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古玩收藏 > 藏趣逸闻 >

“宋瓷之冠”:汝窑传世作品稀少 而釉色独特


    汝瓷是我国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瓷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的工匠,以名贵的玛瑙入釉,烧成了“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典型特色的汝瓷。
    
    钧窑盘
    器身紫斑发色深透纯正,赏心悦目,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极具收藏价值。
    
    宋汝窑豆青釉盘
    此件汝窑敞口浅,沿口处露灰黄如粉的所谓“香灰底胎”。矮圈足,足口外撇,器身满釉,显微镜下可窥见器身布满气泡及细碎网纹开片,底存五个细小支钉痕,釉色淡雅富趣,通器臻善完美,实属近优难得。存世汝瓷极少,珍藏价值极富潜力。
    
    珐琅彩黄底团花盘清代
    此件珐琅彩黄底团花盘工艺极其精致,所绘团花形状各异,纹饰布局疏密有致,或两两成对,或三者成簇,其画工严谨细腻,颜色极鲜艳且柔和,釉料均凸出底釉,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具有图案化的效果造型,于莹润的黄釉色映衬之下,绽放出一份华丽而含蓄之美。
    汝窑瓷器一般都较小,盘、洗、碗等口径一般在10-16厘米之间,超过20厘米的极其个别,超过30厘米的几乎没有,故有“汝窑无大器”之说。南宋以降,更因汝窑传世作品稀少,而釉色独特,后世对于汝窑瓷器又有“宋瓷之冠”美誉。汝瓷是唯一一个会“呼吸”的瓷器,在它的釉面上布满了像人皮肤的毛孔一样的气孔。也就是俗称的蟹爪纹,这也是鉴定是不是汝瓷的最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特征是任何其他窑口所不能企及的,后仿者更是望尘莫及。北京故宫原有汝窑瓷器21件,后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在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一件,现在数量为20件。另外,中国国家博物馆2件(包括故宫拨交)汝窑瓷器,天津博物馆2件汝窑碟,吉林省博物馆有一件有伤,边口镶铜的汝窑水仙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