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嘻哈包袱铺”卖的啥包袱? 相声能当新闻听


    
    嘻哈包袱铺演员高晓攀(左)、尤宪超(右)在表演对口相声《学电台》。
    每周五下班铃一响,在银行上班的“80后”小张就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东西,饭也顾不上吃,直奔北京鼓楼西大街广茗阁茶楼,去嘻哈包袱铺听相声。从8月中旬路过广茗阁,被贴在门口的节目单吸引住,到现在,几乎每周五晚上,她都是坐在这儿听相声度过的,“听过几十场了,有时周三周四不用干活也会来。这东西,一听就上瘾。” 
    小张的“同道”现在越来越多了。成立于今年5月的嘻哈包袱铺,如今真是相当火暴。一周3场,每场演出180张坐票、40张站票在几小时内就被抢一空,两层楼的茶馆被挤得满满实实,还有几十个观众因为没买到票挤在门口,恨不得可以有“挂票”。“从10月份开始,票就不好买了,要提前预订,现在简直就是要抢票了,每周一就开始抢下下周的票。”小张说。 
    每周一开始售票,负责票务的老孟的手机铃声就一直响个不停。“有一天夜里都过零点了,我的手机还在响,一接通就听到那边抱怨,说从4点打到现在,一直占线。”老孟乐呵呵地说。 
    不仅电话订票难,亲自跑去售票处买票依然难。周五下午,北师大的小梁专门赶过来买票。“我买今晚的票。”“早没有了。”“那下周的,随便哪天都行。”“也没了。”“那下下周的呢?我站着看也行啊!”小梁都快急哭了。 
    “一票难求”也成了观众在网络上谈论最多的话题。网友“粘子”在论坛上说:“订票电话一直占线,驱车前往票已售完。”此帖一发,大量观众回应“深有同感,票实在太难买了”。 
    嘻哈包袱铺怎么突然就这么火了呢? 
    “所谓嘻哈,就是时尚和另类;包袱是相声的术语,也是笑料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一群时尚和另类的演员用相声这门艺术重新诠释欢乐。”嘻哈包袱铺的“掌柜”高晓攀解释说。这群演员,除了马桂荣,其余都是“80后”,最小的尤宪超今年只有19岁。别看他们都还只是大孩子,可个个都是根正苗红的相声演员,不是科班出身就是正经拜过师傅的。 
    5年前,一个偶然机会,高晓攀见到了自己的远房亲戚——同在天津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相声的表弟尤宪超,两人开始合作。高晓攀“小男人的坏劲儿”搭配尤宪超的“外表憨厚内心奸诈”,讲相声时,一个负责“保留底线”,一个负责“脱离枷锁”,“高超组合”慢慢开始崭露头角,同时也结识了很多热爱相声的同龄人。 
    “就是爱相声,特别爱。眼看着相声迷都是老年人,相声要从年轻人中流失了,着急!”高晓攀说,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怎样才能让“80后”甚至“90后”迷上相声,经过不断的辩论碰撞,他们认为,只有幽默、搞笑、富有现代气息、贴近年轻人生活的相声,才能抓住观众的心。碰巧广茗阁茶馆的老板来寻求合作,嘻哈包袱铺便在这群年轻人“摸着石头过河”的实验中开张了。 
    “我们包袱铺,不卖火柴,不卖香烟,不卖车子,也不卖房子,我们卖的是乐子。”传统相声占到嘻哈包袱铺演出的60%,高晓攀认定,传统相声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丢不得,《绕口令》、《捉放曹》都是嘻哈包袱铺演员的必备功课。 
    然而单比嘴上功夫,他们这群“小毛孩”还是比不过德高望重的“老师们”,那他们的撒手锏是什么呢?“我们是‘80后’,我们知道‘80后’最喜欢什么。” 
    他们原创了一批新相声,戏曲部分基本上都用流行歌曲代替,《新十点钟开始》、《爱情宣言》、《我开始努力了》、《708090》、《寻找桃花源》、《高大夫热线》等都深受观众喜爱。这些相声,不仅穿插了很多传统相声的技艺,比如贯口儿、快板、“反正话儿”,还将最新最流行最前卫的台词编了进去。“雷到我了”、“礮孩子啊”、“我打酱油的”……网络流行词汇满场飞;“打魔兽”、“打CS”等年轻人的娱乐生活不断闪现;甚至“三鹿奶粉”、“山寨手机”、“两岸都通邮了”这些最新的时事也是他们相声里的段子,难怪有人说他们的相声可以当新闻听。 
    “我们要做得跟德云社不一样,就一定得有新东西。这个新东西就是我们的相声剧。”嘻哈包袱铺推出的第一部相声剧《新白娘子传奇》,将大家熟悉的故事,用融入传统相声、添加流行台词、反串角色等方式演出,比话剧随意搞笑,比相声丰富直观,一推出,就受到观众的热捧。随后,他们又趁热打铁推出了《新白娘子传奇2》、《灰姑娘》等相声剧。 
    “他们的相声剧,网络流行语带来的熟悉感、传统贯口儿带来的精彩,加上流行歌曲歪唱、男扮女装的搞怪形象以及一段段幽默滑稽的台词,从视觉到听觉,全都挑逗着我们的笑神经。”网友评价说。 
    在广茗阁吱呀作响的两扇古旧大门的东侧,有一小间一看就知道是他们自己搭建并粉刷的简易房,嘻哈包袱铺的这帮大孩子们喜欢叫它“实体铺”。透明的玻璃墙上,是五颜六色的马克笔涂鸦,夸张俏皮的卡通画和大大小小的手掌印组合出奇异的风格。另一面红砖裸露的墙面上则写满了各种文字,有禅诗、有流行音乐的歌词,当然还有粉丝的留言。窗台上堆放着一摞嘻哈音乐杂志,小桌上铺陈着海魂衫红领巾,盒子里颜色鲜艳的蜥蜴歪着头神情古怪地望着切·格瓦拉的头像。从天花板上垂下来的“嘻哈包袱铺欢迎你”的卡片则出奇热情地摇晃着。 
    这里是嘻哈包袱铺的售票处,也是27名固定演员休息、吃饭的地方。没有演出的时候,观众们也喜欢到这里逛一逛,和他们喜欢的演员切磋切磋相声技艺,说上两段大伙都熟悉的段子。 
    小许自小是个相声迷,传统相声听过不少,平时没事儿自己也讲讲相声玩。前段时间经朋友介绍来嘻哈包袱铺看过一场演出后就爱上这里了。“他们的相声轻松幽默,工作一天了,到这儿来乐呵一把。相声就是要乐,不是听教训,听教训咱听领导训话还不够吗?”小许说:“‘80后’这一代的价值观就是要享受生活,年轻人嘛,给自己找乐子。我敢肯定,相声必将成为新兴的娱乐方式。” 
    到嘻哈包袱铺听相声也成了情侣约会的新选择。坐在木雕挂灯火红灯笼的古朴茶楼,听着嘻哈风格的相声,喝着咖啡可乐、吃着曲奇肯德基,古今结合,不拘束也不掉品位。张赢在《法制晚报》上看到嘻哈包袱铺的新闻报道,提前请了半小时的假,饭都没吃,就拉上男朋友来嘻哈包袱铺了。“看到这个介绍,我们都特别感兴趣,又多了一个约会的好地方。” 
    “今年我们要到全国高校巡回演出,培养大学生观众。”高晓攀说:“相声是属于年轻人的。” 
    实习生 龙彬彬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