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牛郎织女:“门第”与“异地”都不是事儿


    文/姚海涛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又称乞巧节,是由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发展而来的节日,后逐渐流行于中华文化圈。
    
    七夕节的由来,有一段动人的传说(资料图 图源网络)
    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节日包含许多内容,如祈福、拜织女、吃巧果、染指甲等等。习俗之类我们且不去管他,只将目光投向男女主角——牛郎、织女。
    由于二人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故在此不多赘述。传说每年七月初七这一天是牛郎与织女仅有的见面机会——鹊桥之会。
    一年一度的相会,定会带来滂沱泪雨,所以每到七夕前后总要有一场“爱情”雨。这个“苦恋”故事直到今天还值得细细品味,因为它包含了爱情中的诸多因素。
    如二人的爱情跨越天上人间,属于人神之恋;二人的爱情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发生的,是男耕女织的象征,牛郎与织女的称谓也表明了他们从事的职业。
    其实二人的爱情早已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牛郎与织女更是广大爱情男女的代表,二人的爱情早就有了某种普适性,所以名列中国古代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七夕节更是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牛郎织女相会这天,常常会下起“爱情雨”(资料图 图源网络)
    如果以现代爱情的眼光来看,牛郎与织女身上竟也有现代婚恋的影子,对现代人也有很多有益的启发。
    有人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也有人说“有情饮水饱”。爱情中对物质条件的考虑要占几成,需要门当户对吗?爱情中的两个人到底要不要天天腻在一起?
    这几乎成为年轻恋人们经常绞尽脑汁思索的永恒性问题。吊诡的是,这个问题好像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牛郎织女至少给了我们一个足以鼓励爱情勇敢前行的答案,并且这个答案确实指引、见证了许许多多的美满爱情。
    牛郎与织女二人身份地位极其悬殊,是典型的门不当户不对。牛郎本是孤儿一个,只有黄牛一头,职业是人间一放牛娃,身上别无长物,家境极为贫寒。
    而织女是天上天帝的孙女,是织纴女神,有编云织雾之本领,更有着令世人惊叹的美貌。从外在条件上来看,二人真可谓天壤之别。
    
    以现实的角度来看,牛郎织女的门第可谓天差地别(资料图 图源网络)
    织女为何爱上牛郎?我想一定不是因为牛郎的外在条件。牛郎的憨厚朴实、善良有爱心这些内在品质是吸引织女的最重要条件。爱情毕竟是情,固然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如果只考虑物质,收获的所谓爱情就变味了。
    所以情投意合与门当户对哪个最重要?答案就很明显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情投意合最重要,身份地位、时间距离统统不是事儿。
    就像张爱玲所描述的那样:“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原来爱情是如此简单、直捷,又如此神秘而不可思议。
    另外,牛郎与织女是一对典型的“异地恋”者。“异地恋”维系最为艰难,也是现代青年人分手的重要原因。牛郎与织女一年才有机会见一次面,爱情经受着时间与空间的考验。
    
    “门第”和“异地”都没有打败牛郎织女(资料图 图源网络)
    距离没有拉断爱情,时间没有改变思念。短暂的相见反而能让爱情更加甜蜜。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早已不是牛郎织女的时代了,今天的“异地恋”有微信、视频,每一天不在一起,却又像在一起。
    最后衷心希望所有的“异地恋”能经受住考验,能够修成正果,也祝所有的单身朋友们早日脱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