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薛宝琨解读马老:他传达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

刚刚逝去的马三立是迄今相声舞台从艺时间最久、跨越新旧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最长、搬演并创作传统作品和新段子最多,富有个性化表演风格和经久魅力的一位艺术大师。这是南开大学教授、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薛宝琨对马三立的评价。 
    马三立传达雅文化的精髓 
    薛宝琨对记者说,“如今与马先生天人相隔,我非常怀念他。”薛宝琨1961年从北京大学完成有关相声语言的毕业论文,来到中国广播说唱团创作室,与侯宝林同事,“文革”期间在干校一起落难。粉碎“四人帮”之后,是侯宝林鼓励薛宝琨专门从事评论与研究相声、曲艺,又是侯宝林带薛宝琨在天津拜会马三立,既托付马三立“关照这位书生”,又责令薛宝琨研究马三立,“此情此景,恍如昨日”。
    薛宝琨说,马三立出身相声世家,是相声初兴时期号称“相声八德”之一的马德禄之子。其父又是相声宗师恩培的门婿,是相声流派中讲究“文哏”——追求文雅擅长语言文字游戏的一派。马三立自幼与父兄切磋技艺,又是同辈艺人中唯一受过中等教育的。他的从艺过程适值沿海城市市民文化兴起,又衔接宋元明清一脉相成的通俗艺术,个人的禀赋与现代世俗化的潮流相契合,于是造就了他。
    一般的观点,马三立的相声是俗文化的代表,作为学者,薛宝琨则认为,他的作品传达了雅文化的精髓,传达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这就是:乐而不淫、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以及俗不伤雅的“中庸”“中和”,即普通百姓乐观务实的大众精神。马三立于传统精神矢志不移,融为一体,在他无论改编传统还是整理新创的所有作品中,都具有化急切为蕴籍、化物象为心态、化讥刺为自嘲的“软幽默”特征,而这正是他对传统相声的提纯与强化,也是马三立相声风格的丰厚基石。
    “马派”相声的魅力何在 
    薛宝琨说,直接体现“马派”相声风格特征的,还是马三立个性化近似戏剧表演的“我”的第一人称方式。在他所有作品中都是“马三立式”的,无论是《卖挂票》里的“马洗澡”、《黄鹤楼》里的“马叫官儿”,也无论是《开会迷》《买猴儿》里的主人公,他们都不仅注进马三立的个人理解及情感倾向,而且被符号化为一种形象类型或典型。他们覆盖或概括着特别是下层平民的众生相,于是,我们就看到由这位大师用语言塑造的一系列“马氏人物画廊”。
    耐人寻味的是,“我”身上的种种丑美不独为马氏个人所有,反而与马三立本人若即若离、亦真亦幻,但却与我们民族自身的通病密切相连,观众会从被放大了的“马氏人物画廊”中窥悟到自己的毛病。如自私、虚伪、悭吝、贪婪等等。
    马三立在艺术表现上喜用荒诞,往往把物象及情感极度夸张到离奇变形。这是因为他刻画的人物性格真实可信,他与观众之间的关系默契互通,观众支持他才情驰骋。荒诞在他的作品里不仅是概括强调,也同时折射着他婉而多讽的特有心态,比如在请人抬脚喊一声好的《买挂票》里我们是否感到些许喜剧背后的悲剧意味?另外,含蓄也是他的审美追求。他喜欢有“长远劲儿”和“琢磨味儿”的段子。可以说“马派”的传统代表作品多是主题单纯与丰富、形象侧面与整体、语言简练与含蕴的生动结合,而非一览无余。晚年,他在失去伙伴之后独自编演的小段,只在几分钟的顷刻之间既铺垫又抖落包袱,从而使其成为隽永的幽默精品。
    马三立在舞台风度上自然、朴实、本色,在聊天儿式耳语般的谈话中不露痕迹地进入角色。他的语言节奏和动作手势从无“作秀”痕迹,看似随意,其实分寸把握准确,千锤百炼,这是侯宝林生前指点过薛宝琨的。侯宝林说,马三立“选取小市民的类型看待世界”。
    振兴相声当由认知大师开始
    薛宝琨认为,侯宝林生前是崇拜马三立的,侯宝林说马三立既是“说相声”又是“演相声”, 马三立表演的最大长处是“反熟为生”——虽然台词与动作精确烂熟,而让人感觉却象是新鲜的一样,巧而若朴。侯宝林甚至讲过“马派的每个段子谁拿得动!”   
    在薛宝琨的眼中,侯宝林与马三立是我国相声界两位并驾其驱的大师,各有特点。侯宝林是相声界的“改革派”,紧随时代,风格潇洒俊逸,常以第三人称的“儒者”形象出现;马三立传达传统精神,风格平实无华,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常以第一人称的“我”的形象出现。侯宝林向往优美,马三立提倡丑美。
    薛宝琨说,大师已去,人们关心相声今后的发展与振兴。见仁见智方法多样。但认知传统则是根本,认知传统当由认知马三立与侯宝林这样的大师开始。他们不属于过去,而属于现在和将来。    
    当今相声界最缺少的是平民意识,创作和表演者居高临下,自我欣赏,不问百姓的疾苦,恩赐受众以“快乐”。 马三立与侯宝林,从来把自己当成平头百姓,从来不自视其大、自作其大,善于以批评的武器、喜剧的眼光首先审视自我,然后观察世界,具有很高的德与识。当今相声界可说处于无理论的状态,文化价值观茫然,浮躁、浮浅与虚妄,研讨会只是“研好会”,缺乏自我批评,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世风有关。因此,认知大师,认知传统,迫切需要少出风头,多些扎实;不要“作秀”,而要思考。在马三立的“相声百科”里,他向我们阐释了相声的本质和特长,相声如何讽刺、如何植根平民意识、如何在传承文化传统精神的根基上与时俱进,这本书是我们永远也未必能读完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