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网络政治文化研究综述与评析(4)

网络政治文化极大地重塑了网民的政治心理,进而影响着政治参与的行为与方式。但同质化的政治心理基础和网民与公民身份的统一,并未导致现实与虚拟政治行为的趋同,反而出现了较大的反差,表现为感性与理性心理机制的对立,积极与消極政治心态的分化,参与与臣服政治行为的对照等。因此,政治参与出现了并立的“二元”结构:现实政治参与—公民身份—现实政治文化—理性心理机制—消极心态—臣服行为;虚拟政治参与—网民身份—网络政治文化—感性心理机制—积极心态—参与行为。当然,并行的两大政治参与机制之间并非彼此隔绝,而是呈现出互相影响的趋势,并且随着网络虚拟政治参与理性的回归和不断完善,对现实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增强。   
    可见,网络政治文化通过对网民政治参与的动力激发、知识普及、行为规范和环境创设等,促使网民政治参与能力不断提高,并逐渐引导政治参与走向制度化和规范性。   
    (3)有益于民主政治进程的推进。网络政治文化在提高网民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能力的基础上,将不断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的本质在于国体意义上国家权力的人民属性,民主的形式在于政体意义上人民权力的行使方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完美的民主形式掩盖了资产阶级狭隘民主的本质,而发展中国家则因民主形式的残缺(普遍选举的滞后、代议制度的多重“代理”等)致使人民民主的本质备受质疑。然而,随着网络政治功能的挖掘和网络政治文化熏陶的参与型网民的不断成长,民主本质上赋予人民的权力能够在形式上克服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交通不便及公民政治素养不足等困难而得以广泛和直接行使。这将促进普选制的实现、公民社会的成长和权力结构的变迁。   
    亨廷顿认为“用普选的方式产生最高决策者是民主的实质”{25}。古希腊“广场政治”是在少数人中实现直接选举,但在前网络时代的民族国家范围之内,普选、直接的选举却是难以实现的民主价值追求。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动员、网络组织、网络竞选及网络投票等虚拟政治选举形式的发展,代议民主制已过时,参与式民主变得重要{26},过去存在的限制直接民主的困难在今天也可以解决{27},未来在大国之内实现选举主体的普遍性和选举方式的直接性也将成为可能。   
    网络政治文化通过重塑网民政治心理,增加网民政治知识技能,激发网民政治参与积极性,规范网民政治行为,推动了网络公民社会的快速成长。陶文昭认为,网络在获取信息、增强联络、提供架构及观点交锋等方面促进了网络公民社会的成长,并指出“网络公民社会是公民社会的一部分”{28}。在发达国家,现实公民社会为网络公民社会的成长铺就了坚实的基础,而在发展中国家,二者呈现出同时发展、彼此促进的态势。以网络政治文化作为内驱力推动的(现实与网络)公民社会的快速发展,将改变“强国家、弱社会”的传统权力格局。{29} 单向度的国家管理模式将逐步走向社会与国家互动的双向度模式,并且社会会逐步蚕食国家的权力,促使国家消亡,最终实现社会的高度自治。{30}   
    归根结底,网络政治文化积极作用的发力点在于对网民政治素养的涵化,通过将硬性的政治制度内化为软性的政治意识,将对政治行为的规范前置于对政治心理的培育,由此间接推动了政治参与、公民社会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促进了权力结构的变迁。另外,网络政治文化对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发展,对政府形象的塑造与建设,对国家软实力的强化与提升等,也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2. 网络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   
    网络政治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必须辩证地审视,既要重视其积极作用,又要谨防其消极影响。目前,网络政治文化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政治文化体系的“碎化”、主导政治文化的“弱化”、网民政治心理的“分化”及社会矛盾的“激化”等等。   
    (1)政治文化体系的“碎化”。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现实政治文化及其网络化转型,网络政治文化及其现实化“变身”,现实与网络两种政治文化的碰撞、交融产生的“调和”型,共同构筑起政治文化的多元结构。其次,现实政治文化固有的多元政治亚文化,通过网络的“映射”,形成二元对照的复杂体系。同样,网络政治文化由于认知信息的差异和主体属性的不同,也形成多样的亚文化,并逐步现实化,这就导致政治亚文化数量的激增。再次,从全球视角看,网络降低了有形地理边疆的阻滞,使得各国政治文化自由流动,一国的政治文化超越了民族与国家的属性,出现了本土与外来政治文化并立的局面。由此看,网络政治文化不仅填补了政治文化体系中的“虚拟”部分,而且对现实政治文化网络化的推动,对跨国政治文化交流的促进,以及自身组成的多元化等,共同导致了政治文化体系的“碎化”。   
    (2)主导政治文化的“弱化”。前网络时代,由于政治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缓慢,政府在社会中扮演主导角色,建构起与统治阶级预期一致的主导政治文化,而其他政治亚文化则处于次要地位,使得政治文化体系呈现出“一超多元”、“一主多次”的格局。但是,网络政治文化的兴起,在造成政治文化体系“碎化”的同时,也削弱了主导政治文化的引领功能,导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31} 网络政治文化的高时效等优势,加快了政治文化体系内部的重新“聚合”与“碎化”{32},各种政治观点争奇斗艳,文明冲突的机率在网络社会中大增。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文化的强力侵蚀造成本民族主导政治文化吸引力、整合力和引导力的下降,导致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危机,威胁着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安全,阻滞了软实力的提升,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3)网民政治心理的“分化”。政治文化体系的高度“碎化”,主导政治文化的“弱化”,网络舆情的此起彼伏以及网络政治信息的庞杂海量等,共同导致网民政治心理的“分化”。首先,多元的政治亚文化、多样的社会思潮和网络政治观点等共同作用于网民,使其难以形成稳定的政治心理。其次,主导政治文化整合能力的式微,致使分散的政治心理难以汇聚成稳定的政治情感。再次,网络政治舆论不断触动网民的政治神经,并以其强大的同化能力,激发了网民感性、偏执的政治心理。最后,积极肯定的网络政治信息会使网民产生认同型政治心理,而消极否定的信息则会导致对抗型的政治心态。网民身处不同性质信息的包围之中,必将造成政治心态的复杂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