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观点争鸣 >

专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文化发展战略思想

原标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文化发展战略思想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时代前沿和全局高度,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总纲,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了总体部署与战略安排,而贯穿其始终作为思想支撑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战略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精神大厦”的耸立需要精神支柱,那就是共同的理想信念。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则是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最内在体现,其中,文化自信是其余“三个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构筑“精神大厦”的重中之重。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始,饱受欺凌、落后挨打的悲惨命运使得很多国人盲目而不自觉地形成了民族自卑心理,在文化上的表现尤为明显,在中国人民寄希望于通过学习西方的物质技术、制度、文化来苦苦探寻挽救亡国灭种、实现强国富民的历史进程中,与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和追捧相伴而来的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贬低与遗弃。严重的文化自卑心理导致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立性和中华文化价值的优越性一度遭受重创。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意味着我们国家在久经磨难的困境中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而“四个自信”正是中国人民继续胜利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由此来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则是新时代文化建设首要的、长期的、根本的任务。
    如果说“四个自信”是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四根支柱的话,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这一大厦的深厚基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面对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的文化发展形势,我们应如何避免社会价值撕裂、构建共同的道德基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结全体人民意愿的共同价值追求。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必须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要立足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坚守根植于中华文化深厚沃土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铸好民族之魂。而价值观说到底是一种“德”,指向的是人的思想道德,新时代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通过强化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切实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建设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在文化上的表现就是人们对日益发展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现实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供给之间的矛盾。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投入产出不平衡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平衡等方面,因此它要求文化发展更平等更协调更公平;文化发展的不充分性并不是说文化生产难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要,而是指文化生产的结构性过剩和结构性不足同时并存,文化生产有数量欠质量等,因此它要求文化发展更快更好更有效率。解决新时代文化矛盾的关键,就是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方向,不断改革创新,不断自主创造,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这也成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思想的战略重点。为此,首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破除文化发展阻力,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其次是要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双轮驱动”平衡发展,打造人人参与文化创造、人人享受文化成果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共享发展。第三是要全面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创造更为繁荣多样、更加高端精心的精神文化产品,使文艺生产既有“高原”又有“高峰”;还要发展好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在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与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相互统一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 袁久红
    (作者为东南大学首席教授、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