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见识的四种出处:出于道理者第一 出于气质者第二


    文/道诚
    我们说,一个人的见识非常重要。而见识,总是有其出处的。见识出自不同的地方,于是就有了对错之分、高下之别。我们赞扬一个人很有见识,见识很高,往往是因为他见识的出处高。
    
    我们会对一些人高深见解表示认可(资料图 图源网络)
    《呻吟语》:“凡见识出于道理者第一,出于气质者第二,出于世俗者第三,出于自私者为下。”
    一、见识出于道理者
    此为见识最高的出处。
    从道理得出的见识,最符合天、地、人的规律和法则,最符合万事万物的真实情况,最能解释各种现象,最能经得起实践的验证,最能得到最多数人的认可,最能唤起最多数人的内心相通之处,最顺应社会大势发展的方向。
    所以这样的见识是最正确、最高明的。
    二、见识出于气质者
    此为见识次之的出处。如果说出于道理的见识会得到最多数人的认同,是全的话,那么,出于气质的见识只能得到气质相同人的认同,就有所偏了。
    人生来禀赋不同,气质各异,这是正常的。气质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都有它的优缺点,就像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正反面一样。
    
    每个人的气质不尽相同(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但是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气质中的两面或者缺失,而任由其肆意发展的话,认识事物就会偏颇。
    “学问之道在于变化气质。”读书学习是变化气质的一条好的途径。《礼记·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中的相互交流切磋也是很重要的。
    三、见识出于世俗者
    此为见识更次之的出处。
    局限于所处的某种世俗小环境中,不管这个小环境是开放的还是闭塞的,是开明的还是愚昧的,是解放提升人潜能的还是限制扼杀人潜能的,是传播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还是传播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
    面对这样世俗小环境中产生的见识,不进行深思熟虑而像储物柜一样统统接受,成为自己的见识,这样会有多少正确的呢?又有多少高明的呢?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只有见多,才能识广。只有请教更高水平的人,才能获得更高明的见识。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只是局限于闭塞愚昧的小环境中,不辨良莠,人云亦云,不可能获得多么正确而高明的见识。用这样的见识去评价人、要求人,更是荒谬错漏。
    “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登山远望,方知天外有天。”
    不能只听世俗小环境中的人是怎么看怎么说的,也要听听大环境中的人是怎么看怎么说的,听听天下人是怎么看怎么说的,这样就不会把世俗小环境中的见识当成不可动摇的唯一真理,固持其见了。
    四、见识出于自私者
    此为见识最下等的出处。为了自私自利,可以干损人利己甚至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而毫不脸红,可以把非说成是,把黑说成白,只为了满足一己私利私欲,而置公理良知于不顾。
    《呻吟语》:“小人有恁一副邪心肠,便有一段邪见识;有一段邪见识,便有一段邪议论;有一段邪议论,便引一项邪朋党,做出一番邪举动。其议论也,援引附会,尽成一家之言,攻之则圆转迁就而本可破;其举动也,借善攻善,匿恶济恶,善为骑墙之计,击之则疑似牵缠而不可断。此小人之尤,而借君子之迹者也。”
    
    不要让邪说侵蚀了自己的内心(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样的见识是歪理邪说、歪识邪见,就算说得再巧妙掩饰、蛊惑人心、强词夺理,也无法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因为与真正的道理是背道而驰的,是站不住脚的。
    知道了见识的四种出处,知道了见识的四种出处的对错好坏,我们就知道该向何处寻见识,该向何处寻真见识、对见识、好见识、高见识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