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佛教俱舍论的形而上学体系初探(1)

一、俱舍论七十五法简介  
    有关本体论的讨论,俱舍论明显吸收了古希腊哲学的某些观点,其中较为明显的有两处,一处是对四大种的探讨,一处是对极微的探讨。四大种指的是水火土气四种元素,这与恩培多克勒提出的四根说完全一致,显然这不会是一种巧合,从年代、地域以及种族的角度考究或许能理清这种传承关系,但这不是本文所关心的主题。本论并非像古希腊自然主义学派的哲学家们那样大谈元素的性质、作用、运动等等问题,而是跳过这些客观分析直指内心主观部分①,为此本论提到“大种所造”这一概念,用以说明我们所理解的大种不同与真实的大种。尽管本论对极微的描述相当朴素②,但根本上还是认为极微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这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思想相吻合,此外,本论三无为法中的虚空无为③从某种程度上讲也类似于德谟克利特所提出的虚空概念。  
    基于大种和大种所造这对概念,本论引出了十个色法,五根:眼、耳、鼻、舌、身,以及五境:色、声、香、味、触。色法指的是类似于物的概念,其不间断的在那生、住、异、灭④变化着。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认为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若是以这个标准看待色法显然是不合适的。色法所对应的是有情⑤能够感知到的存在物,拿人来说,首先要确保拥有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外部感受器,通过这些感受器人们才可能感受到色、身、香、味、触这五种外部感受,若是除去这五个感受器我们与外界就失去了联系,自然也就形成不了对物质的基本认识。以上分析可知,论中的色法概念不是纯粹探讨物质的形上特性,而是依照有情的感知经验把握物质本身,套用康德物自体和表象的划分,四大种处于物自体的层面,色法处于表象层面,“正是经验中的先天成分,给我们的经验知识赋予了普遍必然的性质”⑥。但理论的相似性遮挡不了方法论上的差异,康德是基于理性分析,通过严格的逻辑证明确保理论的合法性,而本论是基于直觉体验,借由第一人称感受确立理论依据。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理解本论的难点所在,体验性知识只能通过个体亲身经历获取,而个体经验的封闭性又使得直觉体验很难为众人所接受,结果沦为神秘主义的代言词。  
    本论从世俗道德的角度将意识可能发展的趋向概括为三性:善、不善、无记。这就是本论心所法所要探讨的问题,心所法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大地法、大善地法、大不善地法、大烦恼地法、小烦恼地法、不定地法。这六个单元之间具有层次关系,大地法是心所法的根本,可以理解为起心动念所要经历的诸个阶段;大善地法顾名思义是指生成世间善心的诸多心理状态;大不善地法指的是世间恶念的出处;大烦恼地法指起一切染心所具足的心理状态;小烦恼地法指具体情境下所起的染心;不定地法指遍于三性的心理状态。心所法极为精细的剖析了人的内心活动,这种从伦理层面对内心体验加以符号化的做法不仅有力证明体验性知识的实际存在,同时也反映出了直觉在人际沟通交流中的原初性作用。  
    与意、意识相对的法界所对的境界有心所法、心不相应法、无为法以及色界一分无表色。前面已经提到心所法,余下还有心不相应法和无为法⑦。心不相应法列出了一些杂碎的概念,从词性的角度分析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动词词性:得、非得、同分、无想、无想定、灭尽定、命、四相(生住异灭),描述某些与心法不相应或不直接相应的运动状态。另一类是名词词性:名身、句身、文身,说明语言的法体。至于无为法,在介绍世间法和出世间法的时候会提及。  
    回头对无表色进行探讨,论中说到“乱心无心等,随流净不净,大种所造性,由此说无表”,大意是无表色要具足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说明无表色的位格,乱心和不乱心的交替出现,前一念是恶心后一念转为善心,反之亦然;无心和有心的交替出现,前一刻心心所不生起活动,而后一刻心心所现起,反之依然。第二个方面说明无表色的行相,在无表色现起的那段时间里,始终是如同水流一般相续不断的,且随顺业力的变化而变化,表现为非善即恶的黑白二分心理。第三个方面说明无表色的因体,无表色是依靠四大种而生。无表色一方面反映心性的变化,一方面又依托于四大种,因此可以看作是心色二法之间的过渡地带。  
    本论从心物两元的本体论观点出发建构起了有漏的世间法,与之相对的则是无漏的出世间法,两者的交合才构建起五位七十五法。问题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是一个什么关系,以及如何从不断生灭的世间法转入恒长的出世间法呢?这是接下来所要讨论的问题。  
    二、世间法与出世间法  
    本论将苦、集、灭、道四谛⑧一分为二,首先是代表世间的苦、集二谛,苦谛首先抛出一个立场,认为世间有情永无止境的经受生死轮回,肉体上的生老病死,精神上的爱恨离别、忧愁烦恼等等;集谛说明苦难的由来,依照十二因缘的分析,一切苦难的源头是无明(痴),过去、现在、未来皆被这不明所障碍。论中说到“于彼漏随增,故说明有漏”,大意是苦集二谛一果一因,由因生果,果又转为因,在这种因果循环的过程中,烦恼不断的增长。  
    其次是代表出世间的灭、道二谛,有关灭谛的描述,本论给出三无为法,分别是虚空、非择灭与择灭。从物本源的角度讲,虚空无为类似于德谟克利特提出的虚空概念,从心本源的角度讲,即是出离心、心所的存在状态。非择灭无为是针对有情而言,因为生活的情境够不成某些烦恼,自然就不会为那些烦恼所困。择灭无为针对的是得道的圣人,他们虽身处烦恼的境地,但因为了悟了真谛,不再为烦恼所系缚,脱离苦海,自在无碍;由世间通向出世间的道谛,经由戒定慧的修行方式,有步骤的舍离诸烦恼,进入涅槃的状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