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电影《我是传奇》透视出的美国文化与哲学意蕴(1)

《我是传奇》是一部末世科幻电影,由法兰西斯·罗伦斯执导,威尔·史密斯担任主演。影片于2007年12月在美国上映,主要讲述的是2012年,人类被病毒所击垮,绝大多数人死亡,少数幸存者也变成了“夜魔”,前军方病毒學家罗伯·奈佛(威尔·史密斯饰)因为特殊的体质而未受到感染,成为唯一的幸存者,他甚至认为自己是唯一幸存的人类。在过去的三年里,他既要忍受孤独和“夜魔”随时可能攻击的恐惧,还要潜心研究抗病毒的解药,最终获得成功,解救了全人类。《我是传奇》从很多同类型作品中脱颖而出,不仅仅是由于其宏大的制作场面和壮观的特效,更重要的是影片所蕴含的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它所反映的深刻主题在观众的心里产生了强烈共鸣。从这部影片中,可以窥视美国民众的价值取向,为观众了解美国文化提供了一扇很好的窗口,此外,影片富含的哲学意蕴也对人类提出了警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影片中透视出的美国文化 
    (一)个人英雄主义 
    个人英雄主义也就是普通人的英雄情怀,是指个人自立、自强的探索警示和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个人英雄主义是在美国这个特殊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种价值观。美国从建国初期到发展成世界强国,经历了重重阻碍,美国先民们乘坐“五月花”号脱离英国的统治,追求自由,追求自己的宗教理想,实现自身价值,形成个人英雄主义的雏形。后来的独立战争、西进运动等面临的诸多挑战,都使得美国人民特别渴求英雄的出现,渴求救世主的降临,而最终美国人民凭借他们自己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取得胜利的时候,他们就更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英雄是存在的,并且就存在于自己的民族中。即使到了和平年代,严峻的国际形势,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越南战争、911恐怖袭击等,都使得美国人对英雄有着强烈的期待和诉求,所以,美国是一个受个人英雄主义熏陶的国家。[1]这点在影片中有很多体现。影片一开始,观众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男子汉形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在保护妻女离开之后,自己选择留下来研究抗病毒血清,完成自己的使命,在长达三年的生活中,他经历孤独,体会失去亲人的痛苦,并表现出非凡的自律、毅力以及冷静和智慧。他随时承受着被“夜魔”袭击的威胁,忍受着极度的恐惧感,只能与萨姆相依为命,当萨姆为了解救他而不幸被病毒感染后,他不得不亲手杀死唯一的伙伴,自己也彻底走到了崩溃的边缘。直到最后他试图牺牲自己来为安娜和小男孩的离去争取时间,从而得以保护抗病毒血清来解救全人类,观众再一次为他的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这场毫无征兆的大灾难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生命是极其脆弱的。就是这样的普通人,他们既爱护家庭,又不得不为了社会大众的利益而奉献自身,他们有血有肉、会哭会笑,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身的弱点,尽管不完美,却是充满人性的、鲜活的,在残酷的灾难面前才越发突出作为普通人的人性光辉。从影片中,美国人崇尚的个人英雄主义在奈维尔身上得到了体现和传承。 
    (二)重视科学研究 
    影片开始,便有艾玛·汤普森饰演的女科学家接受采访,介绍他们在治愈癌症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即使在后来整个城市陷入困境中,影片也从广播中为观众交代了这个女科学家和他的团队正在阻止病毒扩散的领域里继续做着研究。奈维尔,作为军方病毒学专家,他有能力也有义务去研究抗病毒血清,影片中多次出现了他孤身一人在封闭的地下室做实验的情形,他面对的是随时都有可能舒醒过来并攻击他的女夜魔,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继续研究下去的决心。不论是女科学家还是奈维尔,他们对科学的执着,源于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对科研的重视,在对全球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方面,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和美国相抗衡,而这都应该归功于政府支持下的美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美国的科研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实效,它体现的是实用主义。二是美国的科研体系间交流比较自由,借助这一优势,美国成功地将科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经济生活中来。二战以后,科学技术的功能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加强。它除了探索经济发展前沿外,还强调军民结合,重视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商品化,其中健康和环境等公共事业的需求是科学研究的方向。克林顿政府曾经提出我们社会科学技术的最高目标是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和保护环境。美国的科研体系为“美国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了资本积累的力量,正是知识的重新组合赋予了美国在国内创造繁荣,在世界扩大影响的资本。[2]此外,美国人相信科学技术是至高无上的力量,一切问题都可以由科学解决,这也正是他们钻研科学的最初动力。不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民众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出一些担忧,影片中所反映的就是美国在生命科学领域和公共卫生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的灭顶之灾。 
    (三)对待宠物狗的态度 
    在众多宠物中,狗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影片中,萨姆是条德国牧羊犬,在整个纽约城成为一座死城 ,萨姆和奈维尔互动的温情画面无疑为观众压抑绝望的情绪涌进一股暖流。他们一起聊天,一起吃饭,一起洗澡甚至一起睡觉,当萨姆为了挽救奈维尔与“夜魔”搏斗而感染了病毒即将离开时,奈维尔痛苦绝望的神情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国人对待狗的友好态度,是由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因素和情感因素决定的。不同于中国人螺旋型的思维模式,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直线型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看待事物的时候是直接的,从问题到结果,他们的思维过程不会有太多的分散,不会过多考虑联想到的其他因素,所以美国人看到的都是狗带来的好处,比如它们忠诚、勇敢,可以作为人类的伴侣等这些方面。文化方面,西方人起先的游牧文化使人类对于狗的依赖比较多,生活中的形影相随使人类和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这样的基础上,美国人对狗的赞赏、亲近,要比诋毁多。另外,由于美国人好不容易才挣脱了英国的统治,他们心中对于平等的理解更深刻,对家庭的概念更宽容、更广泛,他们把狗当作家庭成员之一,对狗给予尊重和保护。从情感上来说,像狗这样的宠物能够满足人类情感上的需求,同时,饲养宠物还能拓展人际关系。卡洛琳说过:“不曾养过狗的人,很难想象与狗在一起生活是什么样子,而养过狗的人,则无法想象没有狗的日子该怎么过。”[3]美国人对待狗的积极态度,从众多的英语表达中可以看出来,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 top dog(优胜者), as faithful as a dog(忠诚的人),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之时)。在《猫狗大战》这样的动画片中,人类也毫不犹豫地将狗当作英勇无畏的英雄化身,而猫只能充当阴险狡诈的反面角色,与美国现实生活中人们爱狗的情绪不谋而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