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茶文化 > 其它 >

福安农村茶叶生产兴起“精采细作”新模式


    随着茶树结构调整的逐步推广和茶叶科技知识的日益普及,科学种茶、采茶、制茶观念越来越成为福安市茶农的共识,"品种+机械"的精采细作模式正在不少乡村悄然兴起,效益初步显现。
    福安社口镇茶农苏廷春这几天喜事不断,先是他改种的高香型茶叶在春茶市场上卖出好价钱,还有就是自产的高级扁型绿茶成为前来收购的浙江茶商的抢手货。他告诉记者,今年全家收入五、六万元肯定不成问题,要在过去这简直是奢望。据老苏介绍,前几年他种的茶产量虽然很高,但效益低下。去年他狠下心来引进了高香型茶叶新品种,效益逐步得到改观。今年他又抱着尝试的态度,花费4000元购进了一台茶叶烘炒成型机,利用自家厅堂加工成品茶,这一试还真尝到了甜头。
    福安社口镇茶农苏廷春说: "我们白天采茶,晚上做,鲜叶采回来,十斤也可以做,五斤也可以做,一斤也可以做。" 老苏说,以往单单卖茶青,一斤顶多十来元,现在仅增加几千元投入自己加工成品茶,就可以产出十倍的高效益,还真是花小钱办了大事。而且生产这种扁型绿茶,利用的是明前的茶叶嫩芽,对日后的采摘、加工乌龙茶,产量并没有影响,所以他计划明年还要再增加一、两台设备,扩大生产。
    据了解,目前在福安市农村,像老苏一样引良种改造老茶园,添设备办家庭作坊加工茶叶的茶农并不少见。这种"品种+机械"茶叶生产新模式,已经在社口、上白石、范坑、松罗等茶叶主产区得到推广。为更好地推广这一模式,福安市决定每年拨出100万元引导、扶持茶农更新茶叶品种, 同时采取政府补助的形式,鼓励一家一户茶农引进茶叶生产设备,进行家庭作坊式的加工生产,促成福安市茶叶生产由"粗采滥制"向"精采细作"转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