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儒学与西学 >

中国文化的新曙光


    
    中国文化的新曙光
     
     
    近代中国文化,经历了百年来全盘西化,其主流思想的理路已处于无本无体非中非西的异化状态。异化了的中国文化导致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危机,中华民族将何去何从?如果没有自身的文化为载体,就不能称其为民族。民族的兴旺标志着自身文化,只有自身正统文化的复兴才能形成一个伟大的民族的凝聚力,矗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世界华人联合会理事长、国际科学联合论科学院执行院长、原中国驻墨西哥大使孙式立先生说:“弘扬道学、儒学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海外所有炎黄子孙的一大幸事,普天之下,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内涵,这是华人文化区别于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化的最主要标志。以道、儒文化为主体传统文化是海外华人与祖国认同的最重要的基础。中国的统一,中华的大一统,乃至世界的大同,均将以此为基本理念来实现。由此可见,弘扬道、儒文化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我在多年的外交官任内,曾接待或接触过大量西人,道、儒文化竟然成为他们中许多人与中国外交使者谈话的必谈内容,有的西人对道、儒文化了解之深使我汗颜,在西方的词汇里,道学与儒学,老子与孔子,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词,许多西人一提到中国,就自然联想到道与儒。在西方许多国家的图书馆和书店的书架上,大量的与道儒文化相关的西文图书赫然在目。西方人对中国的许多事物可以很陌生,但唯独对道、儒之说并不陌生,这是大大出乎许多国人的想像的。中国作为道、儒文化的发祥地如果还不加紧弘扬、保护、研究,推动其现代的复兴,恐怕在这方面迟早有一天会被外国人超过。我们己痛心地注意到,许多原产于中国的事物,其中有一些还是国粹,在中国本土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不加珍惜,任其自生自灭,甚至许多己失传、绝迹,但有的却在西方生根发芽,大行其道,有时还遇到原本是中国自己的东西还须从国外反向“引进”尴尬局面。保护国粹人人有责,丧失国粹将是国人的悲哀。” = 1 \* GB3
    一、 中国文化的危机
    当前,人类面临着道德的失落与世风日下,西方的思想家在不断的进行对自身文化的批判反思之后,最终把解决人类问题的希望,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寄托在中国文化身上。西方文化思想史表明,西方宗教、哲学、文化出现了空前的危机,尼采在《查拉图斯特如是说》一书中写到“上帝确实死去了所有的神都已死去了。” = 2 \* GB3 在尼采的哲学思想里上帝已经死去,未来等待只有他的超人论。从他的哲学思想看到,几千年的宗教信仰并没有给人们的终极关怀带来希望,西方文化的文化危机伴随着西方文化信仰,其危机日趋严重,宗教信仰危机也显示出其已“山穷水尽”,“上帝死了,人也死了”。西方哲学从古希腊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本体论哲学,到亚里士多德的“存在”的形式化至海德格尔对“存在”为“本有”的推定,“存在”与“本体”问题始终成为西方哲学中的问题,由于古希腊本体论中承诺了人主体存在并推定了客体的存在,本体论在形式已经承诺了“主客二元”分立问题。这一问题的形式是主体论承诺和形式推定的同一性问题,是其困扰西方哲学的主要问题的哲学理路,这一困境使海德格尔转向了“面向思的事情”,海德格尔在《面向思的事情》一书中提出了哲学从旧的形而上学“终结”而改变了哲学的方向,科学之发展同时即科学从哲学那里分离出来和科学独立性的建立。这一进程属于哲学之完成。这一进程的展开如今在一切存在者领域中正处于鼎盛。他看似哲学的纯粹解体,其实恰恰是哲学的完成。海德格尔最终把哲学归结为存在论问题并宣布哲学的终结,这说明了西方哲学陷入的理论困境。科学史上爱因斯坦与玻尔的在对物理学的本质、面临的困难和将来的发展,曾发生过持久性的争论。西方的自然科学在其自在的逻辑规范和形式的导引和限定下,在发生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中,已走到了一个极限,一个不可克服的极限。对于这此问题,西方近代已有许多论著出现(例如霍根所著的《西方科学的终结》)……文化哲学上出现的“后现代主义”、“反讽的科学”等。 = 3 \* GB3 西方文化就这样伴着“文化、哲学与科学的终结”步入了二十一世纪。近代中国文化,五四运动以来,激进主义派联合了自由主义举起了反传统大旗打倒孔家店,使中国文化经历了百年来的全盘西化,胡适说:“我很不客气的指摘我们的东方文化,热烈的颂扬西方近代文明……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 4 \* GB3 纵观史劫,西方国家以经国亡其将不复,唯中华民族几经泯灭,非但没有消亡,反而使入侵者汉化。这不能不归功于优越性的儒道文化,恰恰是中国优秀文化的内化承续了华夏文明,中西文化之孰与,明者自鉴。近现代,由于我们接收了西方物质文明抛弃了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宝典,急功近利成为学术思想界的主流,以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和逻辑形式进行西化,所产生了流弊偏差,异化了的中国文化主流思想,中国文化已处于无本无体非中非西的文化状态,这种厚西薄中的思想方法,致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濒临崩溃,中华民族失落了自身的传统文化,所产生的文化问题。随着问题的不断积累,异化了的文化逐步产生了文化危机,呈现出极其复杂难以理清的局面。西化与世俗化、庸俗化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化潮流,继续发展下去,中国将彻底丧失自身的文化传统,同其它已消逝的三大文明一样, 人类四大文明之一的华夏文明将不复存在, 然而人类文化,也并没有解决去向何处这一问题。,人类文化已经陷入了文化困境,哲学与文化的“终结”,为人类敲响了警钟。现代以来,西方的思想家基于西方宗教、哲学科学文化方面的问题的存在,不断对自身文化进行批判反思,最终把解决人类文化问题的希望与发展方向,寄托在中国传统文化。罗素的亲身经历使他成为最苛刻的批评者,当他来到中国后改变他的社会哲学思想,他说:“我终于意识到,白种人并不像我曾经想象的那样重要。假如欧美人在战争中全都同归于尽,那也并不意味着人类灭绝,甚至也不意味着文明的终结。大量的中国人还在那里呢,在许多方面中国都是我所见过的最伟大国家。它不仅在人数和文化上是最伟大的,而且我认为,它还有最伟大的智慧。我觉得在任何其它国家中不可能还能见到这么豁达的心胸、这么的哲学、这么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把事实扭曲成一种特定的模式。” = 5 \* GB3 此时的中国激进主义者,不但浑然不觉,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于不顾,拼命西化,甚至置于死地而后快。由于主流思想界的浅薄认识,逐步主导酿成了中国文化的危机。现当代的思想文化潮流西化的结果,却是庸俗文化充斥市场,人文环境、传播媒介、社会风气、教育领域等不堪入目的媚俗伤风化之声,网络人生的媚俗化,例如“现代社会疯狂了,绵羊开始吃狼了,猫和老鼠上床了,没外遇算色盲了,找情人算正常了”= 6 \* GB3 。使中国文化失去了发展方向,就以“良知”“道德”词语而言,昔日良知与道德在于戒已,孔子曰:“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 7 \* GB2 今日的良知与道德却以成为社会的呼声,由于社会群体处在无道德的状态,良知与道德也成为了责人词语,世风日下社会群体处在无道德的状态,青少年一代丧失了人生理念与发展方向。教育产业化和学术商品的学术腐败化,给社会造成失去了人才和国家栋梁的生长环境。历史表明,中国的现代教育处于失败的教育,由于中国的现代文化教育所产生的失败问题的存在,迫使我们去思考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进路,中国文化究竟何去何从?现代与未来的中国文化精神将趋向何处?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
    中国儒、道两家博大精深的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始终是相辅相成,共同铸成了中华文明史,承载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理性进路。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经历了五四运动的空前劫难,激进主义派联合了自由主义举起了反传统大旗打倒孔家店,引进大量西方文化,使中国文化经历了百年来的全盘西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学术领域思想开放,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学术界关注、研究的热点,悄然兴起了国学热,一批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前沿性工作的学者,意识到了要想解决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必须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作深入研究,就要找出历史上对儒学误解的原因的根源,以正本清源。前沿性研究工作的学者自觉的为这一目标而辛勤工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注重以哲学为主体性解读古代文献,独创“承诺推定法”构建了“形而中论”为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的鞠曦先生。其以哲学思想为理路,以“形而中论”的哲学思想推定给出了中国哲学、科学的形上性,推定了《周易》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基础地位为形上性,并以儒学的“和中”思想为进路,推定中国文化在未来人类文化中将产生的主导作用。在对古代文献的研究中,鞠曦先生发现了古今学者对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理论产生错误理解,以及在《周易》的注释上也产生了严重误区,并在《易道元贞》中进行了详细的论证,为现代易学、儒学、道学的研究指点了迷津,架构了以正本清源为正确研究方向的新思想理路。
        笔者经过数年对鞠曦先生的著作《中国之科学精神》、《易道元贞》等书籍的深入研究,认为要走出历史以来,汉降后儒对儒学及孔子作《传》解《经》的重要思想,“一以贯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所产生的历史性误区,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孔子晚年著《易》的思想追求,以及《说卦传》、《咸》卦的思想原理解释性误区,进行正本清源,应当是主要工作之一,《周易》六经之首,理应引起学术界《易》学界的重视。孔子修文献篡六经厘定了中国文化,以化成天下, 并以《说卦传》为思想纲领“中和”转换了《周易》的卜筮性,形成了“一以贯之”“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成熟哲学思想。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哲学性与科学性思想理念,把《周易》转化为“性与天之学”使《周易》的最高价值取向于生命科学的终极关怀。由于后儒不理解孔子晚年著《易》的思想体系,致使子贡三疑, = 8 \* GB2 《易》学史表明了后世学者不理解孔子作《传》解《经》的思想,致使《易》说繁多趋向杂论乱章,学理无宗的状态,时至今日《周易》也没能走出卜筮性误区。
    因此,在现代儒学、黄老、易学研究中,需要对《周易》的思想体系进行追溯,以正其本,以清其源。荀子继承了孔子学风却误解了孔子思想提出了与孔子相反的性恶论,尤其是在对《周易·咸》卦涵义的认识,严重的误解了《咸》卦的思想原理,《荀子·大略》曰“《易》之《咸》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可见,因荀子把《咸》卦推为夫妇之道 ,误解了《咸》卦的思想原理,对后世学者带来了极大的误区及消极影响。司马迁由于误解了《咸》卦的涵义,以百家争鸣的历史形态引证了“《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这段文字,指明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的殊途,误导了孔子解《经》乃源于对生命终极关怀的亘古忧患意识。更有甚者,这种误导造成了对《咸》卦的断章取义。程子在解释该卦中也步荀子后尘而入误区。程子在释《易》中说:“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继以恒也。天地二物,故二卦分为天地之道。男女交合而成夫妇。故咸与恒皆二体合为夫妇之意”。“咸之为卦,兑上艮下,少女少男也,男女相感之深,莫如少者,故二少为咸也。艮体笃实,止为诚悫之义。男志笃实以下交,女心说而上应。男感之先也,男先以诚感,则女说而应也。”(程传)朱子在解释《咸》卦九四爻的:“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而思。象曰:“贞吉悔亡,末感害也。憧憧往来,末光大也”这句涵义时曰:“九四居股之下脢之下,又当三阳之中心之象,《咸》之主也。心之感物当正而固,乃得其理。今九四乃以阳居阴,为失正而不能固,故因占设戒,以为能正而固。所以,正确理解《说卦传》的思想原理,是正确理解《咸》卦的前提,这是儒学以及易学研究中的关建性问题极其重要。
    两汉以来儒学陷入了独尊儒术立《春秋》仁、义、礼义为拨乱反正之大宗的误区,儒学降为儒术而形成了儒教 ,儒教失去了先秦儒学的“道”本性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本体。孔子儒学本质是人类的终极关怀,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二年而未得。”= 9 \* GB2 ⑼ 故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由于汉儒误解孔子思想出现了儒道相绌,及其汉代经学造成的误读、篡改和失落,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历史性误区。汉代修撰的经典文献和由此形成架构的中国文化主体,使汉代以后的中国文化及学术研究始终无法走出误区,把汉代整理的文献作为经典加以接受,不但无法在思想体系上推定一以贯之的中国哲学,而且因在解释的随意性,其形式上却形成了“我注六经”或“六经注我”,产生的结果却是思想上的支离破碎。这个问题表现在《周易》研究史上,尤为严重。= 10 \* GB2 ⑽ 由于后儒们不理解孔子的思想,汉儒讲训诂,疏释,把《论语》及其它的著作都是节节句句的分解,没有做到首尾“一以贯之”,致使都在断章取义随性意注释,使其整个义理支离破碎不成体系。宋明理学家搬借佛、道心性理学,反而辱骂佛、道,屡见不鲜,儒学以汉学讲义理的范畴推广儒学,此误区直至于明清以及近现代。完全误解曲解了孔子以“一以贯之”的“形而中”者谓之卦的“中和”方式,上达“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哲学思想理路,致使儒学偏离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11 \* GB2 ⑾ 内圣外用的诚明圣人之道。胡适在《中国古代哲学》书说:“我的意思,以为孔子说的‘一以贯之’和曾子说的‘忠恕’只是要寻出事物的条理统系,用以推论,要使人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这是孔门的方法,不单是推已及人的人生哲学。”又说:“所以我说孔子论知识注重‘一以贯之’,注重推论,本来很好。只可惜他把‘学’字看作读书的学问,后来中国几千年的教育,都受这种学说的影响,造成一国的‘书生’废物,这便是他的流弊了。”由于胡适的“自以为是”,完全误解曲解了孔子“一以贯之” 的哲学思想体系,“穷理尽性,以至命”的形而上性终极关怀。孔子“一以贯之” 的 哲学思想他把它错误理解解读为只是注重推论,又把儒家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立身修养之“学”只看作是读书的“学问”。严重的误导影响了后来学者对儒学的研究。孔子教育子路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没有正学问修养的人是非善恶不分,知识在渊博没有学问就会任性放荡,以上表明了传统的儒学教育思想方法,是培育君子儒学,是培养人格道德修养的教育思想学问,近现代新的教育是西化了的学识技能知识,这与中国的传统儒学教育是两个不同观念。同时也体现出了中西文化的不同内涵的形上性与形下性哲学科学思想。当今学人把传统儒学教育精神“学问”与西化了的新学识“技能”“知识”混淆不清,其结果却导致了当今教育学术领域的思想乱了章法。在对于区分人文学科的重要性和科学新知识的重要性方面,更没有完全分别确定其尊崇的地位。因此导致当今教育上的科目课题盲目性的编排,轻重倒置。加中西方的教育文化的渊源不同,现当今学术倾向西方的学人与国学同仁意见互相冲突,因此更使中国文化徒具口号,并无实质上的正真涵义可遵循。这还是对于当前教育的荦荦大者而言。其前因后果各个存在着许多关键性问题,是非曲直一时言之不尽。《易》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国学大师南怀瑾对于从事教育事业的老师人才提出来,“扪心自问,是否真为教育而教育,这是一个很大问题。虽然多少年来,自有专门培养教育师资的学校和学系,但是有关培养师资的“教育教育”的问题也还不少。而且最大的原因,从事教育的已经明文规定成为公教人员,因此作为教师的是否都具有一片赤心为国、为民族教育子弟而任教,或者仅为个人生活的需要而谋求任教为职业的,更须大加反思”。= 12 \* GB2 ⑿ 以上表明由于后世儒者不解孔子真正的儒学思想,是以“允执其中”的“中和”之道 “一以贯之”,从而产生疑误孔子儒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把儒家思想误作为一种统治思想融化在民族的血液中。致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严重问题,近现代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师道儒学经历空前劫难,致使有史以来的中国优秀文化全盘西化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 中国传统文化复兴  
    当前虽然复兴儒学学术思潮悄然兴起,但是要想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却是十分艰难的里程。众多学者为了复兴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巨大而艰辛的工作,鞠曦先生以独创“承诺推定法”推定哲学,以“形而中论”哲学思想理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以文化理性的复兴来唤起国人的道德自觉。依据当前所存在的文化中的现实性问题,如若不把传统文化外化建构在哲学的基础中,复兴中国优秀是很艰辛难以做到的。以哲学为传统文化正本清源需要符合中国哲学的自身发展规律思想。在思想形式的思想方法上对中西哲学而言,理应为中和贯通的思想方法。
    鞠曦先生开创了新的儒学理念,以“新传统主义”为主体思想,以“形而中论”的“中和”之道为哲学思想方法,推定了人类哲学发展进路,“一以贯之”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哲学思想理论。新传统主义思想概括了“正本清源,承继传统;中和贯通,重塑传统;中学西渐,开新传统的思想纲领”。 = 13 \* GB2 为解决现实历史逻辑存在问题,以哲学思想理念做推定复兴承续传统文化指明了价值取向。为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人类文化的进步,世界和平,奠定了新的文化理路。
    新传统主义思想,衍衍承续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以“中和贯通”哲学思想方法借鉴了西方文化的科学理性,以“中和”论哲学的科学理性“中和”转化建构了中国文化。以“形而中论”哲学思想贯通了西方文化,以“时空论”“中和论”“承诺推定法”推定出西方哲学的必然终结。哲学在“存在”问题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产生了“存在”性的迷失,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为主流的西方哲学把本体论问题视为“形而上学”并把“形而上学”作为无意义的问题加以拒斥。以“承诺推定法”进行推定,这是哲学的本体论危机。由此表明,哲学是一种没有根基的学科,所以才出现了“拒斥形而上学”的问题,然“拒斥形而上学”却是不可能的,因为“拒斥形而上学”的理由不可能不是形而上学,只不过进行了本体论逃避而已。然而本体论是不可能逃避的,至少是必须要承诺的,所以,“拒斥形而上学”是荒诞的。虽然“现象学”力图拯救哲学,但同样在本体论上的无能为力,使西方哲学的终结成为历史的必然。 = 14\* GB2
    新传统主义思想以“承诺推定法”“推定论证”了《周易》的哲学思想“一以贯之”了中国传统文化,形而中论的哲学理式主要体现以《易》与《老子》为代表形式。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赵定理教授指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是《易经》,是《道德易》。《道德易》与《史巫易》同途殊归,不明“阴阳”难以明德、明道,知易。《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之合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阴阳合德。”圣人之道明德知《易》。管子知故说:“德者,得也。”庄子知,故以坐忘法养生,养生之德,得大通。”《帛书老子》说:“天地合,以雨甘露,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指出甘露者,即阴阳合德也。无形车之用者,指日月合德也。孔子知此大象,作《十翼》。 = 15\* GB2 鞠曦先生所推定的《周易》思想原理,统一了《周易》哲学思想体系。以“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时万物资始乃统天,”《说卦传》的承诺推定《乾》卦的《彖》辞、《文言》和《坤·文言》,得出了“大明终始” ,既时空统一论。这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赵定理教授从天文学角度考虑得出的《周易》为日、月合德规律的大象是相通的。由“数往知来,天地损益”推定了“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在“先天之象”为“天地定位”与“后天之象”的“化体为用”,因此推定出“损益之象”的“中和之象”为“中天之象”的“藏体化理”,由损益中天的“藏体化理”到“知来者逆”的益道“天地定位”,以“数往者顺”的损道“化体为用”,上下统一了“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的先后天终始之象。又以《说卦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内容和形式推定了“损益之道”的卦序。对于主体“以至于命”的承诺,推定了益道始于《咸》卦,《说卦传》承诺的“穷理尽性”的形式为“数往知来,天地损益”,“以至于命”的形式为乾坤三索,损益六卦。”益道的生生不息承诺了“尽性知命”,表明了“由咸而益”的性命之理,得出了“尽性知命”的重要卦理是“逆数一索”的《咸》卦。由“《咸》卦经《末济》到《益》的‘益道三卦’推定的生命进程,是主体把握自身存在的理性进路,在这一进程中,以《咸》卦的‘形神中和’开始,到实现《艮》卦的‘穷神知化’,是对‘益道三卦’的超越,生命之‘日新’可以知也,所以,《系辞传》谓之以‘日新之谓盛德’,其正确指出了《咸》卦的意义”。 = 16 \* GB2 清未学者皮锡瑞认为“说《易》之书最多,可取者少。”尚秉和慨而叹之为“最多者《易》解,总《五经》之注,不如《易》一经之多,最难者《易》解。”以“承诺推定”推定论证为《周易》正本清源,显然,这对于理解儒学与《周易》的哲学思想体系,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 中国文化的新曙光
    新传统主义思想为中国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灌输了新的光明,以“中和论”哲学推定表明,中国的哲学为内化哲学,传统文化在先秦时期,已形成具备了成熟的哲学与科学思想体系,这就是很多学者称为传统文化源头活水《周易》。孔子修《诗》《书》《礼》《乐》《春秋》晚而喜《易》,《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无大过矣。”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鉤用。甚矣夫!人之难说也,道之难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之君也!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夫白鶂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虫,雄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而风化;类自为雌雄,故风化。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于道,无自而不可;失焉者,无亚寒带而可。”孔子不出三月,复见曰:“丘得之矣。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与化为人!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 17 \* GB2 孔子在《帛书·要》里论叙:天道不可以日月生辰尽称也,故为之阴阳。地道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刚柔。人道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要以上下。四时之不变不可以万物尽称也,故为之八卦。”孔子最终以《说卦传》为纲领,八卦纳象类聚万物之情性,《周易》经与传“一以贯之”的 思想,最终以“同途殊归”转换扬弃了《周易》的卜筮性,“形而中”谓之卦的方式使《周易》哲学思想上达“形而上”谓之道的生命科学,《周易》的生命科学,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形式和范畴承诺了人类的终极关怀。《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 = 18 \* GB2 当今《易》学史表明的却是汉降至今,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脱离了先秦成熟了的哲学、科学理路,以及后人不解孔子的“中和”思想所上达的生命科学,汉儒误释了《说卦传》对其做出了“象数”说的推定,宋儒在汉儒的基础上又做出了以“卦位”“卦序”说的推定,至使六经、《易》学著说繁多,杂论乱章,导致了儒学下降,《易》学学理无宗的状态,步入了多层的误区,从而也误解了儒学“尽性知命”“一以贯之”思想主体。 鞠曦先生以深厚的哲学、科学之学养,对《周易》思想体系进行了推定,推定考证出“神”字在《周易》思想理论中,承诺人的中和“形而中”之谓卦的主体性,而非近现代西方文化宗教、国人心目中之“神”,《周易》外化架构出来的哲学给模糊了几千年的“神”以正确认识概念,这对哲学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推定。以“形而中论”推定“神明之德”进而推定了“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的“形神中和”的主体性,为可操作性把握自我生命的科学进路。《周易》卦象的“时空生成论”建构了哲学思想“形上性”与“形下性”科学原理,《周易》的“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是儒承的“允执厥中”思想,这为生命科学解决终极关怀给出了新的理路。以哲学思想为理路正本清源,理清了二千多年的“神”字,在《周易》思想体系中给出的是哲学性科学性概念,这使许多学术界存在的疑难问题得以化解。 = 19 \* GB2
    以上表明,以新传统主义思想“正本清源、承续传统;中和贯通,重塑传统;中学西渐,开新传统”为思想理路开新传统,学人才能真正做到兼融儒道的文化内涵,续华夏文脉,化天下殊涂,中和贯通师承道统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中庸之道,使儒道文化一脉相承,道与德的主体中和“形而中”者谓之神兼融了儒道的统一性,上承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内道外儒的君子之才,才能走出汉降以来后儒的“儒道相绌”误区。真正的了解孔子老子思想,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做到正确的承续传统文化文明。《贲·彖》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兑》曰:“亨利贞;”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20 \* GB2 《易》曰:“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儒学的新传主义必定能融和贯通西方文化,引导西方哲学、科学、文化步出终结,开出新的历史性发展方向。《离·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世界,为人类文明世界的大同做出贡献。
     
     =1 \* GB2 世界华人联合会理事长、国际科学联合论科学院执行院长、原中国驻墨西哥大使孙式立先生从华盛顿发来贺信:《长白山道院、长白山书院筹建处》。
     = 2 \* GB2 美威尔.杜兰特:《哲学简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年12月第1版244页。
     = 3 \* GB2 鞠曦:《中国之科学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96页。
     = 4 \* GB2 汤一介:《汤一介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7月北京第1版105页。
     = 5 \* GB2 美威尔.杜兰特:《哲学简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年12月第1版285页。
     = 6 \* GB2 (网络上面朋友传发)。
     = 7 \* GB2 《中庸。第十二章》
     = 8 \* GB2 鞠曦:《易道元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86页。
     = 9 \* GB2 《庄子.天运》。
     = 10 \* GB2 ⑽ 鞠曦:《中国哲学正本清源论要》》www.confucius2000.com。
     = 11 \* GB2 《中庸》。
     = 12 \* GB2 南怀瑾:《亦新亦旧的一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1996年2月第2次印刷140页。
     = 13 \* GB2 鞠曦:“新传统主义与中西文化”,载鞠曦主编:《恒道》第三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1页。
     = 14 \* GB2 北京大学国学院 翟奎凤:《长白山书院问学纪——鞠曦先生论哲学问题与儒学复兴》www.confucius2000.com。
     = 15 \* GB2 赵定理:《二十多年认知的道德易》第十六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论文。第十六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论文
     = 16 \* GB2 刘中:《《咸》卦的历史性误区及其正本清源——鞠曦先生易学思想研究(一)》第十六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论文集(易理)320页;www.confucius2000.com。
     = 17 \* GB2 《庄子。天运》。
     = 18 \* GB2 《乾·彖》
     = 19 \* GB2 刘中:《说卦传的历史误区及其正本清源----------鞠曦先生易学思想研究(二)》
     = 20 \* GB2 《论语.学而第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