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古玩收藏 > 藏趣逸闻 >

作为收藏家的翁同龢:两朝帝师 六世收藏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收藏家。
    
    翁同龢
    两朝帝师,戊戌维新第一导师
    清道光十年四月二十七日(1830年5月19日),翁同龢出生在北京城内石驸马大街罗圈胡同寓所,是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四岁时随祖母张太夫人及母亲许氏由京师回到故乡常熟。
    
    翁同龢殿试日记
    翁同龢自幼禀性好学,通读四书五经。咸丰六年(1856年),殿试一甲一名,考中状元,授修撰,任实录馆协修。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正在参加庶吉士学习的翁同龢被咸丰皇帝破格任命为陕甘乡试副考官,正考官则是翁同龢的好友潘祖荫。以后,他曾多次涉及文衡,屡次充任考官,所以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为清王朝选拔了大批人才,其中也包括康有为、梁启超康等维新人才。
    同治四年(1865年)十月十四日,“垂帘听政”的慈安、慈禧两太后谕令翁同龢为弘德殿行走,同工部尚书倭仁、翰林院编修李鸿藻、实录馆协修徐桐负责教育年仅10岁的同治皇帝。同治病逝后,光绪继位,慈禧又命翁同龢入值毓庆宫,为光绪师傅。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被撤职回乡,翁同龢与两位皇帝之间以师生关系相处长达33年。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皇上开始召用主事康有为,议行新政。八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变法失败。十月,翁同龢被革职,永不叙用。
    光绪三十年(1904年),翁同龢卒于家中,年享七十有五。宣统元年(1909年),诏复原官,后追谥文恭。
    
    翁同龢藏端石蕉叶型砚
    整体来说,翁同龢仕途一帆风顺,曾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当时的翁氏家族也因此进入鼎盛时期,称“一门四进士、一门三巡抚;父子大学士、父子尚书、父子帝师”。
    举凡翁同龢为官六十年所做大事,有:平反轰动一时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冤假错案,为晚清中国法制体系自我完善之典范;支持盛宣怀等创办中国第一家自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由户部拨100万两“生息官款”存于中国通商银行,实际上也成为开办伊始的中国通商银行的最初营运资金;与李鸿章不和,卷入甲午战争洪流;举荐康梁等维新人才,并亲自草拟《明定国是诏》,拉开戊戌变法序幕。
    同光第一书家
    翁同龢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
    
    翁同龢行书“平安”轴
    翁同龢早年从习欧、褚、柳、赵,书法崇尚瘦劲;中年转学颜体,取其浑厚,又兼学苏轼、米芾,书出新意;晚年得力于北碑,平淡中见精神。他博采众长,对唐代颜真卿和北魏碑版潜心揣摩,参以己意,并吸收刘墉、钱沣、何绍基等人之长,将赵子昂、董其昌的柔和流畅溶入其中,写出了具有自己个性的书法艺术作品,其书法结体宽博开张,笔画刚劲有力,风格苍浑遒劲,朴茂雍容,成为晚清颇具影响的书法家,有“同光第一书家”的美誉。
    翁同龢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文稿》等。翁同龢日记始记于咸丰八年,止于光绪三十年,时间几乎长达近半个世纪。既是翁同龢个人历史的留存,更是近代中国变迁的缩影,可谓价值连城。
    曲折复杂的翁氏藏书流传史
    翁氏藏书始于翁同龢之父即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其刻印图书极富,抄本有宋魏了翁《毛诗要义》、《尚书要义》、《周易要义》、《春秋左传要义》等宋、元、明本数百卷。道光年间,社会动荡,藏书家的传世珍藏多有散出,他乘机出价收购了同邑著名藏书家陈揆“稽瑞楼”藏书,有藏书共4万余册,由此奠定了翁氏藏书基础。翁心存有三子,即翁同书、翁同爵、翁同龢。去世后,藏书多传给了长子翁同书。翁同书去世后,又将全部藏书传给了翁同龢。
    
    翁氏藏书宋刻本《长短经》
    翁同龢在京为官四十多年,平生喜藏书,居官朝中时常去琉璃厂访书,又陆续购进许多好书。其中有乾隆进士、嘉庆帝师彭元瑞的知圣道斋藏书,怡亲王死后流散出府的乐善堂旧藏,其中不乏极其珍贵的海内孤本。其收藏的宋元刊本数百种,珍秘罕见,如宋版孤本《集韵》《会昌一品诗集》《丁卯集》《嵩山居士集》《施顾注苏诗》《长短经》《愣严经》等,世无二本。藏书印有“叔平所得金石文字”、“松禅”、“松禅居士”、“翁同龢观”、“常熟翁同龢藏本”、“虞山揽秀堂翁氏藏书”等。
    翁同龢没有后嗣,于是从他二哥翁同爵那里过继小儿子翁曾翰为嗣子,但翁曾翰早逝,加之他的儿子翁安孙又体弱多病,也很早过世。于是只得重新往回溯源,将大哥翁同书的曾孙翁之廉过继给翁安孙为后。但翁之廉过世后也没有留下子嗣,于是又过继了其在世时就指定的家兄翁之熹之子翁万戈为后(1919年)。当时,翁万戈不过是一个呀呀学语的两岁孩童。
    
    翁氏藏书宋刻本《重雕足本鉴诫录》
    翁之廉曾居住天津,考虑北方天气干燥,易于保藏,便将一部分精品转移到天津,余仍藏于常熟翁氏故居采衣堂中。40年代,为防战乱,翁万戈将天津这批书带到了美国。1985年,这批翁氏藏书又突然出现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善本书展”上,即引起学术界、文物界的震动。2000年2月27日,上海图书馆与翁万戈先生达成协议,不通过拍卖(翁万戈先生原计划交由嘉德拍卖),而以协商转让的方式将这批珍本入藏上海图书馆。当年4月28日上午,在上海图书馆正式举行了交接仪式。
    留存常熟的藏书,初由翁同龢侄孙翁弢夫续管,弢夫去世后,其子翁之熹珍藏遗书又数十年。解放后,北京图书馆赵万里研究员劝翁之熹将藏书归公,翁之熹慨然答应。1950年,这部分翁氏藏书遂尽归于北京图书馆。这批书共计2413册,主要是明清抄本和刻本,也有宋刻本和金元刻本,但不多。
    有关翁氏藏书详细流传经历,请参见大收藏家旧文:大收藏家324期:翁氏藏书,一个家族,六代保存。拓晓堂先生《翁同龢鉴藏大系略稿》对其藏书事迹多有记载。
    我生爱书兼爱画,不惜倾囊与倒囷
    藏书之外,书画也是翁同龢的重要收藏门类。遵循晚清书画鉴藏的风尚,翁同龢收藏的几乎都是正统的文人画,他对石涛这类标新立异的画家不太感兴趣。翁氏藏品主要有明代画家沈周、文徴明、陈淳、清代“四王”、恽寿平、金农等人的画作,尤其偏爱四王中的两位——王翚和王原祁。
    
    宋梁楷道君像紙本水墨卷纵25.9cm 横73.7cm 翁万戈藏
    翁同龢书画藏品中年代最远的一件作品是南宋宫廷画家梁楷的《道君像》卷,画面正中画的是道教主神元始天尊,正端坐于莲台之上,有一人正在虔诚地向他跪拜,四周的祥云、霞光和簇拥着的几十名仙官,都衬托出道君的威仪。这幅画是梁楷早年所画,如今我们看到的梁楷作品大多是简笔描或者写意画,如众所周知的《泼墨仙人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而翁氏所藏的这件《道君像》卷则是梁楷的工笔画作品,无比精湛,特别是对人物神态和形象的勾勒栩栩如生,充分反映出梁楷高超的绘画功力。翁万戈指出画作实际上应该是道教经卷前面的经扉画,与经折装的经卷折在一起,很有可能就是梁楷为《救苦经》所画的经扉插画。这幅《道君像》是梁楷流传下来的唯一的一幅工笔白描真迹,十分珍贵。上世纪八十年代,书画鉴定家谢稚柳先生在编辑《梁楷全集》时特意将《道君像》安排在卷首第一件的醒目位置。
    
    沈周《临戴进谢安东山图》 绢本,水墨设色,立轴。纵170.7厘米横89.8厘米。翁万戈藏
    翁同龢所收藏的沈周《临戴进谢安东山携妓图》也是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画作。这件大轴高170厘米,在沈周目前的传世画作中大概是仅次于《庐山高图》的大轴。如此的大轴,应该也是像《庐山高图》一样挂在厅堂中的中堂画。这件作品青绿重彩,勾勒繁密,而且有相当艳丽的仕女与极为细致的楼阁,是沈周存世画迹中唯一一件青绿重彩的画作。如果不看画上沈周1480年的题款,绝想不到会出自“吴门四家”的沈周之手。因此,这件作品的可靠性在美术史家中也一直有所争论,至今也尚无真赝的确论。
    翁同龢曾提到他的藏品中有两件最为宝爱的珍品,一件是王翬《长江万里图》,另一件是王原祁《杜甫诗意图轴》。后者画作高达3.2米,内容是根据杜甫的诗句“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合香”所创作的青绿山水。如此的青绿绢本巨轴在王原祁的存世画迹中相当少见。光绪十三年(1887)夏,翁同龢于琉璃厂茹古斋见此画轴,惊为“巨观”,5天之后以三百两的价格将其连同董其昌与戴本孝的两件画册买下。
    不过,在《日记》中,他郑重地写下“自恨好画成癖,犯多欲之戒”,言辞中不无悔恨,然而对于心仪的书画,他依旧是欲罢不能,毫无免疫力。“我生爱书兼爱画,不惜倾囊与倒囷。”(翁同龢《题王麓台<富春山图>卷,次张鹿樵丈韵》)
    然而,世事吊诡,他最终被革职的第一条罪状竟然就是收藏书画古玩。
    “翁同龢授读以来,从未将经史大义凯切敷陈,但以怡情适性之书画古玩等物不时陈说,往往巧藉事端,刺探朕意……翁同龢着即革职,永不叙用……”
    时光荏苒,晚清的政治早已灰飞烟灭,而翁同龢所精心呵护、用心赏玩、甚至令他获罪的古书画却留了下来。由于翁同龢收藏的继承人翁万戈先生的精心守护,翁同龢收藏中绝大部分重要作品都保留下来。2011年,《传承与守望:翁同龢家藏书画珍品展》展出了翁万戈先生收藏的50件古书画藏品。其他的重要藏品还可以在铃木敬主编的《海外中国绘画总和图录》中略窥一斑。其中收入了翁万戈收藏中的57件绘画。
    然而这也不是全部。根据《翁同龢日记》中所提到的一些信息,翁同龢所收藏的古书画或许超过两百件,这已经接近一个小美术馆的古书画藏品量了。数量以外,翁同龢藏品的质量也非常高。他并不盲目追求年代与画家的名气,而自有自己的慧眼。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他的藏品中有不少作品是对美术史知识的极大丰富,常常能填补空白,能够让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绘画史。
    翁同龢纪念馆坐落在常熟古城区翁家巷门,系由翁氏故居修缮辟设而成,1990年,翁同龢的玄孙美籍华人翁兴庆(万戈)先生将世业捐献给国家,1991年1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其中的主体建筑"彩衣堂"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翁同龢墓在城区西郊约7公里之虞山鹁鸽峰山麓,与其父翁心存墓毗邻,1982年3月公布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两朝帝师翁同龢及翁氏家族文物特展》在湖州、北京等多地多馆举行,展览精选的展品,从多个角度展示了晚清帝师翁同龢的治学理念和艺术情趣。
    参考文章
    张晶《翁万戈的家藏人生》
    陶元骏《常熟翁氏收藏撷珍》
    水庆峰《翁同龢及其家族文化现象初探》
    施晨露《上图展出的翁氏藏书及文献为何值得一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