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杀鱼弟”的悲剧:你看到了狠心的父母 我看到了背后的艰辛


    文/江帅
    网上“杀鱼弟”的故事引起了大家广泛的讨论。八年前,“杀鱼弟”凭借犀利的眼神、娴熟的杀鱼技巧在网上走红,成为了其所在县城的名人。
    
    曾经走红网络的“杀鱼弟”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可如今,他却是以自杀的方式又一次被大家知晓。仅仅因为几句口角,他一怒之下喝下了剧毒农药。
    事件发生后,大部分评论都将矛头对准了父母,评论几乎是一边倒:“早早让孩子辍学,没有接受教育就是这个下场!”“明知道穷还多生,这种人根本不值得心疼。”但是,若我们能换位思考,站在他父母的角度思考一下,情况又是如何呢?
    我们一直在讲教育的重要性,九年义务教育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看不到教育的重要性呢?
    “杀鱼弟”的父母来自农村,在儿子走红后,选择让其辍学来使利益更大化,而主角“杀鱼弟”也正是因为辍学,导致正常人际交往与锻炼的缺乏,这也是造成杀鱼弟后来自寻短见的内在因素。
    
    “杀鱼弟”的自杀,也许与他的辍学有关(资料图 图源网络)
    “杀鱼弟”的父母基本满足一切原生家庭的特性:一切向钱看。在儿子服农药自杀后,他们想到的仅仅是“十一块三和十一块五的两毛口角,急了一下”。
    他们根本不会考虑到孩子之所以成为现在这样,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之前他们选择让孩子辍学的这个决定。
    或许在他们身边,没有一个人是凭借学习致富的,只有手里的金钱才是最牢靠的。正因为没有实例,他们的观念更加固化。对于这样的悲剧,我们没有办法多说什么,但我认为这确实该引起我们反思。
    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中包含的,正是换位思考的精髓。我们往往看到的都是事情的结果,但我们大多的时候,却将其认作了原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选择对这对父母口诛笔伐,但若是我们站在他们所处的社会位置,经历他们承受的风吹雨打,我们是否还会坚持我们现在的决定呢?
    作为无一技之长,又疾病缠身的夫妻,到底怎样的选择是对的?太多时候,我们总是站在道德的至高点,批判他人,自以为捍卫了我们所谓的公平与正义,但我们若能设身处地的去体验他们的实际生活,我们还会再说出那样的话吗?
    当然,这并不是为他们开脱,他们的所作所为,当然是不合理的因素占了大部分,这当然无可置疑。
    但跳出这件事外,面对更多的具体现实事件,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试试换位思考,或许我们就能体会到他们不为人所知的辛酸与无助。
    
    尝试着理解他们的处境,我们会发现更深的原因(资料图 图源网络)
    走入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悲喜,我们也许可以打碎粉色的梦境,真正感受到他人的生活,体会他们的艰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