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文以载道丨《论语》:跟着感觉走 读书也要看心情


    文/张珈萌
    前几天在北大听一位教授讲授版本学的课程。研究古籍版本本身就是一件又枯燥又难懂的事情,看着卷帙浩繁的文集,读着竖排繁体的古文,不禁让人望而生畏,但是课上教授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习这个过程: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他说大家去看古籍,不必太当回事儿,你就随便翻翻,想起来的时候瞅几眼就行了,碰到有兴趣的再深入挖掘。
    看似云淡风轻的几句话,对我却有些许启发:不要小瞧这随便翻翻,它不会消磨掉你的耐心,不会破坏你的兴致,不会让你对它产生一种距离感。这也许就是长久的读书之道吧。
    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对待读书要有乐趣,带着兴趣读书才会真正有所学,才能让知识内化为身心的一部分。
    而唯有快乐的读书才能做到日日坚持,从而养成一种习惯。但是我们的经历让我们渐渐明白坚持不仅不是易事,而且这一过程还很痛苦难熬。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读书并不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是处于对未知知识的好奇,时间久了,发现不过如此,便丢到一边,无暇再读。
    
    能读书的人不多,读得进去的人更少了(资料图 图源网图)
    如遇到书中难解的内容,就更头疼了,即使硬着头皮看下来,也不过是聊以慰藉自己罢了。这样的读书不仅过程痛苦,更是在浪费时间。
    也有不少人不愿中途放弃,他们通常会制定严格的计划,比如一天读多少页,告诉自己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一本书,但是如此坚持并非自己的主观意愿。因此,往往读完了这本就不再会有心情看下一本了。
    其实于古人来说,读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十年寒窗苦读的读书人也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聪明的读书人不会让自己因为读书而面黄肌瘦,形容枯槁,耗尽全部的精力和兴趣。
    陶渊明说自己“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闲暇时间读读书,看不懂的内容就跳过去,若是碰到有意思的,就不要中断。
    没兴致了,也大可不必读。这样的读书方式看似不经意,甚至“不认真”,但是却能让读书成为生活的补给,日日浸染。
    所以想让读书快乐,关键在于能随性。
    
    读书不急于一时,但要坚持一世(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世说心语》记载: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在雪夜中读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戴安道,兴致一来便急忙乘小船去拜访,走了一晚上终于到了好友的门前,可是由吟诗而引起的兴致已经随着时间悄然消逝了。
    最后他调转船头返回,却也不辜负当时的一番好兴致。
    不要让读书成为一种负担,读书也要看心情,有兴致才有乐趣。
    荀子在《劝学》中言: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再拙劣的马,跑个十天半个月的路,也比千里马只跑半天的路要远(资料图 图源网络)
    荀子的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坚持。坚持就是日复一日的积累,就是量上的由小到大。而坚持的最终结果会使量变发生质变,它会让我们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是我们最初都不曾意识到的收获
    但是这份坚持来自于不厌烦,时常保有一分兴致,才会有日久的积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