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摆脱讨厌的模样 你并不比别人平庸


    文/清江
    学生时代,学习是生活的主干,不管你如何认识与对待这件事情,都逃避不了。中小学时代,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部分人的学习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
    
    学生时代,每个阶段都有疲于应付的考试(资料图 图源网络)
    好不容易踏进大学的门槛,十几年的束缚突然没有了,自由选择如何度过大学生活,两极分化也就愈加明显。以前没有时间读书的,可以畅游书海;原来对读书就不感兴趣的,除了上课翻翻课本,跟书基本就绝缘了。
    如果不是选择继续深造,大学毕业之后,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为衣食奔波,大多数人都告别了学习。在学校时,不爱学习,无非就是考试成绩比别人差点,也看不出什么重大差别。反倒是步入社会以后,继续学习与否的差距正在明显拉大。
    上班后,应付工作已是焦头烂额,遇到加班更是劳心劳力。回到住处,已经很晚,吃个饭,洗个澡,再洗个衣服,感觉已经精疲力尽了,哪有这许多闲工夫去学习。趁早躺着玩会儿手机,看看视频,轻松一下。
    
    上班,工作总是让人焦头烂额(资料图 图源网络)
    周末不用上班,多半也是在床上瘫着,中午起床拿个外卖就算是出远门啦。出门闲逛的精力都没有,谈什么学习,是躺着不舒服,还是手机不好玩?
    这样的生活不可谓不普遍,也许,你生活其中,有时还感慨一番“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原先的激情与理想在现实中逐渐消磨,越来越能接受你所面对的一切,不管这一切好与不好
    从实际的角度而言,你在成熟,在融入这个社会。而代价就是逐渐走向平庸,走向你原先讨厌的模样
    
    学习,都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学习,不仅是面向书本,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步入社会之后,没有老师同学的教导讨论,可以有朋友之间的互相切磋。古人的成长进步,得益于朋友切磋不少。
    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说:“我死了之后,卜商会越来越进步,而端木赐会越来越退步。”曾子说:“为什么呢?”
    孔子说:“卜商喜欢与比自己贤能的人相处,而端木赐喜欢谈论那些不如自己的人。与贤能的人相处,就像进入放有香草的房间,时间久了闻不出它的香气,这是与之同化了。”
    “与不好的人相处,就像进入卖咸鱼的铺子,时间久了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这也是与它同化了。用来装丹砂的容器会变成红色,用来藏漆的容器会变成黑色。因此,君子一定要慎重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
    有贤人君子的相互提醒激励,可以使自己走出狭隘的圈子,振作精神。朋友只能在一旁提醒,至于如何让自己避免堕入平庸之中,则还是离不开学习。苦练内功才是关键,绳短难汲深井,浅水难负大舟。只有从源头入手,才能奏效。
    冯友兰先生曾提出人生的四重境界,他认为:“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而“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学习不仅仅是积累,也是化解和感悟(资料图 图源网络)
    如果我们能学点哲学,觉悟人生的意义,不再做行尸走肉。那么,距离市侩的俗气,中年的猥琐,不是不又远了一点
    拒绝平庸,不是让你创造奇迹,遁入山林,成圣成贤亦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所作所为依旧是普通人做的事情。只是相比于普通人,你知道自己所作所为的意义。有了这份觉解,生活不再盲目,境界也就不同流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