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解读"和"说

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礼记·孔子闲居第二十九》)三无私,和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夫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第三十一》)"和"是孔子思想、儒家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核心,是精髓之所在。儒家认为:一方面,"和"表征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宇宙万物的本来面貌和发展形态。另一方面,"和"是理想世界,"和"是处理人和自然、人际、族际、国际关系的准则,是人类的极终追求和最高境界。
    20世纪末,尤其是21世纪初,"和"作为一种思想、一种理论,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已经成为哲学领域深层次发掘、研究、探讨的热门话题,已经从理论的研讨扩及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科技等诸领域。相信对"和"的解读和深入研究,势将使"和"的理论思想不断深化,并和实际相结合,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乃至世界的和平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和"是万物的实然和存在形态
    (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儒家认为:天地万物之总纲为"和"。开天辟地以来,万物所以诞生、所以繁衍、所以存在、所以消长、所以转换,所以成为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无不赖"其和而生","得其养以成"。即如荀子所言:"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
    概言之,列星、日月、四时、阴阳、风雨无不按一定规律--或者说是铁律运行,在宇宙留下和谐融洽的轨迹,均赖于"和"。否则,列星狂舞,日月无时,四时逆动,阴阳失调,风雨无律,则万物不得生,不得养,复归洪荒,甚至绝灭。
    因此,"万物得其和以生",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儒家之所以注重"和",以"和"为其思想文化总纲,并在实际中加以推行和运用,就是因为儒家把握于万物运动的规律和真谛。
    (二) 和实生物
    "和实生物"和"万物各得其和以生"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述。一方面是万物赖"和"以生,一方面是"和"的结果,是创新,是发展,甚至创造新的物质。古人史伯云:"夫和实生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故先王以土和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史伯论兴衰》)至于晏子的一段话,更常为人引用。晏子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周疏,以相济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史伯从宏观的大的方面,讲和实生物,讲"和"而能丰长而物归之,讲以土和金、木、水、火的和合,以成万物,并具实例证之。晏子则从微观的具体到"味"与"声"来表述。"和"似羹,羹非天成,要烹调,要以各种不同的元素和合,甚至是对立的,不相容的,如水和火。不是以水灭火,不是以火烧水,而是以薪火烹制锅里的水、醯、醢、盐、梅和鱼肉,"齐之以味,济其不及(如醋不够),以泄其过(如盐多了)",结果成为色、香、味俱佳的美食。
    而"声亦如味"。音节、音色、音调、音韵、音律、音率等相辅相成,和合之,即成乐曲。根据不同的"和"生成喜、怒、哀、乐各色音乐。用今天的话说,也可以生成通俗、民族、美声或京剧、越剧、粤剧、昆剧、湘剧、沪剧、吕剧、茂腔、柳腔等各曲调。
    举一反三。同样,色亦如味。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和实生物,通过艺术家巧妙构思、自如挥洒,即生成色彩或明或暗、或阴或阳、或浓或淡美丽的图画。
    可见宇宙万物一方面得其和以生,另一方面是由其和而产生的。在这里,"和"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是宇宙万物产生的前提,也是宇宙万物发展、创新的条件。
    应该重视的是"适","适"是"和"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要"和",就要适,适度、适中、适合,不能矫枉过正,亦不是过犹不及。未适、过适、不适,则无"和"。无论是和声、味、色,均以"适"为先决条件。故曰:"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形体有处,莫不有声。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吕氏春秋·仲夏记·大乐》)
    以耳、目、鼻、口与心的关系为例,"适"是实现"和"的保证。"耳之情欲声,心不乐,五音在前弗听。目之情欲色,心弗乐,五色在前弗视。鼻之情欲芬香,心弗乐,芬香在前弗嗅。口之情欲滋味,心弗乐,五味在前弗食。欲之者,耳目鼻口也;乐之弗乐者,心也。心必和平然后乐,心乐然后耳目鼻口有以欲之,故乐之务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适。"(《吕氏春秋·仲夏记·适音》)
    (三) 和而不同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在这里,"和"与"同",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孔子甚至以此区分"君子"和"小人"。
    宇宙万物,不同是客观的,是绝对的,是自然存在。"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荀子·王制》)"万物同宇而异体",(《荀子·富国》)"天地阴阳不革,而成万物不同"。(《吕氏春秋·审分览·执一》) "和"则是不同因素、不同成分、不同事物,达成融洽的、和谐的统一体。万物不同本因"和"而生,亦因"和"而重生、振兴,因"和"而存在。绝不是因为"同"。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亦如此。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史伯论兴衰》)宇宙万物之生、之重生、之存在皆在"和"而不在"同",如果以"同"来统"不同",势成"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则世界不成其为世界了。
    二、"和"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
    孔子一生致力于"和",明确提出"和而不同"、"知和而和"、"和为贵"(《论语·学而》)的思想理论。"和"不是虚无缥缈的,不是抽象的,其核心任务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该认为,修、齐、治、平均是"和"的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平",应该释为"和"解。从当时的历史环境以及孔子的一贯思想来说,孔子是没有平伏、征服、称霸天下的野心的。可见,"和"是孔子和儒家,处理一切社会关系的准则,也是中华民族对待人类世界的态度。
    关于修身。大千世界,一个人是很渺小的。但人有群居的特点,社会是由不同人等组成的。因此不能勿视个人的修身。
    修身,实际是"好学"、"力行"、"知耻"(《孔子家语·哀公问政》)的统一;是"言不过辞,动不过则"(《孔子家语·大婚解》),进而达到"言必诚信,行解必忠正",(《孔子家语·儒行解》)"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的过程;是真假、善恶、美丑,对立面的统一,是真胜假、善胜恶、美胜丑的过程;是"知己"、"克己",(《论语·颜渊》)进而达到"知人"、"爱人"、"知天"的过程;是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功利观的过程。这种过程,就是"和"的体现和实践。可见,"和",是修身的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和",才能达成完美人生。
    关于齐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古时有百户、千户、万户等官职,其分别统治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家庭,可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我国历来重视家庭伦理和家庭建设,重视家庭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家庭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和"。"家和万事兴"。"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中庸》)就是对和合的古代家庭的生动描述。
    孔子对家庭关系多有论述,据初步统计,仅《论语》,直接间接涉及的就有34处,且不泛精辟之论。孔子教诲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对家庭伦理和建设的重要性有很高的评价,甚至认为"仁本",是由尊敬父母即"孝",尊重兄弟即"弟"而来。孔子为君子或"士"确定的标准之一是:"宗族称孝焉,分党称弟焉","朋友切切偲偲,如弟怡怡。"(《论语·孔路》)特别是孔子说过:"《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论语·为政》)孔子在肯定和强调"孝"、"弟"对家庭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肯定"孝"、"弟"在邻里关系、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积极意义,也肯定了"孝"、"弟"在政治生活中的积极意义。
    在现代社会,齐家之重要是不言自明的。尽管由于开放也带来各种思潮的冲击,因百万奖金兄弟反目,因第三者夫妻自相残杀,因贪欲不孝子弑父杀母等等的消息,不时见之于报端。在谴责此类丑恶现象时,社会更颂扬和追求和谐的家庭关系,儿子保国,军嫂为丈夫尽孝道;以三轮车为家,70老叟拉百龄老母走江湖、看世界;几十年如一日,丈夫伺候病妻,无怨无悔;等等,无不闪耀着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的光辉,无不显示着这些"孝"、"弟"者的人格魅力,无不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产生积极的社会意义,撞激和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也成为社会安定、稳定的重要基石。
    关于治国。儒家是入世的,孔子关于"为政"、"治国"的论述颇多,亦不泛精辟之论。如:"先之劳之",(《论语·孔路》)"政也,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足食,足兵,民信。"(《论语·颜渊》)等等。但其重要思想是"和","和无寡"(《论语·季氏》)。"和","则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荀子·富国》)
    儒家"和"的思想理论,除上述"适"为要素外,尚有"时"和"分"。
    "时"是儒家入世治国思想的重要元素,被视为"圣王之制"。孔子主张"使民以时"。孟子也认为在社会生产活动"时"是决定性的,因而要"不违农时"、"斧斤以时"、"无失其时"、"勿夺其时"。(《孟子·梁惠王上》)荀子则说"草本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四春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百姓有余时也。"(《荀子·王制》)董仲舒亦强调"不夺民时"。(《春秋繁露·王道》)得其"时",则"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得其"时","和"也。
    "分"也是儒家入世治国思想的重要元素。由于"万物同宇而异体",所以"分"进而说是"明分",特别是对于人类,具有超越的意义。"明分"就是定位,就是"正名",(《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
    儒家认为:"天下之道在明分。掩地表面,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庶夫之事也。守时力民,进时长功,和其百姓,使人不偷,是将率之事也。高者不旱,下者不水,寒暑和节而五谷以时孰,是天下事也。若夫兼而复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荀子·富国》)荀子治国的"明分"观,具体言之,一为农夫之事、一为将率之事,一为天下之事,一为圣君贤相之事。
    古代如是,当代亦同。所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人有群集的特点,"人何以群?曰:分。"因而形成一个民族、形成一个团体、形成一个国家,也要"分","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荀子·富国》)如果不明分,没有适当的定位,不"正名",无主次、无高低、无左右、无前后、无上下、无贵贱之分,则谁说了也算,谁说了也不算;争长于朝,争短于夕;利有人逐,事无人干;这还成何体统?成什么家国天下?!所以天下之道在"明分",在正确定位,在"正名",所谓"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子路》)历史上著名的廉颇、蔺相如"将相和",几千年来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人们永远的传诵,有口皆碑,原因即在于此。主次,上下、左右、前后、高低得以"明分",东西南北中定位清楚,职、责、权、利分明,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井然有序,协调和谐,则"万物各有其所"、"万物各得其所"。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一国两制",就是当今世界实践"和"的光辉典范。
    当然,不是回避矛盾,不是否定斗争哲学,不是凡事和稀泥。连孔子也说服从上级不是绝对的,"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论语·先进》)中华民族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底线。我们不能不反腐败,不能不反邪教邪说,不能不反一切有损于国家长治久安的行为,不能不反一切的蛊惑人心、毒害人民的腐朽思想,不能不反"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独",不能不反妄图动摇共和国基石和政体的任何阴谋。
    "分"的目的是"和",是"和人心"(《荀子·强国》),使之各守其位,各应其分,各安其所,各谋其事。则民族甚幸,人民甚幸,国家甚幸。
    关于平天下。前已说过,平释作"和"解。就是要传播"和"之道,实践"和"之道。孔子是没有平伏天下,征服、称霸天下的野心的。孔子反对以血还血,以杀制杀,"子为政,焉用杀?"(《论语·颜渊》)孔子是"和"的倡导者,是"和"的传播者,也是"和"的实践者。
    时当春秋,或许孔子就已预见到后孔子时代的形势。当他"和"的思想理论不能被接受,甚至遭致鄙视之际,孔子却坦然而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说明孔子是开放的,孔子的思想传播活动,不限于鲁、齐、卫、陈等诸国,不限于中国,他对海外世界亦颇有了解。他固然期盼中国能行他的道,即"和",先把自己国家的事情办好。但是在中国"道不行"的时候,他只有选择"乘桴浮于海",到海外去传播和实践他的思想,追求"和"的境界了。
    所以"平天下"的思想,对于现实社会是有深刻意义的,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的研究、探索,并为之今用。
    三、"和"是人类的极终追求和最高境界
    "和"不是静止的,是在运动中发展的。追溯人类文明史,"和"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世界因此而发展到今天,而且必将高举"和"的大旗,坚定地走向未来。
    众所周知,孔子思想、儒家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和"。2500年来,"和"的思想理论不仅影响了亚洲世界,而且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20世纪第二个10年,在苏俄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与西方国家形成相对均势后,伟大的列宁从"和"的理念出发,提出了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的重要思想,推行和坚持同欧洲、亚洲各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
    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新中国亦坚持"和"的理念,并发展了列宁的思想,先后与印度、缅甸政府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载之于文献,以此为处理不同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导致冷战结束,世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面临极其错综复杂的形势。进入21世纪,这种形势越演越烈,坚持处理国家关系的五项原则尤为重要。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历史已经证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和实行,时至今日,世界上所有国家均没有提出异议。但事实上,世界上违反五项原则的事情每日每时都在发生。中国政府"笃行信道,自强不息",(《孔子家语·五仪解》)近半个世纪以来,始终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绳,处理和协调国际关系。是"言必信,行必果"的。(《论语·子路》)
    20世纪末21世纪初,科技的高度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高度发展,全球化趋势已非常明显,并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甚至有人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故且不论这一概念是否精当和科学。但是应该说,这是适应世界和平、进步、发展大势的。是"和"进程中的一个亮点,可以有不同解读,但不可逆转,其意义亦不可低估。
    当然,我们注意到所谓全球化本身尚有许多可以探讨、研究、警戒的问题。毫无疑问,首先,所谓全球化是一个同质化的过程,它能把很多差异性逐渐消减。高科技可以达成物质的或者技术的同一,先进的理念和信息可以改变落后地区的物质状态,迅捷的交通和通讯缩短了地域、空间的距离。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进步,但"同质化"根本不能与"和而不同"相提并论,而技术的"同一"完全不能与"和"混为一谈。其次,现实告诉我们所谓全球化,实际没有实现其本义,是不平等的,它的弊端十分明显。强国更多地是处在主导地位,并以此谋求其自身利益,甚至推销其剩余产品、过时技术以及物质垃圾。弱国有所反应,立马就被"制裁"。
    要害问题是,在现实世界,强国欺侮弱国、富国凌辱贫国、大国鄙视小国的事情几乎每日都在发生。战争、恐怖袭击、文明冲突、生态失衡已经成为本世纪初人类的灾难。
    3月20日爆发的美伊战争,已经把所谓全球化推进滚烫的油锅,世界人民"和"的愿望遭遇打击。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的幽灵早就在各大洲上空飘荡,后患无穷的"先发制人"理论、震惊人心的"无赖国家"概念,等等,使现实和未来世界事务难题重重。美伊对决暴露出来的世界各利益集团的勾心斗角,特别是霸权国家绕开联合国,肆无忌惮的单边行径,是对国际社会和国际法的亵渎。这是一边倒的战争,不管战后形势如何发展,不仅是中东,世界将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灾难频仍。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美伊战争是历史上罕见的肮脏的战争,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以富杀贫的典范,开创了无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恶劣先例,是人类的悲剧。
    对人类来说,分崩离析的可能从来没有现在这样严峻,对话、沟通、和衷共济的需求也从未像现在这样的迫切。也许,我们应该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辞典》及英国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均举孔子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这位世界公认的文化名人早在2500年前就提出"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命题。在今天处理国际关系、人类事务中,仍是黄金铁律。世界需要多极化存在,需要多种文明如伊斯兰文明、基督文明、儒家文明等存在。"天生我才必有用",物择无竞,适者生存。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有存在的理由,需要也应该按各自的国情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当前,更需要加强国家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加强各种文明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对话和沟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本身就是一个双赢或多赢的政治,是"和",不是单边的零和游戏。2002年10月24日,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发表了重要讲话。江泽民主席说:"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江泽民主席还强调说:"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事物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和差别是正常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在现实世界,"和"是一面旗帜。要达到世界的"和",还有漫长的、艰苦的路要走,需要全人类遵循"和而不同"的准则,同舟共济作出应有的努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