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让的实践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3:11:36 中华五千年 佚名 参加讨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假借儒家的禅让思想,数度实现了王朝的更替。 禅让,是夏代以前以领袖地位让授于贤者的制度。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由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协助为政。经考核后,于领袖死后继位。舜继尧位,后又禅于禹。禹以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禹再立伯益。禹死,其子启夺位自立。从此,原始禅让习俗为父子相及的王位传承制度所替代。孔子赞美推行禅让制,说"唐虞之际"人才济济,无有后世的"才难"问题。因此,儒家将原始禅让习俗吸收发展为儒学的禅让思想,并将之称为一种理想的王朝更替方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儒家的禅让思想风行并实践的时期。东汉献帝延康元年(220),曹丕通过逼使献帝数次下诏禅位,群臣数十次上表劝进,并利用溯纬,迫使献帝禅位,自己做了皇帝,国号魏,是为魏文帝。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践禅让的开端。其后,西晋武帝司马炎、南朝宋武帝刘裕等,均假借儒家的禅让思想,获得了帝位,完成了王朝的更替。 儒家的禅让思想,是其"选贤与能"主张的反映,表达了其理想的建国方略和王朝更替方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它却被封建统治者借用来实现强迫实行的壬朝的更替,为他们的篡权蒙上一层合理的遮丑布,使他们强夺王位的行为看起来符合封建的礼教学说,用以巩固新建立起来的封建统治。因此,禅让的实践,掩饰了封建统治者篡夺王位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庸》“诚”说解读
- 下一篇:释“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