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活着:中国式生存哲学的体现探究

余华是我国文学领域著名的作家,在其众多优秀的作品中,《活着》可以说是最有代表性的,其对该作者在文学领域地位的奠定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活着》这一作品中,作者并没有使用过多华丽的词语,反而是用最朴素的语言将普通人历尽艰苦的一生表现出来,更能给读者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在作品中,富贵作为最主要的人物,作者将自己的想法以及对中国式生存哲学的感受都通过富贵的人生经历描写出来,其一生在接连不断的悲剧中度过,遭遇非常凄惨,虽然在面对众多磨难的过程中时常会感到无能为力,却依然顽强地活着。在小说中,作者不仅向读者展示了一种悲惨的命运,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展示了心中的悲悯之情,以及对生与死的思考。作者在自己的作品中,对中国式生存哲学进行了很好的融合,经过研究可以发现,中国式哲学在此作品中主要体现了无欲无求的生存理念、困境中的坚韧以及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三个方面,下面就围绕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無欲无求的生存理念   
    无欲无求的生存理念可以说是中国式生存在哲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一点在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是小说主要人物一生的真实写照。所谓的无欲无求,在宗教方面有着执着与虔诚,中国式的生存哲学对生存这一问题的思考,其中最推崇的一种生存状态就是“无为”,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就是虽然生存在世,珍惜生命,但是并没有过多的追求与奢望。在《活着》中,富贵作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老实并且对生活没有太多奢求的人,对于生活中出现的事件,无论好坏,都能够坦然接受。在生活富裕的时候,他能够做到享受生活,过着少爷一般的日子,在落魄的时候,他就仅仅是为了活着,除了活着并没有去奢望更多的身外之物,只要能够活着就知足,可以说能够活下去就是他唯一的追求。   
    富贵在其一生当中,对于身外之物并没有过多的追求。在生活遇到各种坎坷的情况下,都选择了默默承受,尽管有些时候,在各种苦难都接连发生,他也并没有刻意选择的余地。他在为母亲抓药的途中被抓去充当壮丁,在做壮丁的过程中,只能忍辱负重地承受一切,因为逃跑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死亡,因此他并没有过逃跑的念头,只能选择承受和等待。他对待死亡的态度也是非常开脱的,并没有过多的挣扎,在面对周围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的情况下,他最开始会感觉到悲痛,之后这种悲痛逐渐转化成为一种超脱的态度。在自己儿子的死亡面前,他对春生说他欠自己一条命,但是在春生自杀之前,他也并没有对欠下的这条命该怎么还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甚至还会认为自己儿子的死不能完全怪罪在春生的身上,这就体现了富贵在面对死亡时的心理,是十分豁达的。相比之下,女儿难产死亡对富贵的打击可以说是更大,虽然痛苦但当时并没有流下眼泪,在妻子死亡之后,富贵对其死亡抱有的态度是“干干净净”,其中也难免看出对妻子的不舍和爱。一直到富贵最后一个亲人,自己的外孙死亡之后,他就开始了自己一个人悠然的生活,每日哼着小曲,好不自在。在这个阶段,可以说富贵对待死亡的态度是豁达的,没有大喜大悲,在生活中也并没有太多的追求,甚至可以将自己过去的悲惨经历与一个过路人来分享,用一头老牛来代替自己逝去的亲人陪在自己身边,平静度日。从富贵这一生的经历与其面对死亡时的态度不难看出,无欲无求的生存理念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   
    二、生存的困境与死亡面前的挣扎   
    (一)无尽的苦难与生存困境   
    在《活着》中,可以说作者将所有人类能够经历的苦难都集中在了富贵的身上,年轻时失去祖传的家业,父母因为自己死去,接下来接二连三的亲人都离自己远去,可以说富贵的一生都是在困境中度过的。从富贵的人生经历中,可以了解到,所谓的生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走出一个困境之后不久,也许就会进入下一个困境,苦难的密集排布让读者对富贵这一人物充满了同情与惋惜。在小说的描写中,不乏一些富贵在面临生存困境时的无奈与叹息,这从富贵对待医院的态度中就可以看出来,小说中富贵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想,我这辈子三次看到那间躺死人的小屋子,里面三次躺过我的亲人”,这句话将富贵面对亲人离去但又无能为力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困境中的坚韧和承受   
    然而中国式哲学中,困境中的坚韧与承受也在小说中得到了体现。农民阶级作为社会的最底层人群,其在面临困境与磨难的时候也只能选择默默地承受,别无他法。在富贵所经历的的困境中,除了最开始的输尽家产是由于自身的原因,之后的种种磨难都是外界的因素导致的,富贵自身的努力并不能改变其身处的困境。在给母亲抓药的过程中被抓去军队,回到家之后发现母亲死去,女儿也变成了聋哑人,在这样的境遇下,富贵想着就这么一家人生存下去也是很好的,但是之后却一次又一次地陷入了困境,土地被充公,每天面临着饥饿的威胁,去公社拿粮食却空手而归。因此,富贵在困境的漩涡之中,只能无力地挣扎,在土地被充公、女儿难产致死、外孙被撑死的情况下,他一次又一次地默默承受,而承受也是他唯一能够做到的事。   
    (三)对“活着”的欲望以及挣扎   
    尽管在困境之中富贵一直选择了承受,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就没有过挣扎与活着的欲望,这可以说是每个人生下来就具有的本能。在余华写作的过程中,他对作品中人物生命的价值有了很好的认识。“活着”可以说是中国式生存哲学里面人类最基本的一种生存需求,但是往往在活着的背后,是对死亡的苦苦挣扎。富贵人生中的第一次挣扎,是在自己输尽家产之后,那个时候想要一死了之,却又发现自己根本不想死,可以说在面对困境时,他在潜意识里还是想要“活着”。这也是之后在面对各种磨难时心里 面唯一的想法,就是活着,只要能够活下去,一切仿佛都不重要了。在被拉到军队每天面临着死亡的时候,他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撑下去,回家成为支撑他活下去的唯一精神力量,甚至在后来,面对杀死自己儿子的仇人春生的时候,还劝告春生要好好地活下去,让春生意识到自己活到如今经历了众多的苦难还顽强地活下来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在春生选择死亡之后,他则感慨“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从中可以看出,尽管富贵的一生中几乎都在困境中度过,他内心中想要活着的信念却一直存在着,尽管并没有改变自己的遭遇,他也确实在死亡与困境面前一直挣扎着。作者:宋丽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