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生活需要“不平则鸣”


    文/张珈萌
    “不平则鸣”的观点见之于韩愈的《送孟东野序》这篇文章,它上继屈原的“发愤著书”,下启欧阳修的“穷而易工”,揭示了文学创作的内在心理机制。
    
    “不平则鸣”是韩愈古文运动的创作口号(资料图 图源网络)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所谓‘不平’,主要指人内心的不平衡,强调的是内心不平情感的抒发。它既是对创作活动产生原因的揭示,也是对一种特定创作心理亦即‘不平’心态的肯定。
    这一观点可以用相应的韩文来佐证。如在《上兵部李侍郎书》中说道:“性本好文学,因困厄悲愁无所告语,遂得穷究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沉潜乎训义,反复乎句读,砻磨乎事业,而奋发乎文章。”
    在这里作者抒发其“不平”的情感机缘是“困厄悲愁”,在现实中又没有知己来倾诉,只得通过“奋发乎文章”来排遣
    又如《荆潭唱和诗序》中“是故文章之作,衡发于羁旅草野。”也是认为“不平之鸣”与困厄的生存环境和悲愁心绪息息相关。
    其实,古人“不平之鸣”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想在文学上成就自己,获得名声,而是内心强烈诉求的体现。希望通过文学作品找到能和自己心灵相通的人,能够理解自己的处境、体会自己的心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求关注。
    
    人都是孤独的,很难做到感同身受(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中国人往往不太会直露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内心有不平之气通常会选择忍耐
    苏轼以直言诤谏为名,但是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违反儒家温柔敦厚之旨,从来不被认可,所以连他的好朋友黄庭坚都说:“诗者,人之情性也,非强谏争于廷,怨忿诟于道,怒邻骂坐之为也。”这是对苏轼的批评和劝戒。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习惯于默默地接受一切、认可一切,就会渐渐失去本心,忘记了最初的自己,被淹没于汩汩人流中。同时,长久时间压抑自己的情绪和内心的想法对身体也是极大的损害。
    因而,适当地发出不平之声,让他人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尽可能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诉求,未尝不是一种明朗的人生态度
    
    适当地表达情绪,心情会变得明朗(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曾言“人不知而不愠”,小时候学这句话的时候不明白别人不了解你,为什么你还会生气。后来才渐渐懂得这个“不知”是隔着千重万重山,是两条永远不会相交的直线。
    相知之人难寻觅,如果你再不言,那又有谁会知道呢
    友人也好,情人也罢,都需要适当地将内心的情绪表达出来,让对方知晓,这不等同于乱发脾气,蛮不讲理,而是让对方明白自己不开心的那个雷在哪里,在意你的人就会在下次尽可能地避免踩到,彼此的关系才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还记得司马相如当年为了取得卓文君的欢心,风流倜傥的他手挥一曲《凤求凰》,成就了一段佳话。然而在他仕途顺利、婚姻生活稳定之后,便打算纳茂陵女子为妾,冷淡了卓文君。
    此时的文君没有怯懦,她在《白头吟》中云:“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她要告诉丈夫,我的不开心,需要你知道!
    
    卓文君曾与司马相如琴瑟和鸣,然而感情却敌不过时间(资料图 图源网络)
    生活本来就应该是人性的释放,不要把自己的情感困在牢笼中,一切的不如意只有先让别人知道才有改善的可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