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学之《吴孙子》与《齐孙子》
http://www.newdu.com 2024/11/27 10:11:17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是现存我国历史上第一本兵书,被人们尊奉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俗称《孙子》。对于《孙子》的作者和成书过程,曾经有过很多争论,有些人认为他不是孙武写的,有的认为是孙武的后世子孙孙膑整理的,即《孙膑兵法》。但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两种竹书,《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才破除了人们的疑虑。人们为了区别,有时候就把前者称为《吴孙子》,后者称为《齐孙子》。根据史书的记载,“孙子十三篇”似乎在他入吴之前就已经写好并流传开来,所以吴王阖闾才会说自己早就读过“十三篇“了。不过《孙子兵法》虽然是孙武始创的,但书中也有后人补充修改和完善的部分。 《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即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所以人们也简称为“孙子十三篇”。从这些篇目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部兵书既讲战略也讲战术的,但实际上在涉及具体的内容这二者并不一定能分的很清楚。在战略上,孙子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因此而要求以“知己知彼”,结合作战意图制定作战计划。在具体的战争中则要认识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要根据形势、虚实、地形和敌情等具体情况灵活安排,要在“致人而不致于人“,即要掌握主动权,避免被动地跟敌人周旋。 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事情,在双方的交锋中容不得半点含混。书中表现了人们对军事斗争中的细微兵机的揣摩和掌握,这种高超的智慧直到现在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并运用在商战之中。 最后交代一下,孙武本是齐国人,具体事迹不可考,惟一流传下来的是他后来到了吴国,与伍子胥一起帮助吴王阖闾打败了楚国,这是他的兵学智慧实现的地方。战国时期的孙膑是他的后代。 孙膑跟魏国的大将庞涓是同学,曾经一起学习兵学,但反而被庞涓骗到魏国,最终被陷害受了“膑刑”,砍去了双脚。(一说膑刑是剔除膝盖骨。)所以才被人们称为“孙膑”,而他本来的名字却被人们忘记了。后来他被出使魏国的齐人救走,并与田忌成了好朋友,经过田忌的推荐,他被齐威王任命为将军,经常和田忌合作,一起出征。后来在著名的“围魏救韩”之“马陵之战”(公元前341年)中用计射杀了庞涓。之前他已经用了同样的方式“围魏救赵”,打败过庞涓领导的魏国军队,(公元前353年的桂陵之战。)这是故伎重演却依然能够成功,不能不让人惊叹和佩服他的智慧。 《孙膑兵法》久已失传,直到1972年被考古发掘出来,人们方知史上确实有这么一部兵法,与他祖上孙武的《孙子兵法》实不相干。但据出土《孙膑兵法》来看,这部书是他的后学弟子集撰而成。在文辞润饰和精炼程度上,尚不及《孙子兵法》。李零先生也认为,“(《孙膑兵法》)在内容的条理性方面和思想的深刻性方面明显不如《孙子兵法》,与《孙子兵法》佚篇和佚文内容相近,比较偏重于战术问题的研究,似与《吕氏春秋·不二》所说‘孙膑贵势’相结合,有较多形势家色彩。”确实如此,就书中内容而言,凡诸行军布阵,城池兵将都有非常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如《十问篇》用对话的方式论析诸如敌富我贫、敌众我寡,敌车多、敌粮多、敌将勇、敌保山带阻等等问题。又有《十阵篇》分别论述了方阵、员阵、疏阵、数阵、锥行之阵、雁行之阵、钩行之阵、玄襄之阵、火阵、水阵之优劣宜违。还有《将义》、《将德》、《将败》、《将失》,以及《雄牝城》(论不可攻打之“雄城”和可攻打之“虚城”)等等,似乎应有尽有,好像是行军手册或者指南之类的书刊。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轻视他的价值。因为首先它是齐国系统兵法的延续,其次它表明了人们研究战争的深入,理论上稍逊于《孙子兵法》并不意味着其重要性的减退,反而是实用性上的前进。 另外,我们再附带解释一下研究者们常说的“兵学西渐”问题。所谓的“兵学西渐”是指先秦时期位于东部的齐国之兵学文化似乎成熟的最早,在春秋时期即有《太公兵法》、《司马法》、《孙子兵法》,入战国则有《孙膑兵法》,以及齐威王命诸大夫申明《司马法》。在它的西边是魏国的兵学,虽有《吴子兵法》、《尉缭子》,但其发展程度不及齐国,其这两部兵法中的内容与《孙子兵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吴起,年轻时学兵法于鲁国,明显与齐兵学关系甚大。再向西则是秦国,秦国最著名的兵学家就是商鞅,而商鞅是魏国人,他的那一套全是魏国的东西。因此,从宏观的地域角度来看,兵学发展似乎有一个由东向西的传播脉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李俊)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海外风土 《岛夷志略》
- 下一篇:越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