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茶馆:“茶园文化”驻足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8:11:33 中新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冬去春来,比春天到来的脚步更快、更叫人猝不及防的是兼顾品茗休闲、听曲赏戏的天津传统茶馆的迅速走红。茶馆火了,相声火了,评书、坠子、大鼓等的日子都好过了。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位于天津估衣街的谦祥益文苑茶艺楼。这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旧式茶馆的特征:高耸的青灰门楼、大红色门窗、门帘,门内摆着两块一百多年前比利时的大镜子,加上讲究的书画、楹联和茶室、茶具,楼上、楼下二、三百个座位,座无虚席。台上演员说、噱、弹、唱精益求精;台下观众时而敛声屏气,时而击节叫好,如醉如痴。 一位曲迷告诉记者:“两年前我就开始在这里听曲,每周至少来一次。这里节目内容丰富,五至十元的票价,完全能够承受。我自幼喜欢曲艺,在这能找到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七十六岁的冯老先生和老伴儿坐了十多个小时的长途汽车从河南赶到天津,就为听这“原汁原味”的鼓曲。“乡音未改”的冯老二十几岁离开天津,却一直没能戒掉听曲儿的“毛病”。他说,感觉“像在吃肉,很过瘾”。 在天津土生土长的王斌操着标准的普通话:“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有好多年轻人像我一样,经常来这里看演出,特别是相声表演,观众中有百分之八十是青年人。” 一位经常参加演出的老艺人介绍,来茶馆表演的演员通常有三类:专业演员、票友和业余戏曲爱好者。在这里演出不单是为了赚钱,还有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意思。 史料记载,天津地区的“茶园文化”始于清中叶。九河下梢的地理位置和五方杂处的人文环境,成就了天津人特有的市民文化。商贾云集、民丰物富的发达经济为满足市民文娱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天津茶馆素以喝茶为主,听戏为辅。观众入园只收茶资,不收看戏钱。因为最能反映市民文化特征的是天津时调、天津快板、京韵大鼓等曲艺形式,所以大小茶馆都以曲艺演出为经营特色。戏好、角好、水好、茶叶好,天津茶馆独特的文化氛围,不仅培养了骆玉笙、马三立(专题,图库)、王毓宝、花五宝等众多曲艺名家,也提升了天津票友、观众的整体欣赏水平。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天津小剧场曲艺蛟龙抬头,到茶馆听曲儿逐渐成为都市人的新时尚。大爷大妈夹着垫子老早就来“抢座儿”,公司白领提前几天电话订票不甘示弱,“有朋自远方来”的大车小车托着长长的期待,不接连看上几场决不打道回府。北京某旅行社还推出了包括“到茶馆听曲艺”在内的“天津一日游”项目。古风浩荡的天津传统茶馆成了体现天津文化特征的旅游地。 茶楼经理郭时阳对记者说:“希望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那些想要了解民族文化的人有个说话、聊天的地方。”郭时阳说,这个茶楼惨淡经营了两年半才盼来了这个春天,他很庆幸自己没有放弃。曲艺的核心生命力在于市民意识,表现对现实生活的关心和评价。因此,曲艺回归小剧场,是形式上的回归,更是精神上的回归。 一盏香茗,一曲“梅花”,是悠悠茶香的浸润,是“清风”、“燕归”的秀雅,把观众带进了清澈、平和、丰实的人生境界。坐在天津传统茶馆,品的是红尘岁月,唱的是百味人生。 作者:田齐 谢慧思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崂山识茶
- 下一篇:明前茶雨前茶至少存放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