生这个“事件”,实现者所取得的就只能是“虚空”的;只能是“事先就假设好的”现存的东西,而不是要创新的东西。下面就请看:青年马克思分析那种从旁观者的解释或认识所得到的是什么? 
    “观念实体的这种具体化正发生在宣扬实体的哲学家身上;不仅实体的表现形式是可塑的诗歌式的,而且它的现实性也表现于这个个人中,而这个个人的现实性是实体自己的表现。哲学家本身是活生生的形象,是活生生的艺术作品,并且人民看到,他们是如何带有可塑的庄严性从人民之中产生;如同在初期的哲人那儿一样,在他们的活动形成普遍的东西的地方,他们的格言实际上是被承认的实体,——法律。” 
    读者从这段论述中,是完全可以理解到青年马克思时代的哲学思想,那是发现了实现者的解释或认识的形式与旁观者的解释或认识是不同的。
    旁观者的认识或解释只能是对已知的或承认的认识或解释,而对于要通过“改变”才能解决问题的这个方面,就只有从实现者的认识或解释去实现。——这就是本文对青年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的定位。
    作者:理思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