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中医 > 中医其它 >

国宝针灸铜人

凡中医诊所,无不挂有一张针灸经络图,这都是根据宋代的针灸铜人统一绘制的,如今,属国宝的针灸铜人,保藏在北京历史博物馆。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针灸治病又是中医的传统特效疗法,而经络穴位则是针灸治病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医家的执着摸索,至唐朝末年,已初步确定了人体上用于针灸的300多个穴位。
    北宋时期,针灸盛行,只可惜有关针灸学的古籍脱简错讹甚多,用以指导临床往往出现差错事故,甚至危及生命。
    这一现象,引起了医学大家王惟一的关注,他本是宫中御医,于针灸学研究造诣甚高,萌生了统一针灸经穴的念头。经奏请朝廷准允后,王惟一参照此前与针灸相关的《皇帝内经》《甲乙经》等医书,以及本人长期临床经验,逐一考证前人所定的经穴,发现偏差即认真订正,编绘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三卷,书中把354个穴位,并按12经脉联系起来。 
    接着,王惟一主持设计铸作立体铜人孔穴模型,就是在浇铸的铜人上,铸刻12条经络和354个穴位,标明穴位名称、显示穴位间距离。经历了塑胚、制模、铸造的全部过程,至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十月间,针灸铜人诞生。它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描绘了人体的经络和穴位,于治病救人大有益处,故而广为流传。
    当时铸造了两个针灸铜人,仁宗皇帝边观赏边听王惟一介绍其用途、价值,频频点头称赞,降旨将一尊放在太医院,以资医官学习参考;另一尊置于皇宫,供文武百官鉴赏,并嘱史官将此事记载史册。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战乱中,两尊针灸铜人中的一尊被金兵掳去,放在金国宫中;另一尊不知去向。
    金兵掳去的那尊,后被元朝所得,元亡而明朝建立,铜人归明。鉴于历400余年,铜人已显陈旧并有磨损不清,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明英宗令仿照原样重新铸造,因是正统年间造就,称之为“正统铜人”。满清入关后,宋代王惟一所造的针灸铜人及正统铜人成了清宫国宝。清朝末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大肆劫掠,宋代的针灸铜人被抢去。而明朝的“正统铜人”幸免,正是现在保藏在历史博物馆的那尊。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文/陆茂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