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根有望上推中国茶史千年(图)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8:11:54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有着6000年历史的古树根 古代绘画中的神农氏尝百草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原产地,然而茶到底始于何时却并没有确切记载,陆羽在《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一种观点认为根据陆羽记载可推论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然而,随着中日两国专家组成的“田螺山遗址自然遗存综合研究”课题组日前对外宣布研究结果称浙江田螺山遗址距今6000年前地层出土的一批树根经鉴定属山茶属树根,且人工种植的可能性很大———中国种植茶叶的历史有望上推千年之久。 日前,在日本金泽大学举行的“余姚田螺山遗址自然遗存综合研究成果报告会”上,中日两国专家宣布,该遗址距今6000年前地层出土的一批树根经鉴定属山茶属树根,且人工种植的可能性很大。 “古茶树样本正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最后鉴定,只要鉴定出该标本含有茶氨酸成分,就能确定该标本为采摘饮用茶树,这将改变茶叶史,至少能将茶叶史前推千年。同时,田螺山遗址也将成为世界最古老的茶地遗迹,是名副其实的‘茶之源’。”昨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田螺山遗址考古队负责人孙国平告诉早报记者。 出土6000年前人工栽培古树根 疑似古茶树根出土于宁波余姚田螺山遗址,该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距河姆渡直线距离7公里,遗址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田螺山遗址属河姆渡文化,古村落布局、地下遗存物是迄今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最完整的。这里曾出土了多层次干栏式建筑遗迹,其中以较普遍的方体木柱为特征的早期建筑遗迹规模较大,且保存整齐、加工技术熟练。该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前,而发现古树根处为6000年前的地层。 孙国平介绍说,这批古树根是2004年田螺山遗址第一次发掘时出土的,出土前它们一直埋藏在地下水位很高、近乎密封的土壤里。当时地表挖掘的长3米、宽2米的坑中出土了十多株木根,分两大片直立,呈新鲜的黄褐色。木根出土时排成一列非常整齐,在5米外的另一处挖掘地也发现了同样的木根,发现古树根的地块约10多平方米,周围就是村子里的房屋。 为此,考古组专家都认为,该根似为间隔配置,所属植物的人工栽培可能性很高。但仅凭肉眼还不能直接判断出树种,因此在众多的出土遗物里面,未能对它们引起过多的注意,出土后这批树根一直按照常规的方式浸泡在清水里。同时,在发现的陶器中还有几件有半环形把手、洒水小嘴的小陶器,很像现在常用的小茶壶。 或将茶叶史上推1000年以上 根据发掘后的研究进展,直到去年上半年,这批树根才被挑出,部分进行了切片取样观察,并委托对此进行研究的日本植物考古专家、日本东北大学铃木教授对样本进行鉴定。去年12月,铃木教授从众多树种取样检测中,鉴定其中的6个根须样品均为山茶属。结合人工栽培这一特点,铃木教授判断该山茶根原属树种为用于采摘、饮用的可能性很高。 “现在,我们已经能确定这是山茶属树的树根,但还难以明确一定是我们现在饮用的茶叶。因为山茶属树包括油茶树、茶花树等100多种,而我们现在用于采摘、饮用的只是其中的几种。因此必须经过茶叶研究所的最终确定,其中最主要的指标就是茶氨酸检测,这是饮用茶树树种独有的,是区分其他山茶树种的最明显指标。现在我们正在委托中国茶叶研究所对此进行鉴定。”孙国平说。 茶叶在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春秋时期,鲜茶叶被人们作为菜食,而战国时茶叶又作为药品,到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当时的主要商品之一。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的困倦,于是在寺院庙旁的山谷间遍种茶树。中国现今能考证最早对茶叶有文字记录的为《尔雅》,该书编写于约公元前100年(西汉时期),距今2000余年。 孙国平表示,如果古树根鉴定的结果确定为茶叶树,这将表明6000年前田螺山村落的人们很可能已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并使用陶器煮茶、喝茶,这能将茶叶史提前至少1000年。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北京人难喝上真"碧螺"(2)
- 下一篇:北京人难喝上真"碧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