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知识得来于思考 学习最忌是盲从


    文/刘瑞
    学习与思考是密不可分的,《论语》中关于学与思的关系讲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资料图)
    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但只是一味空想却不去踏实的学习钻研,终究会精神疲倦。被赞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可不想教出一群“书呆子”,所以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们学习思考的能力。
    孔子是个文艺气息浓厚的人,他曾跟音乐大师师襄子学习古琴,琴艺高超的孔子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总要弹一曲以表情达意。
    孔子的课堂气氛应该是轻松的,他不会长篇大论的讲课,而是一边弹琴,一边等着学生们提问题。
    孔子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他们有的贫穷有的富贵;有的聪明有的木讷。但孔子会因材施教,把课程分为不同的专业类别。
    有个叫南郭惠子的人,曾经讥笑孔子门下学生形形色色,很是杂乱,对子贡说道:“夫子之门,何其杂也?”被口才一流的子贡反驳回去:“君子端正态度等着学生们来,想来学习的人不拒绝;不想学习的,也不制止。”
    孔子的教学方式也很特别,他说:“教导学生,不到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到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知识,他却不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就不再教其它的了。”
    
    不会举一反三,永远也无法做学术研究(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种教育方法记录在《论语·述而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股脑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就能有好的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
    凡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孔子都是极其赞扬的。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上记载了个小故事:“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孔子虽是位博学多闻、知识渊博的夫子,但曾遇到过一个有思想、有主见,善于思考的小神童,也不得不甘拜下风,尊其为师了。
    孔子乘着马车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天来到了一个地方,见有个孩子用泥土围了一座城,坐在里面玩耍。孔子问孩子:“你看见马车过来为什么不躲开呀?”孩子回答:“从古到今,只有车子躲开城,哪有城躲车子的道理?”
    孔子听闻,顿觉这孩子不同凡响,于是走下马车,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项橐”孩子回答。
    
    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后生可畏(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有心试探,说道:“我想考考你,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里没有鱼儿?什么车没有轮子?孩子侃侃而谈:“土山上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儿;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轮子”孔子一连提了十几个问题,都难不住他。
    项橐说道:“现在轮到我来考您了。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孔子说:“鹅和鸭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善于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
    项橐反驳道:“不对!鱼鳖能浮在水面上,难道也是因为它们的脚是方的吗?青蛙善于鸣叫,它们的脖子长吗?”
    孔子佩服项橐的思辨能力,很多习以为常的问题,自己也从没细细思考过,连称项橐为自己的老师。
    儿童的见解总是不同于成年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大脑还没有被知识过多填充。还保持着独特的想像力与创造力,而且看待事物有着不同寻常的思考方法。
    读书是为了促进思考,真正的思想智慧常常不是有形的结果,而是无形的过程,是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探索发现新知,人类才会不断进步(资料图 图源网络)
    被誉为西方的“至圣先师”苏格拉底与孔子有异曲同工之处,他的课堂是永无终止的追问,学生不得不在他的追问下开始思索问题的根源,环环相扣,永无终止。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曾有过名言“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继而又有亚里士多德,思考促使苏格拉底之后产生更多的哲学家。
    知识得来于思考,最忌讳的是盲从。《小窗幽记》中写到:“看书只要理路通透,不可拘泥旧说,更不可附会新说”。
    读书重点在于理清其中的道理,尽信书还不如无书。宇宙无限,知识无穷,所以学习是无止境的。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我们更要持续不断的学习与思考,才能适应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