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茶文化 > 其它 >

老北京的茶园(2)


    北京茶园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清朝的八旗子弟们是骑在马背上进关入主京城的,经过几朝的治理,清廷天下已呈现出物阜民丰的盛世景象,这些闲下来的贵族官吏便想着法子消遣娱乐,茶馆茶楼便成了他们极好的去处。为了适应茶客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当时老北京的书茶馆(即以曲艺演出为主的茶馆)空前盛行。据记载:当时北京的“东悦轩”、“同和轩”两处是评书名角的荟萃之地,茶客们在品茗的同时,又能充分享受到听评书、鼓词的快乐,可谓极大地丰富了北京各阶层茶客的精神文化生活。
    至于戏曲走进茶馆,使茶馆的功能提升到茶园的内涵还有一段歪打正着的传闻。据传,清道光三十年,皇帝驾崩了,依据当时清廷的规定,一切娱乐活动要被禁止3年。这个规定对于以演出为生的演员们来说,可是个要断了生计的大事。于是,戏曲界的演员们一谋划,便把在戏园里的演出搬到了茶馆里,因为观众在茶馆里看戏是为了喝茶,喝茶是生活的必需,算不上什么娱乐活动,也就与清廷的规定不悖了。于是,由戏园、茶园合二为一的大茶园就应运而生了。
    戏曲走进茶园是茶馆文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戏曲借助茶园这个为大众所乐于接受的平台发展了自身,影响了社会,这已是个不争的事实。据载,清末民初年间,不少戏曲名角都在茶园里献艺。北京一些有名的茶园,如“广和茶园”、“东顺和茶园”、“青云阁茶园”等都邀请过京剧名角如程砚秋、李世进、马连良、梅兰芳等登台亮相,曾轰动京师朝野。对于老北京茶园情景的记述,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话最具权威性。他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一书中说:“(北京)最早的戏馆统称茶园,是朋友们聚会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是附带性质。”“当年的戏馆不卖门票,只收茶钱,听戏的刚进园子,‘看座的’就忙着过来招呼了。先替他找好座位,再顺手给他铺上一个蓝布垫子,很快地沏上一壶香片(花茶),最后才递给他一张不过两个火柴盒大的薄黄纸条,这就是那个时期的戏单。”
    时下,各具特色的茶艺馆、茶艺中心、戏曲茶座、茶艺厅等尊贵高雅,琳琅满目,但老北京的茶园无疑是它们发展的原始平台,是现代茶馆文化的光彩史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