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清谈之风

魏晋时期兴起了一种言及玄远的谈论"三玄"(《周易》、《老子》、《庄子》)、辨析名理、品鉴人物的风习,由汉末的清议演变而来。
    东汉用征辟、察举等制度来选拔人才,其标准大半是依据舆论的鉴定即清议来决定的。清议的着重点是"经明行修",即被鉴定者对儒家经典要有一定深度的研究,在道德行为诸方面无疵可击。有一段时期,往往通过"风谣"和"题目"的形式来表现清议。所谓"风谣",即用诗歌的方式来说明个人的"德业"、"学行",简短有力,便于流传。所谓"题目",即是称述人物的品德、性格、才能和识度。既称清议,是非标准自然以名教为依归,名教是清议的基本内容。东汉后期,士大夫阶层曾利用清议这种形式来褒贬人物、左有舆论、抨击时政,与宦官等敌对势力作斗争。但自两次"党钢之祸"以后,许多人"破族屠身",清议"危言覆论"、"上议执政,下讥卿士"的风采,也逐渐向明哲保身的"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方向发展。 魏晋时代,战乱频繁,统治阶级内部倾轧不已,是充满动荡与灾难的时期。对生死存亡的关注、哀伤,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喟叹,成为整整一个时代统治阶级的典型音调。魏晋间自正始以来二十多年,政局更是极度紧张,让人"常畏大网罗,忧祸一旦并"。在这种篡夺频仍的年代,举手投足,动辄得咎,得失急骤,生死无常。故有些名士放浪形骸,纵欲享受,醉生梦死;有些名士则遗落世事,逍遥自足,苟且偷安。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状况下,清议的政争,逐渐完成了向清谈的思辩的转变。
    清谈一般分宾主双方,谈主首先叙述自己的意见,称之为"通";难者即就其论题加以话辩,称之为"难"。一个问题,为了深入起见,可以经过数次讨论;有时也由谈士本人自为客主,反复分析义理。清谈结束,有时宾主双方一股一屈;有时双方都能言之成理,不能决定胜屈;便由第三者来作总结性发言。清谈的时候,谈士往往执屋尾以指划,成为一时风尚。"盛饰麈尾",也成为谈士的象征。 清谈之风始于"正始之音",其清谈内容主要是玄学思想。名士行清谈之风,使玄学或成为他们论证个人的放荡生活与封建道德是如何不冲突,甚至是相互补充的辩护词;或成为他们的一种避祸妙法。同时,他们标榜心胸务为高远,心神超然无累,高唱重神理而遗形骸。这种谈玄尚远,又可为其骄纵放达的行径辩护。另外,对他们来说,玄学清淡,迂诞浮华,又可故示清高,用以震摄世俗,可以哗众取宠。因此,魏晋玄学成为当时政治环境下好玄学的名士们的处世哲学,清谈便成为了他们的处世方式。
    清谈之风依附魏晋玄学而存在,是当时玄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