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2007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1)

热点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进一步深化
    入选理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这样一个完整的与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结合的观念体系。2007年,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热潮涌动,大型的学术研讨会、报告会多达百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此为关键词的条目近千篇,百度、谷歌搜索引擎上的条目达上百万条。
    学术界的讨论呈现出三个特点:其一是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展开。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基础、范畴体系、逻辑结构、本质特性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了全面探索,富有理论深度;并对它的内涵、功能、目的、历史渊源与现实要求,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它与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及其经济基础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等重要课题,结合具体实际展开研究,涌现出众多创新成果,诠释与丰富了这一命题的理论内涵。其二是多学科的互动与交叉。哲学、政治学、历史学、文艺学等都发挥各自学科的优势,使研究更具理论张力。其三是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开放性体系,对它的研究必将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充实和完善。讨论把大量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作为理论创新的时代资源,从而为研究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 关 链 接
    ①路建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大课题》,载《人民日报》2007年8月3日。
    ②广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载《光明日报》2007年2月13日。
    ③乔法容:《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9期。
    ④张传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法论思考》,载《求是》2007年第20期。
    热点二:对“生态文明”的多元解读
    入选理由:“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个新型文明形态,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构成了中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随着2007年“生态文明”首次被纳入国家未来的战略布局,以往学术界所关注的“生态文明”的热情再度高涨,追求生存本位的智慧表达和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体验与深层觉悟成为学者们的共同心声。
    经济学界开始改变传统经济学不把生态要素纳入其研究范畴与学科体系的做法,一种新的经济学范式——生态经济学正日益从边缘学科走向主流学科;将人文、生态理念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分析结合起来,力图从制度层面探索生态问题根本解决途径的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也为学者们重新思考“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孰者优先”的话题提供了想象空间;生态伦理学则以其特有的精神力量,为重构人类的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通过生态意识的培育来规约人类的张扬与轻狂而努力;孕育了丰富“生态”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也成为学术界寻求“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治愈现代性“异化”之病的又一个期待;文艺理论界利用生态批评视野,反思百年中国文学史书写,提出了弥补百年文学史书写缺乏生态维度缺憾的问题。学者们指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将会持续成为学术界研究和争论的热点。
    相 关 链 接
    ①王雨辰:《制度批判、技术批判、消费批判和生态政治哲学: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论题》,载《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②刘文良:《当前生态批评理论研究的缺失》,载《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③王如松:《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载《学术月刊》2007年7月号。
    热点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入选理由:2007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许多经济学家和理论工作者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撰写文章,参与到了这一重大问题的讨论当中。
    有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既要重视市场需求,也要考虑中国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国情;既要考虑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也要重视国内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因此,兼顾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科技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正是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理性回归。有学者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在科技创新和结构调整,为此,必须增强国内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由低质优效向高质高效的转化,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保障目标的实现。也有学者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当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包括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科技创新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扶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增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协同优势,创造各种条件促使科技创新在全社会扩散,进一步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总之,学者们普遍的感受是,科学发展观对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 关 链 接
    ①王梦奎:《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载《管理世界》2007年第5期。
    ②刘树成:《论又好又快发展》,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③白津夫:《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载《瞭望》2007年第31期。
    ④陈佳贵、黄群慧、张涛:《从高速增长走向和谐发展的中国经济》,载《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7期。
    热点四:“社会建设”概念在理论层面的拓展
    入选理由:随着“四位一体”战略的确定,社会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学也获得了新的更大的发展机遇。作为理论回应,社会学界加大了对“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力度,“社会建设”研究由此成为2007年度的一大学术热点。不仅社会学界的专家学者纷纷就“社会建设”问题撰写文章,各抒己见,中国社会学学会举办的2007年度学术年会也以“和谐社会与社会建设”为主题就“社会建设”理论展开讨论。
    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建设”理论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一是“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及其历史考察,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作了深刻解读,追溯了“社会建设”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二是开展了与“社会建设”有关的、涉及社会建设基础的各类民生问题的研究,其中包括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制度研究,以及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城乡社会管理、社会事业建设制度研究,这些研究大多以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出现的各类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展开理性思考。三是把社会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与社会结构、社会体制、社会组织、社会认同、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等重要概念勾连起来,探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重建等重大理论问题。虽然社会学界已经把“社会建设”概念纳入自己的话语体系并成为一个热点,但真正承担起“社会建设”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历史使命还任重而道远。
    相 关 链 接
    ①李培林:《加强社会建设理论和经验研究》,载《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②柳建辉:《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理论是国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3期。
    ③李文祥:《社会建设中的制度风险与制度协调》,载《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热点五: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与“中国马克思学”问题
    入选理由:2007年,由中国学者主办的第三届“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研讨会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编辑问题”国际研讨会也在清华大学召开。这些活动不仅推动了中国学者对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也引发了研究其他马克思经典文献的热潮。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穆勒笔记》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获得许多较为精细而深入研究的同时,德国、日本的文献学专家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研究成果也陆续被介绍到中国,尤其是正在编辑之中的MEGA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在版本考证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引人注目。
    一些学者认为,这些“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于中国学者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可能会促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取得更大的进展。一些学者进而提出:现在是创建“中国马克思学”的时候了。但是也有一些学者不赞同这样的主张,他们认为,“马克思学”是“冷战”时期西方意识形态的产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研究应该坚守“历史科学”的基本研究立场,而不应该步西方“马克思学”的后尘。而赞同建立“中国马克思学”的学者则答辩说,“马克思学”是指“文献考证”和“文本解读”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并非西方意识形态的专利,苏联学者梁赞诺夫才是“马克思学”的真正奠基人,因此,中国学者完全有可能自主创新,建立中国的“马克思学”。尽管交锋还在继续,认识还存在分歧,但这样热烈的讨论本身,这样相互平等的学术对话与争鸣,正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必需的。
    相 关 链 接
    ①聂锦芳等:《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文本学派》,载《光明日报》4月10日。
    ②姚顺良:《马克思研究:“历史科学化”,还是“马克思学”化?》,载《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③王东:《为什么要创建“中国马克思学”?》,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