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古代数术 >

中国古代术数家劉基

字伯溫,青田人。曾祖濠,仕宋為翰林掌書。宋亡,邑子林融倡義旅。事敗,元遣使簿錄其黨,多連染。使道宿濠家,濠醉使者而焚其廬,籍悉毀。使者計無所出,乃為更其籍,連染者皆得免。基幼穎異,其師鄭復初謂其父爚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門矣。」元至順間,舉進士,除高安丞,有廉直聲。行省辟之,謝去。起為江浙儒學副提舉,論御史失職,為臺臣所阻,再投劾歸。基博通經史,於書無不窺,尤精象緯之學。西蜀趙天澤論江左人物,首稱基,以為諸葛孔明儔也。
    太祖為吳王,拜右相國。善長明習故事,裁決如流,又嫺於辭命。太祖有所招納,輒令為書。前後自將征討,皆命居守,將吏帖服,居民安堵,轉調兵餉無乏。嘗請榷兩淮鹽,立茶法,皆斟酌元制,去其弊政。既復制錢法,開鐵冶,定魚稅,國用益饒,而民不困。吳元年九月論平吳功,封善長宣國公。改官制,尚左,以為左相國。太祖初渡江,頗用重典,一日,謂善長:「法有連坐三條,不已甚乎﹖」善長因請自大逆而外皆除之,遂命與中丞劉基等裁定律令,頒示中外。
    善長外寬和,內多忮刻。參議李飲冰、楊希聖,稍侵善長權,即按其罪奏黜之。與中丞劉基爭法而。基不自安,請告歸。太祖所任張昶、楊憲、汪廣洋、胡惟庸皆獲罪,善長事寄如故。貴富極,意稍驕,帝始微厭之。四年以疾致仕,賜臨濠地若干頃,置守塚戶百五十,給佃戶千五百家,儀仗士二十家。踰年,病愈,命董建臨濠宮殿。徒江南富民十四萬田濠州,以善長經理之,留濠者數年。七年擢善長弟存義為太僕丞,存義子伸、佑皆為群牧所官。九年以臨安公主歸其子祺,拜駙馬都尉。初定婚禮,公主修婦道甚肅。光寵赫奕,時人豔之。祺尚主後一月,御史大夫汪廣洋、陳寧疏言:「善長狎寵自恣,陛下病不視朝幾及旬,不問候。駙馬都尉祺六日不朝,宣至殿前,又不引罪,大不敬。」坐削歲祿千八百石。尋命與曹國公李文忠總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臺,同議軍國大事,督圜兵工。
    明初,即置太史監,設太史令,通判太史監事,僉判太史監事,校事郎,五官正,靈臺郎,保章正、副,挈壺正,掌曆,管勾等官。以劉基為太史令。
    太祖常與侍臣論待大臣禮。太史令劉基曰:「古者公卿有罪,盤水加劍,詣請室自裁,未嘗輕折辱之,所以存大臣之體。」侍讀學士詹同因取大戴禮及賈誼疏以進,且曰:「古者刑不上大夫,以勵廉恥也。必如是,君臣恩禮始兩盡。」帝深然之。
    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節言劉基為惟庸毒死,廣洋宜知狀。帝問之,對曰:「無有。」帝怒,責廣洋朋欺,貶廣南。舟次太平,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書不發楊憲姦,賜敕誅之。
    夏四月辛卯,續封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湯和後為侯。五月丙子,前吏部尚書方獻夫兼武英殿大學士,預機務。六月壬午,免畿內被災秋糧。甲申,續封劉基後誠意伯。
    贊曰:太祖起布衣,經營天下。渡江以來,規模宏遠,聲教風馳。雖曰天授,抑亦左右丞弼多國士之助歟。陳遇見禮不下劉基,而超然利祿之外。葉兌於天下大計,籌之審矣,亦能抗節肥遯,其高致均非人所易及。孔克仁無可稱述,以太祖之雄謀大略具其事中,故敘列於篇。
    贊曰:明初之議禮也,宋濂方家居,諸儀率多陶安裁定。大祀禮專用安議,其餘參彙諸說,從其所長:祫禘用詹同,時享用朱升,釋奠、耕耤用錢用壬,五祀用崔亮,朝會用劉基,祝祭用魏觀,軍禮用陶凱。皆能援據經義,酌古準今,郁然成一代休明之治。雖折中斷制,裁自上心,諸臣之功亦曷可少哉。
    劉基(1311─1375)字伯溫,青田(今屬浙江)人。元至順四年(1333)進士。劉基在元末時期仕途是曲折坎坷的,起先他出任江西高安縣丞,以「不避強禦」為地方豪強所憎恨。他在江西行省當掾史時,因議事不合,棄官歸家。後來他任江浙行省儒學副提舉,又因「論御史失職」,為御史臺的官員所阻抑,遂又棄官。至正八年(1348),浙東方國珍起事,元朝地方官壓制不住,才又起用劉基為江浙行省元帥府都事,因反對招安方國珍,被撤職羈管紹興。至正十七年(1357),江浙行省再次起用劉基與石抹宜孫守處州,結果仍以棄官還鄉告終。
    劉基在元朝政府任官二十多年,多次被壓抑棄官還鄉,以此,對元末政府的腐朽統治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藉《賣柑者言》,諷刺元朝「坐高堂,騎大馬,巍巍可畏」的達官貴人,卻是「盜起而不知禦,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敗壞)而不知理,坐糜廩粟而不知恥」的一批庸才貪夫。
    朱元璋於應天建立江南政權後,即向皖南浙東地區發展。至正二十年(1360)春,胡大海攻下處州後,即推薦劉基、葉琛、章溢。朱元璋叫處州總制孫炎派人去聘請,葉琛、章溢應聘前來,劉基卻不出來。孫炎再派人前去,劉基回贈寶劍一把,還是不肯從命。孫炎回答說:「劍當獻天子,斬不順命者,人臣不敢私,封還之。」並寫了一封數千言的信,說明利害關係,非要他出來不可。這時陶安、宋濂寄詩勸說,劉基這才出山。當他與宋濂、葉琛、章溢一起來到應天時,朱元璋大喜說:「我為天下屈四先生耳!」專門為他們蓋了一座禮賢館居住。
    至正二十年(1360)五月,地處湖廣的陳友諒挾制徐壽輝東下,向朱元璋的統治區進攻。閏五月,攻下了太平,接著又進駐釆石磯,並即派人約張士誠進攻應天。面對強敵壓境,應天的文官武將有的主張投降,有的提出逃跑。劉基大聲說:「主降及奔者,可斬也。」「賊驕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他認為成就王業,在此一舉。朱元璋採納了劉基的建議,積極作好戰鬥準備,用誘敵深入的辦法,在龍灣大敗陳友諒。
    至正二十一年(1361)正月元旦,朱元璋於「中書省設御座,奉小明王慶賀禮」。劉基不拜,說「彼牧豎耳,奉之何為」!這說明劉基看準了當時的形勢,要朱元璋撇開小明王,建立新王朝。所以當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張士誠發兵攻安豐,劉福通派人向朱元璋告急,朱元璋準備出兵救援時,劉基就竭力反對,認為大軍出救安豐,應天空虛,陳友諒、張士誠伺隙來攻,那時就會非常被動;而且救出了小明王,使自己更增加不必要的負擔。但朱元璋沒有聽從劉基的勸說,還是親率大軍赴救。果然陳友諒乘機進犯。只是因為他進兵方略的錯誤,不攻兵力空虛的應天而攻洪都(今江西南昌),才於鄱陽湖慘敗。朱元璋感慨地對劉基說:「不聽君言,幾失計。」從此對劉基的遠見卓識更為賞識。
    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任命劉基為御史中丞。當時因戰爭頻繁,加徵田稅習以為常,章溢屢次上奏,請定處州七縣稅糧。經議定,根據宋代時的徵收標準,每畝加五合。太祖以劉基功高,命青田縣勿加,「使劉伯溫鄉里子孫,世世傳為美談也」。
    洪武元年(1368)五月,太祖赴汴梁,劉基與丞相李善長留守京師。中書省都事李彬犯法,李善長為其說情。劉基不顧情面,殺了李彬,由是觸犯了李善長。劉基感到不安,放八月間請求致仕歸鄉。這時,大祖正於鳳陽經營中都,又一意想消滅擴廓。劉基臨行前上奏說:「鳳陽雖帝鄉,非建都地,王保保(即擴廓)未可輕也。」不久,擴廓果在塞外擊敗明軍,這就使太祖想起了劉基臨走時所說的話,便又召其回京供職。
    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大封功臣,封劉基誠意伯。洪武四年(1371)正月劉基又請歸老於鄉。胡惟庸唆使人誣告,說劉基看中了家鄉一塊含有王氣的土地。劉基怕招惹災裯,因而留京不敢歸鄉。洪武八年(1375)三月,因病才回歸青田,在家鄉居了一個月即去世,年六十五歲。一說劉基是被胡惟庸所毒死。
    評:劉基是元末一位知識廣博有抱負的儒士,由於他不滿元朝的腐朽統治,棄官歸田,最後參加朱元璋的軍隊,對朱元璋建立明朝起了重要作用。劉基在文學上也很有成就,他的詩歌、散文很多是反映元末腐朽政治及人民的悲苦生活的,有《誠意伯文集》留世。劉基還通天文,談「天人關係」,後人往往因此附會迷信說法而神化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