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解读"学"说

孔子的"学"说,一以贯之,内涵极为丰富,意义非常深刻,涉及"学"的方方面面。一部《论语》,仅"学"字即出现了64次之多,用频繁的阐述为"学"说奠定理论基础。特别是诸如学习的意义、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心理以及学和思、学和习、学和用,学和仁、学和义、学和礼、学和智、学和信、学和才、学和仕的关系等等,均各有条理,形成系统。
    孔子的"学"说,不仅在孔子时代、后孔子时代,即便是今天都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孔子的"学"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阶级、超越时空的。孔子的"学"说,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世界思想宝库的瑰宝、珍藏。
    2500年来,孔子的"学"说,始终影响着国人的生活,特别是营养和造就了一代代国之俊才、栋梁,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不可替代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认为:我们今天学习和解读孔子的"学"说,应该是适时的、必要的、有意义的。如果因此而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或者能引起读者的些许关注和启迪,则作者甚幸矣。 
    一、 仲尼焉学
    则以学文  此句出自《论语·学而》。文者,文献典籍也。孔子是强调学习书本知识、学习文献典籍的。他自己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曾经说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证之矣。"(《论语·八佾》)孔子能够阐述夏代的礼,殷代的礼,一方面固然有文献可证,更重要的是因为孔子"信而好古","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是爱好古代文化或传统文化,并勤奋敏捷地去求索的人。因为他学习、研究了足够的夏、殷历史文献。而夏的后代杞国、殷的后代宋国历史文献不足,孔子自言不能"不知而作"(《论语·述而》)。
    孔子不是"生而知之者"。他注重"学文",是个勤奋好学的人。他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笃信好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时当中年,他希望"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到了晚年,仍"发愤忘食,乐以亡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史实表明,孔子不仅是文献典籍孜孜以求的学习者,而且是严谨的整理者、成效卓著的传导者。孔子的弟子们学习的则是孔子整理和提供的关于《诗》、《书》、《史》、《礼》、《乐》等学问及相关的文献和教材。
    《论语》记述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谈话,经常引用文献中语,特别是《诗》、《易》和《尚书》,便是证明。如引《诗经》:"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泰伯》)"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八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思无邪",(《为政》)"诚不以富,亦祗以异。"(《颜渊》)"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罕》)如引《尚书》:"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为政》)"高宗谅阴,三年不言。"(《宪问》)此外,还引用经典的"逸诗":"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尔。"(《子罕》)引用过《易》,"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路》)
    孔子也从许多早已佚亡的古书中学习,并古为今用。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论述仁,曾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克己复礼为仁",最早此语并非出自孔子,而是古"志"所载,"志",记也。此"志"非地方志之"志",今天已无以见其"志"了。
    孔子强调文献特别是《诗经》的学习,是和古时贵族阶级以诗言志,有时在外交场合都完全藉诗句来办交涉分不开的。孔子曾对儿子伯鱼说:"不学诗,无以言。"于是,"鲤退而学诗。"(《论语·季氏》)孔子还对伯鱼说:"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舆?"(《论语·阳货》)《周南》、《召南》,为《诗经·国风》作品,孔子认为如果不研习《周南》、《召南》等,便好似面墙而立,什么也看不见,一步也迈不开去。可见孔子对学《诗》的高度重视,可见《诗》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地位。
    当然,不是只对儿子伯鱼,对其他弟子也是同样要求的。孔子对其弟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在这里把诗的功能更加具体化了,学诗,可以培养想象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喻的方法。近呢,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来事奉父母;远呢,可以用以服事君上;而且从中可以认识许多鸟、兽、草、木的名谓和特征。
    当然学习文献典籍,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知识积累的过程,学以致用的过程,举一反三的过程。孔子的学习实践和经验显示了这样一个过程,为我们树立了借鉴和学习典范。
    三人行必有我师  虚心向人学习,善于向人学习,是孔子"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何况"学海无涯"。学问、知识的掌握,有个渐进的过程,积累的过程、更新的过程。孔子对自己的要求很高,甚至达到苛求的地步。自我鉴定为"非生而知之者"(《论语·述而》),甚至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论语·子罕》)他强调要客观地对待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总是那么谦虚谨慎,"子入太庙,每事问。" (《论语·八佾》)虚心地向太庙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乃至勤杂人员讨教、学习。
    古往今来,"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妇孺皆知的成语,此语出自孔子,完整的说法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历来多释为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有我的老师。我们认为这样的解释可能有违于孔子原意。这种说法是呆板的、绝对化的。符合或接近原义的解读,似应为:众人行,在同行者身上,必有我可以师法和借鉴之处。此解读不是标新立异,其后两句,更能印证这一观点。即选择那些优点和长处加以学习吸收,对照那些缺点和短处加以克服和改正。这就是子贡誉孔子的"何常师之有?"无常师,即人人均可资师法和借鉴。可见"师"是抽象意义上的老师。
    孔子善于向古人学习。孔子对他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子路》)这是学前人孟僖子的话。据考证孟僖子说这话时,孔子不过十七、八岁。几十年以后,孔子仍然记得,说明其"学而时习之"真实功夫。
    孔子善于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如孔子评赞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之后说宁武之:"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说晏子:"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说伯夷、叔齐两兄弟:"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此外,还论及舜、禹、尧、周文王、周武王、皋陶、伊尹、接舆、微子、箕子、老彭、孟公绰、公叔文子、仲叔围、祝鲩、王孙贾、蘧伯玉等等。
    实际上,孔子不仅身替力行,也要求学生这样做。"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述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孔子的优秀弟子甚至能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论语·泰伯》)
    历史是一座山,往上攀登少不了前人踩出的路,少不了前人的肩。孔子之"好古"和"师古"有着深刻的哲理意义。当然,每个时代都有该时代的英雄人物,都有学习的楷模,这是一个时代的骄傲。毛泽东曾放歌:"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朝风流人物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样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捕捉同事、同行者甚至弟子、"后生"的长处、优点和短处、缺点;前者师法和发扬之,后者克服和改正之。2500年前的孔子能够做到,我们也应该做到。
    多能鄙事  孔子自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多能鄙事是什么意思?我认为是孔子从教从政以外的丰富实践。孔子从少年时代起就学会了很多技艺。他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为社会所认知,在实践中攀上至圣先师的高峰。从史料讲,孔子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畜牧)。"多能鄙事",一方面,固然是少年丧父,贫困生活的形势所使然;另一方面,则是他对"博学"、"多才多艺"的追求。所以孔子能稼,虽"不如老农",孔子能种菜,虽"不如老圃"。(《论语·子路》)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难能可贵的。
    孔子也说过,"吾不试,故艺。" (《论语·子罕》)没有被国家所用,所以学习了一些技艺。进一步讲,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艺是什么?艺是"礼、乐、射、御、书、数"。无论何种艺,都需要反复演练、反复实践,所谓"诀不离口、拳不离手",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孔子在实践中学习,使技艺不断进步,如在比箭时能老到地指出:"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 (《论语·八佾》)孔子这里所讲的射应该是演习礼乐的射,而不是军中的武射,因此以中不中为主,只要中"鹄"(中心)即可,不必射穿,各人的力气大小不一样,掌握用力要适度,没有反复演练的实践,懂得这一道理是不可能的。《论语》还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述而》)这是说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见有唱得好的,一定请他再唱。在反复和唱中,使自己的歌技得到提高。
    特别是《史记》的一段记述,更足以加深人们对孔子在实践中学习的理解。"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孔子为学至斯,"十日不进",而后得其"曲"、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进而达到极高的境界,不容师襄子不避席扼腕!
    当然,不仅仅是鄙事和学艺,在从教从政实践中学习,使孔子不断获得教益,达到新的境界。如通过"宰予昼寝"一事,使孔子改变了孔子看人的方法。"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后来,孔子进一步总结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听其言而观其行",不仅是孔子在实践中的领悟,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不践迹  孔子是反对死读书、读死书,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学习中,踩着别人的脚步走,在一定阶段,是必然的,亦是必要的。但以此为径,或以此满足,则不可取。
    《论语》开宗明义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应包括三层意见,即一是学而思,要反复揣摸、反复思考;"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二是学而习,要复习、温习,烂熟于心,达到"闻一以知二"、"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温故而知新" (《论语·为政》)的境界。三是学而用,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前述孔子学古志"克己复礼"思想,并在实际应用中有所超越,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思想史上的一朵奇葩,而大放光彩,堪称学而用的典范。
    孔子是一个"不践迹"、不拘泥古法的学者。他对三代"礼"的传承,使用了"损益" (《论语·为政》)两字,说明"礼"是根据时代的实际,要有"损",即废弃,有"益"即增补的,不能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学习三代的"礼",要批判地继承,并推陈出新发扬光大。
    在孔子所有的弟子中,颜渊是孔子经常称赞的。不仅赞其好学,欣赏其"闻一知十"。特别是肯定颜渊的"德行"。"德行"最好的四名弟子,颜渊被列为第一。但孔子也曾不满地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论语·先进》)孔子的不满在于,颜回对他说的话,没有一句不喜欢的。用今天的话说,是埋头在老师的学问里,缺乏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这确实是孔子的伟大之处,也是值得深思的。反之,子夏向孔子请教《诗经·硕人》,并从孔子"绘事后素"的回答中得到启迪,并有所发现,联想到礼和仁的关系,进一步向孔子讨教。孔子高兴地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意思是能启发我的人是子夏啊!现在开始可以和他进一步研讨《诗经》了。此外,子贡从《诗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得到启发,有所前进,孔子也高兴地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学而》)
    二、 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孔子的意思是直白的、明确的,即君子广博地学习文献典籍,并用礼节加以约束、节制,也就不致于离经叛道了。
    这一句话,在《论语·颜渊》里一字不差地又出现了一次。是强调还是错衍,是整理者无意之为抑或是有意之作,不管历史上有何种争议,我们今天无从知道,而且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孔子重视这一命题,不是偶然的,而是深思熟虑的。重要的是孔子得意弟子颜回对此的复述和感悟,表现了孔子这一思想的一贯性。孔子对颜回是很欣赏的,对这个学生的"好学"评价很高。在《论语》中有三段文字作了表述。一是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子贡说:"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论语·公冶长》)孔子肯定了子贡的回答。二是鲁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三是季康子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论语·先进》)孔子认为门下弟子颜回是最"好学"的人,颜回短命死后,再没有颜回这样"好学"的学生了。
    颜回生前最深的感悟是什么呢?他曾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子罕》)我们由此可以解读颜回的真实心态,在长期师从孔子学习的过程中,颜回已经认识到孔子的学问"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取之不尽的泉源,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永远在吸纳、召唤、导引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走下去。特别是孔子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使颜回等辈"欲罢不能",--想不学习也不行。
    很显然,"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是孔子"学"说一以贯之的重要思想。孔子不仅终生追求博学和礼约关系的完美,而且谆谆教诲弟子去达到这种完美。
    人世间,从广义而言,人从少到老都是在学习中成长、成熟的。当然,真正能"学文"的,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做到"博学"的,则是这一部分人中的精英--很少一部分,而能以礼来约束的,就更少了。
    人们往往形容一些人知识缺乏又自以为了不得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实事上大千世界满装瓶子的人是没有的。因为宇宙万物有太多之谜,前人留下的文献瀚如海洋。学问是无止境的。穷一生之力,真正学到的也很有限。一个立志于学、好学的人,应该有颜回那种"欲罢不能"的精神。
    礼应视为一种规范、一种品格。孔子阐述博学和礼约的关系,强调礼约对博学的作用,是发人深思的,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周、殷的史实和社会现实已经给了孔子太多的启示,没有礼约,学问所用便无方向,甚至会助长奸宄,危及社会。所以孔子对此十分重视,并由此引申到仁和学、智和学、信和学、直和学、勇和学、刚和学的关系,即所谓"六言六蔽"。孔子教导弟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孔子看来,所谓仁、智、信、直、勇、刚,均是以学问或者博学为基础的,或者说是以学问和博学为前提的,是相辅相成,共生共长的。这里孔子又表达了他一生追求的真理,体现了孔子对人和社会的深刻见解。所谓"好仁","不好学",就会被人愚弄而不自知,往人家设的陷井里跳,是蠢货一个;所谓"好知","不好学",只会是放荡而无基础,不过是绣花枕头,甚至会聪明反被聪明误;所谓"好信","不好学",则盲目讲诚信,往往被欺骗得团团转,害人害己;所谓"好直","不好学",标榜直率,说话无分场合,没有水准,办事鲁莽,结果是处处树敌,成了亲者痛,仇者快;所谓"好勇","不好学",不懂游戏规则,无谙法制,捣乱闯祸;所谓"好刚","不好学",俗称"杠子头",我是谁我怕谁!不分清红皂白,胆大妄为。
    可见,正确处理博学和礼约的关系,是处理学和仁、智、信、直、勇、刚关系的总则。处理好和"礼约"的关系是第一位的。"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惠,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论语·泰伯》)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文化转型时期,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现代社会生活不断给我们上着一堂堂生动得令人痛恨交加、哭笑不得的大课!君不见博士生居然因些微小事,竟血腥残忍地杀害自己的恩师;高等学府的教师居然为物欲而南下卖笑;所谓学术带头人为了头上的光环居然沦为抄袭老手。无礼约,再博学又如何?
    今天重温孔子博学和礼约的教诲,确实感到圣人"学"说的博大精深,确会令人震聋发聩!
    三、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论语》原文是子夏的话:"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读来似有倒逆之感,但本文无探源究因的任务,无须赘述。为解读方便,兹改为如题。
    关于学而优则仕  在文革时期,"学而优则仕",曾成为社会挞伐、抨击的对象。时人简单地说,学习优秀,就可以当官。于是,是学习的动机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的反映,上纲上线,无所不用其极。于是,"读书无用论"盛行,"知识越多越反动",知识分子被贬为"臭老九",于是,时势造就了"白卷英雄",演出了"学而劣则仕"的活剧,不过后来"白卷"不英雄了,没有能够"仕"下去。
    "学而优则仕"之"优",学术上颇有争议,但自从朱熹集注四书起,"优"大致作"余力"解释。据资料记载汉以前释"优",均无优秀、优良的意思。但在特定条件下,隐含、隐喻这意思的,也不能说没有。今人杨伯竣先生《论语释注》因循旧说,释为"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读来实令人匪解,是不是孔子的原义也很难说。另一方面,时代变了,如果仍死守陈规,拘泥古法也是不适宜的,采取"古今结合"、"古为今用"的求实态度,也许会更好。
    学而优,可以为秀才,中举人,成进士,获取功名。至于探花、榜眼、状元,那更是学子中的精英,致仕封官是当然的。即便是今之学士、硕士、博士,学而优者,又有实际工作能力,开考亦罢、应聘亦罢,国家公务员招考为之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如有志当官似亦不成问题。
    孔子是主张"学而优则仕"的,"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卫灵公》)他本人50岁后,列任鲁国"中都宰"、"司空"、"大司寇行摄相事"。在孔子治理下,鲁国曾大治。但齐国送了一批美女,令鲁侯三月不朝。孔子失望,辞官而周游列国,希望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卫国,灵公虽惜其才,但不加重用,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史记·孔子世家》)真是怀才不遇。当然,"仕"不是孔子的终生的追求也不是终极目的。孔子是要通过"仕"来实现他所谓的"道",实现他的"仁政德治",来完成他的志问,即"老人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对"学而优"的弟子是颇为赏识的,特别是各有所长的十个弟子。"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并不时向社会推介:"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赞颜回心不离仁德;"由也果",赞子路果敢决断;"赐也达",赞子贡通情达理;"求也艺",赞冉有多才多艺;(《论语·雍也》)子路,"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冉求,"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公西赤,"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论语·公冶长》)"今由与求,可谓具臣矣。"(《论语·先进》)"雍也可使南面。"(《论语·雍也》)
    实际上,孔门弟子确有不少"学而优则仕"的。据《论语》、《史记》等记载:冉求,"为季氏宰";子路,先后"为季氏宰","为蒲大夫","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子贡,曾"为鲁使于齐",后"常相鲁、卫";宰我,"为临菑大夫";子游,"为武城宰";子夏,"为莒父宰";曾参,曾"仕为吏";子贱,"为单夫宰",子羔,"为费郈宰";子华,曾"使于齐";仲弓,"为季氏宰"。
    在孔子看来,"学而优则仕"利国利民,学未优为仕则害人害己。如子开,"习尚书",学而优,孔子即说:"可以仕矣。"(《史记》卷六十七索隐)反之由于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孔子严厉批评子路:"贼夫子之子。"(《论语·先进》)是言"子羔学未孰习而使为政,所以贼害人"。至于学习不刻苦,白天睡大觉的宰予,孔子则斥之为"朽木不可雕也。"(《论语·公冶长》)
    孔子尽管主张"学而优则仕",但同时认为,学而优,当官不是唯一的途径,不当官也没有什么。有人问孔子:"子奚不政?"孔子答:"《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论语·为政》)说明孔子认为也不是做官才是为政,才是参与国事政事。孔子还赞扬过长期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思为仕者,"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论语·泰伯》)
    孔子是襟怀坦荡、豁达的。在孔子时代,学而优,除官以外,亦可教授、从医、从事其他技艺等等。象子贡从商即很有成绩,孔子死后,做了魏文侯的老师,确也难能可贵。当然当官是施展自己的儒才,展现自己的儒德、实施自己的儒政,传播自己的儒道,实现自己的抱负的重要途径。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因而,"学而优则仕"应该是至理名言。
    应该注意的,并应该引起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在孔子时代,"仕"亦通"事"。《诗·大雅》云:"武王岂不仕?"在这里,"仕"释作官岂非笑话。郑玄笺:"武王岂不以其事功业为事乎?"故"学而优"则可去建树事业,成就功业。
    孔子本人,是"学而优则仕"的典范。他可以为仕从政,亦可以为师从教;无论从政从教,都是一以贯之地传播、弘扬儒道。他集儒学之大成,成为一代儒学宗师,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就是最好的证明。
    随着历史推移、时空转换,社会已经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发展空间,在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其中色彩缤纷的各个行业,无不为"学"而"优"者提供广阔天地,都需要"学而优"者去耕耘、去践履、去建功立业!
    关于"仕而优则学" "仕"和"优"的问题,前述备矣。"仕而优则学",较之"学而优则仕",人们关注相对较少。"学而优则仕",则关乎者甚众,这是因为涉及个人自身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关注者自然多,无论家庭、无论社会都要求强烈。"仕而优",从狭义而言,仕者毕竟少之又少,特别是既已为"仕",自我感觉良好,对"则学"不感兴趣的大有人在。
    孔子是提倡"仕而优则学"的。他率先垂范,做出了样子。孔子30岁时,齐景公与晏婴访鲁,孔子已经很有声望,齐景公与他研究秦国的事情。孔子自言"三十而立",而立之后,仍然发愤学习。如35岁时,在齐国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四十不惑",不惑之后,仍去探索学习周易。孔子自言"五十而知天命",50岁时为鲁中都宰,一年后为司空,仍学之不懈。《庄子》云:"孔子年五十一,南见老聃",向老子讨教。即便到了晚年,"读易,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的弟子致仕者不少,致仕以后亦从师教,坚持学习不辍,向孔子请教。《论语》等对此亦有记述,有的记之甚详。
    例之一: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   之’文’也。"(《论语·公冶长》)这是孔子解析卫国大夫孔围死后被谥为"文"的理由。孔文子,死于鲁哀公十五年或稍前,则孔子说这话时已年过古稀,子贡早就当了官,事业有成了。可为子贡致仕后仍向孔子学习的证明。
    例之二:仲弓为季子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
    例之三: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例之四:"季氏将伐颛臾(鲁国的附庸国)。冉有、季路(为季氏属官)见于孔子曰:’季氏将事于颛臾。’"(《论语·季氏》)向孔子讨教。
    此外,《史记》载:"子贱为单父宰",亦"反命于孔子",向孔子讨教。
    上引子贡、仲弓、子夏、冉有、子路,是《论语·先进》记述孔子最为赏识的学习突出的十人中的五人。他们确实做到了"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仕而优则学",从来是对仕者的要求,无论过去、现在、将来,均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一切搞事业的人,不能忽视的。
    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都反复强调和倡导党务工作者、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各界、各业的领导者和管人员要加强学习,不仅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同时倡导学习历史、学习哲学、学习经济、学习科技知识和理论,以加强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即个人修养;同时加强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全心全意地为国家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当前,应该强调"仕而优则学",社会和时代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机遇和课题。世界动荡不安,战争灾难、恐怖主义、道德危机、文化危机、生态危机,这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美伊战争结束了,美国陷入了微妙的境地;SACA刚刚过去。而以巴问题、朝鲜问题又凸显出来。对于国内来说,以SACA为例的突变灾难,从中央到地方,究竟有多大的认识能力,应变能力,消弥能力,事实已给了我们回答,但教训也是不小的。这里也有一个学习的过程、认识的过程、应变的过程。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引人瞩目心惊的还有环境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黄毒赌等社会问题,最近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报了人为造成铅中毒的问题,人为造成水污染的问题,共和国公民在震惊之余均在思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官员们更应加强学习和思考,以避免和减少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还是个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和超越发达国家,需要国人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方法,去探索、去攀登。学习,永远是我们第一位的任务,特别是"仕"第一位的任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