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克己复礼”的“套中人”问题

以“克已复礼”为纲领,严重桎梏了精神创造力
    为四一代从克已复礼得出礼教吃人的结论,是以人本主义省察、审视传统精神的结果。克已复礼作为千年伦理的内核,顽强地支配着人们,因为它总是能够以革命的、现代的、改装的形式得以贯彻。“存天理,灭人数”深深支配着大陆人处理规律与意志的关系理念(原则)与事实、实践的关系,主、客体的关系,理想、价值与功利、手段的关系。每遇冲突,人们总是倾向于让意志服从规律,让事实、实践服从理念、原则,让主体服从客体,让功利、手段服从理想、价值,就像提倡德才兼多,以德为主,又红又专,红比专重要,改造思想重于改造自然,集体重于个人等等一样。
    “克已复礼”在过去是以“修身”为本,在现在是以思想改造,世界观改造为本。只有“内圣”才能“外王”(治国平天下)的公式演化为只有获得革命世界观、人生观,才能在改天换地的革命事业中做出贡献。刘少奇曾引起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1]用来说明共产党员只能通过思想修养担负革命重任的道理。因此,每一个投身革命的人都要以洗心革面、脱胎换骨的思想改造为起点;但这一过程终身不得完结,只要与党、与集体不能保持一致,即犯错误时,人们检讨起思想根源来只能归结为世界观没有改造好。这样,一种改造成为终身的鞭策,驱赶每个人怀着追求原罪救赎般的惶恐,“革命一辈子,思想改造一辈子”,在“不断地犯错误——改正错误——又不可避免地犯错误——追求不犯或少犯错误——怕犯错误”的过程中逐渐成为战战兢兢的“套中人”。大陆亲朋好友之间最贴心的话往往是提醒他“别犯错误”。因此,任何心血来潮的创造冲动,别出心裁的设计,自作主张的构思,固执己见的观点,一意孤行的个性等等,本身就等于犯错误。
    人的精神自由是经济自由、政治自由、文化自由的核心。尽管它需要社会代价,但对于现代化必不可少。自由能够调动起人性中求知的巨大冲动,调动起无限探索的精神穿透力,丰富的想象力,调动起自我否定和自我实现,调动起巅峰状态的创造力等等精神资源。而一种扼制或窒息精神自由的制度和文化,调动的却是人性、人的精神资源中的另一面:自甘愚钝和麻痹,圆熟的消极世故态度,苟且的小聪明,精力与才智的萎顿,自行其是地刚愎自用等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