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思想境界——“有我”

摘要:
    主观唯心主义信奉人的“主观意志”,认为人可以主观臆断地改变和创造万事万物,以“我”为中心,必须进入“有我”状态,达到和实现“有我”的思想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我的“物质属性”、“精神属性”和“意识属性”的良好发展;人类在信奉人的“主观意志”的基础上,互相竞争,保持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在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下自由发展。孔子、庄子、柏拉图、黑格尔、孟子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都停留在“有我”的思想境界。“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就是典型的主观辩证唯心主义之极端的“有我”思想境界。 
    关键词:主观唯心主义 有我 孔子 庄子 柏拉图 黑格尔 孟子 
    主观唯心主义信奉人的“主观意志”,认为人可以主观臆断地改变和创造万事万物,以“我”为中心,必须进入“有我”状态,达到和实现“有我”的思想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我的“物质属性”、“精神属性”和“意识属性”的良好发展;人类在信奉人的“主观意志”的基础上,互相竞争,保持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在人的“主观意志”的作用下自由发展。这就使得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停留在“有我”的思想境界。
    《论语》的第一章《学而》篇中记载: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果,则勿惮改。”其意思是说: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的知识就不坚固。要亲近忠诚讲信义的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畏惧改正。”这里的“过错”就是指无益于或有害于自己的“过错”。
    《论语》的第二章《为政》篇中记载: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意思是说:孔子说:“国君统治国家,施行德政,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它一定的方位上,众星都‘衷心耿耿’地围绕在它的旁边。”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其意思是说:子张学习如何谋求官职俸禄。孔子说:“要多方听取各种意见,把认为可以怀疑的地方避开,慎重地说出其余的,这样就能少犯错误;要多了解各种情况,把认为有危险的地方避开,慎重地处理其余的,这样就能少有后悔;说话少出错,做事少后悔,谋求官职俸禄的机会就在其中了。”这就是“为己”而“不为人”、“以我为中心”的“有我”思想。
    《论语》的第三章《八佾》篇中记载: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其意思是说:子贡打算把每个月初一祭祀祖庙的活羊去掉不用。孔子说:“赐呀!你爱惜那活羊,我却爱惜那祭礼。”这就是“以我为中心”、我行我素。
    《论语》的第四章《里仁》篇中记载: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的第八章《泰伯》篇中记载: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的第十一章《先进》篇中记载: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论语》的第十二章《颜渊》篇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的第十三章《子路》篇中记载:叶公与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的第十五章《卫灵公》篇中记载: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君为中心”、“父为中心”、“夫为中心”、“我为中心”,这就是孔子儒教的主观机械唯心主义的“有我”思想境界。
    《庄子•天运》中记载:孔子西游于卫。颜渊问师金曰:“以夫子之行为奚如?”师金曰:“惜乎!尔夫子其穷哉!”颜渊曰:“何也?”师金曰:“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将复取而盛以箧衍,巾以文绣,游居寝卧而下,彼不得梦,必且数眯焉。今而夫子以取先王已陈刍狗,聚弟子游居寝卧其下。故伐树于宋,削亦于卫,穷于商周,是非其梦邪?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死生相与邻,是非其眯邪?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古今非水陆与?周鲁非舟车与?今蕲行舟于路,是犹推舟于陆地也,劳而无功,身必有殃。彼未知夫无方之传,应物而穷者也。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也,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故夫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不矜于同而矜于治。故譬三皇五帝之之礼义法度,其犹柤梨橘柚邪!其味相反而皆可于口。故礼义法度者,应时而变者也。今取猿狙而衣以周公之服,彼必龁啮挽裂,尽去而后慊。观古今之异,犹猿狙之异乎周公也。故西施病心而缤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民见之,挈妻子而取之走。彼知缤美而不知缤之所以美。惜乎,而夫子其穷哉!”其意思是说:孔子西游到达卫国。颜渊问师金说:“您认为我老师的行为如何?”师金说:“可惜呀!您的老师就要陷入困境了。”颜渊说:“为什么呢?”师金回答说:“祭祀用的刍狗在没有献祭时,盛装在竹筐里,覆盖着绣巾,主持祭祀的尸祝沐浴斋戒之后奉献。一旦献祭完毕,路人对其任意踩踏,割草的人就会拿去做柴火烧。要是有人再把它盛入竹筐,盖上绣巾,视为珍爱之物而形影不离地带着,那人即使不招来噩梦,也会招来鬼魔所迷惑。现在您的老师也是搜罗了先王已经使用过的刍狗,聚集弟子们而形影不离地带着。所以在宋国受伐树之辱,受困于卫国,失志于商周,这不正是他的恶梦吗?被围困于陈蔡之间,七天得不到饮食,生死在一念之间,几乎丢掉了性命,这不正是招来的鬼魔的迷惑吗?水上通行莫过于用船,路上行走莫过于用车。因为船只能在水上运行,而苛求于把它推到陆地上行走,那一生也不会像平常走路一样快捷。古代和今天不就象水和陆地一样吗?周朝和鲁国不就象船和车一样吗?现在企图把周朝的统治制度推行到鲁国去,就像在陆地上行船一样,劳而无功,并且自己也要遭殃。您的老师不懂得应该应变自然规律,而陷入困境。您难道没有见过桔槔(杠杆机构)吗?人稍一用力拉它,它就降落;松开手之后,它就升起。它是被人牵引的,而不是它牵引人;所以,它降落和升起都不会因人而获罪。因此说:三皇五帝的礼义法度不是谨慎于求同,而是谨慎于求治。三皇五帝的礼义法度就好像柤、梨、橘、柚一样分明!他们的味道虽然各不相同,却都非常可口。所以说:礼义法度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现在如果让猿猴穿上周公的礼服,它一定会咬破撕碎,抛弃之后又憎恨。纵观古代和现在的差异,就像猿猴不同于周公一样。所以说:西施心疼时在邻里面前捂着心窝、皱着眉头,邻里的丑女看到了认为很美,也学习西施在邻里面前捂着心窝、皱着眉头。邻里的富人看到了,坚闭大门不再出来;穷人看到之后,就带着妻子儿女远走他乡。她只知道皱着眉头为美,却不知道皱眉为什么美。可惜吧,您的老师不是陷入困境了吗?!”这就是师金用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和主观唯物主义思想对孔子的主观机械唯心主义的“有我”思想的具体评判。
    柏拉图在政治上极力反对雅典的民主制,并提出了为贵族等级制辩护的“理想国”理论。柏拉图认定:国家就是个人的放大,个人就是国家的缩小。他主观唯心地指出:人的灵魂有三种:一是在头部的“理性”,二是在胸部的“意志”,三是在腹部的“情欲”。与这三种灵魂对应着三种道德,国家存在着三个等级;“理性”的道德是智慧,只是少数人所拥有,这些人就是管理国家的统治者;“意志”的道德就是勇敢,为一部分人所拥有,这些人就是保卫国家的武士;“情欲”的道德就是节制,为大部分人所拥有,这些人就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只要人的灵魂的这三个部分获得协调一致,就实现了人的第四种道德:正义。在“理想国”中,只要统治者、武士、农民和手工业者这三个等级地位的人都各守其职位,互不扰乱,各尽所能,就能实现和谐,这个国家就能成为正义的国家。柏拉图认定:等级秩序是不容混淆的;一个人属于哪一个等级,他(她)所生育的子女就属于哪一个等级;虽然有的时候处于不同等级的人可以互相结合生育,但要特别注意保持“种”的纯洁;如果农民和手工业者生育的人掌握了国家政权,国家就是被颠覆了。柏拉图恶意攻击民主制是“无法无天”、“混乱透顶”的恶劣制度,并造成了国家的分裂解体。柏拉图认定:对于本来就不平等的人们来说,选票上的平等就造成了真实的不平等,产生和形成了“以下犯上”,这就是最大的不正义。柏拉图主张:必须维护贵族专制,并在奴隶主贵族内部实现“公有制”,统治者和武士不得拥有私人财产,取消家庭,吃住在一起,共产共妻,个人自由享有;只允许生产者拥有一定的个人财产,为统治者和武士不断地生产出各种用品;“理想国”就是要做到无私人财产,无私人妻子的“共有共享”和自由享受。晚年的柏拉图则极力主张:建立介于君主与民主之间的“混合政体”,并以“法治代替人治”,他把全体民众按照财产状况划分为四个等级,各得其所,独享其有。这就是柏拉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有我”思想。
    黑格尔则真正从理论上用辩证法论证了主观辩证唯心主义的“有我”思想,在唯心主义的“思辨”中寻找和实现自我。黑格尔批判了康德的主观唯心主义不彻底,肯定了费希特主观唯心主义的“‘自我’和‘非我’两个方面都是‘自我’发展的不同阶段,一切都从‘自我’推演和发展变化而来”的论点。黑格尔指出:“费希特的哲学却有一个伟大的功绩,他促使我们注意到一点:即须揭示出思维范畴的必然性,并主要地推演出范畴的必然性来。”黑格尔所建立的“从思想的本身将思想的型式推演出来”的逻辑辩证法就是建立在费希特式的“自我意识”能动性的基础之上。黑格尔提出了一个典型又著名的主观辩证唯心主义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黑格尔认为: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的本质就是要保护私有财产,道德的本质在于承认私有财产的客观性,维持和保护私有财产就需要国家的法律和暴力。黑格尔极力宣扬私有财产的必然性、合理性,是客观的,“人有权把它的意志体现在任何物种,因而使该物成为我的东西;------这就是人对一切物据为己有的绝对权利。”由此可见:黑格尔不仅从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都达到和实现了赤裸裸的“有我”的思想境界。
    《孟子•尚同上第十一》(春秋 墨翟)中记载: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朽余财,不以相分;隐慝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其意思是说:子墨子说:“古代,在人类开始诞生,还没有国家行政法令的时候,人们所说的话,各人说各人的道理和意见。因此,一个人就有一个意见,两个人就有两个意见,十个人就有十个意见。人越多,他们不同的意见也就越多。所以,各人就自己认为自己的意见有着正确的道理,否定别人的道理和意见,并且互相否定。因此,在自家人中,父子兄弟之间产生和存在着怨恨,离心离德不能和睦相处;天下的平民百姓,都用水或毒药互相残害。造成了人有多余的能力,却不能把这些多余的能力来帮助别人操劳;宁愿把多余的物资让它腐烂,也不愿意分送给别人;宁愿把很正确的处世之道隐藏起来,也不愿意传授给别人。天下发生大乱,就像禽兽一样各自觅食、各奔前程。”书中记载:正长既已具,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之。------”其意思是说:各级的官长既已设立了,天子向天下百姓发号施令。政令说:“无论是听到好的言行还是不好的言行,都要把这些言行报告自己的国君。君上说是,都要说是;君上说非,都要说非。------”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等就是典型的主观辩证唯心主义之极端的“有我”思想境界。
    作者:新哲学•李溪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