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古玩收藏 > 藏趣逸闻 >

备受推崇的“宣德炉”到底是什么?


    已经长大的你还在玩玩具吗?说起玩具,你一定会认为那是小孩子的专属。但对于古人来说,他们也有爱不释手的“玩具”,一块玉、一串珠、一把壶都能成为他们把玩的对象,我们叫这样的“玩具”为“文玩”。
    
    明佚名《博古图》
    不同朝代,不同时期,流行的“玩具”也不一样。
    
    清景泰蓝鼻烟壶
    明、清时期,宣铜炉就是文人雅士喜爱的“玩具”之一,它代表着独特品味和生活情趣。
    
    明“文斋清玩”冲天耳炉
    宣铜炉是什么
    如果“宣铜炉”这个名字你没听说过,那么“宣德炉”你一定听着耳熟,宣铜炉,又称宣德炉、宣炉,它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明宣德年间所铸的铜炉
    传说宣德年间,暹(xiān)罗国进贡了一批风磨铜,朱瞻基下令参照宋代瓷器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反复提炼8至12次后铸造出3000件香炉,即宣德炉。
    这一说法被大多数人接受,但真实性有待商榷。明史中不见记载,至今各大博物馆藏的宣德炉也没有一件被公认是真正的宣德炉。
    
    
    
    明“启怀堂家藏”马槽炉
    二是指流行于明清的文玩“铜香炉”
    宣德三年( 1 4 2 8 ) 铜香炉铸成之后,当时的监造者有将原来的工匠集中再次铸造铜炉, 但铜质终不同前, 明中后期至清、民国皆有仿制宣德炉,真宣传世绝少,宣德炉便成了铜香炉的通称。
    
    
    
    明万历“鄂韡堂藏”蚰龙耳炉
    宣铜炉的样式
    宣铜炉款式多样,有仿青铜器的鼎式、鬲(lì)式、簋(guǐ)式、罐式,也有仿宋瓷的筒式、冲耳乳足式、蚰(yóu)耳式、鱼象狮耳式等,还有钵盂式、斗式、海棠式等。
    
    天鸡法盏炉
    
    狮耳莲纹筒式炉
    颜色也有多种,如藏经纸色、茄皮色、褐色、土古色、枣红色、猪肝色、琥珀色、栗壳色、棠梨等。
    
    戟耳方斗炉
    
    四方索耳炉
    
    索耳鬲式炉
    宣德炉的用途
    宣铜炉从商周青铜器演变而来,大多为重器、礼器,到了两汉,逐渐成为贵族的生活器皿。上到敬天祭祖、礼佛敬神,下到品香伴读、琴棋书画、雅事雅集等,后来文人雅士以铜炉焚香伴左右,风雅之至,赋予了它独特的情怀。
    
    明末清初“徐冶公制”马槽炉
    宣铜炉的气质
    宣铜炉铜质精纯,色泽润美,包浆温润清和,散发着简约、贵气、大方的气质。是拍卖场上的宠儿,深得收藏家的喜爱。
    
    明玉堂清玩”冲天耳炉
    “李曲江制”鬲式炉
    
    明“李曲江制”鬲式炉
    鬲(lì)式炉一般平唇口沿,而此件口沿一周起线,平沿内倾,恰如明式家具案面边抹均匀的“栏水线”,抑或边角的“阳线”。
    再看口沿下方束腰亦起线作弦纹,且是双弦。束腰双弦连接下方素圆鼓腹,三足外撇。底部“李曲江制”四字柳叶篆书款。
    整炉一气呵成,线条连贯而又精神饱满,可谓简洁中蕴含着精炼的细节。
    “淡宁”款冲耳炉
    
    
    清早期“淡宁”款冲耳炉
    款识篆书“淡宁”,布局饱满,结体长方,寓意淡泊宁静。此炉器身较扁,薄唇外侈,短束颈,垂鼓腹。双冲耳较薄,势外倾,耳洞半圆。
    底承三短乳足,势外撇。经年累月的焚香、盘养,包浆深沉、厚重,外壁黄中闪黑,内壁漆黑油亮,铜质精炼。
    “ 巴格仿宣”款钵式炉
    
    
    清乾隆“巴格仿宣”款钵式炉
    圆浑饱满,状如宝珠,玲珑致美,而同为亮点。此钵炉口径、器高相等, 上下相称, 比例掌握精准。
    口沿向内翻折而收,通体现红皮,稍淡于枣皮红色,多称猪肝色,娇丽不造作,宝光内敛。包浆莹润,抚之绵滑,光亮可鉴。
    圆形底,底心微凹,开方框,镌刻“巴格仿宣”楷书款。
    “小宣铜彝炉”
    
    宣铜彝炉(一组四件)之一
    
    宣铜彝炉(一组四件)之二
    也称“迷你炉”,大者口径不逾八厘米,小者不足三厘米,重量多为两百克以内。形制多样,灵巧活泼,令人爱不释手。
    文献中关于小宣铜彝炉的记载,可在明人的笔记、小说、戏剧中见到。文人士夫们结伴郊游,山宿在外,必带备具匣,小宣铜彝炉就是备具匣中必不可少的物件,可以把玩、焚香、品香。
    宣铜炉有一种简约之美、内在之美和诗意之美,把玩摩挲宣铜炉是明清文人生活的一部分,使人们从中得到心灵的享受和满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