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


    文/隋云鹏(山东省文化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源于天文学,在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理论,而心性之学在其中尤为重要,其本质是追求内心光明,其方法论是允执厥中,其信仰是天命,呈现出独特而经典的发展规律。
    天文源头
    
    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来自不可知的星空(资料图 图源网络)
    文化一词来源于“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贲·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文与天文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如此,实际上人文出于天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从思考天人关系开始的。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史上,构建理想的天人关系始终是着力解决的基本主题,其主体思想和主要实践是天人合一。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首先是为了确定“时变”,即时间和节气变化,从而服务于先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周易》忠实记录着文化的源头——中国先民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先生认为,《周易》乾卦与坤卦构成了古人对于东宫苍龙七宿周年运行的完整观测体系,潜龙、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见群龙无首等卦爻辞实际上描述了“苍龙六宿周天变化所体现的季节特点,皆为公元前二千年黄昏之后所见的天象。”从而为先民观象授时,服务于先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同时,《周易》成熟地将天文研究引入人文领域,引申出君子之德,为文化源于天文学提供了文献证据。
    光明本质
    
    天地万物,皆可阴阳(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考古学证据显示,观象授时在中国有着超乎想象的悠久历史,“大约距今万年左右,北斗七星大概已经被先民奉为尊贵的天神了”,中国先民观象授时、立表测影的历史则“至少可以上溯到距今八千纪的新石器时代”。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当一代又一代先民为了观象授时、立表测影而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时,太阳、月亮的光明成为他们身心至死不渝的追求,光明成为天人合一的同义词和内在本质。其实,天文与人文中的“文”字本身就忠实记录着先民的这种追求。
    商周古文字的“文”字“象人形而特彰明其心”,因而“文明”一词本义为内心光明,“文化”一词本义为通过教化使人内心光明。所以,文明兼有文化和光明两者的涵义。
    《周易·乾·文言》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正义》解释道:“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这种光明由内而外,所谓“君子之光,其晖吉也”(《周易·未济·象》),从而实现内圣外王,明明德于天下。
    允执厥中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中正正统(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中国先民关于天文与人文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思考,是将天文引入个体生命的内心,实现个体生命精神世界的天人合一,或者说人的思维领域的天人合一,从而创造了中华文化独有的心性之学。心性之学是天人合一的内在灵魂,天人合一是心性之学的外在逻辑。
    儒家尤其是宋儒,认为心性之学的来源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虞书·大禹谟》),而后世有学者认为此尧舜禹十六字相传之心法为伪造,实际上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有着坚实的考古学证据。
    允执厥中的“中”字来源于先民观象授时、立表测影而产生的“中”,立表测影要求表垂直于水平地面,精确辩证四方、八方等方位,因此使“中”具有了中正、中央等涵义,并进一步发展出中庸、中和等思辨,形成了中国、中华等概念,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居中而治的政治观和中庸中和的哲学观。
    守正传统
    
    中华文明以封建小农经济为基础(资料图 图源网络)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在天人合一理论的发展和指导下,中国先民创造了上古时期辉煌绚丽的文化、思想和制度。
    距今5500年至3500年的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显示它们虽然已经进入国家阶段,但毫无例外地继承和发展了天人合一的灿烂文化,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并强力辐射周边,推动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格局,成为中华文化、思想、制度的共同源头。
    及至后世,从易经及诸子百家学说、两汉经学到宋明理学,乃至道家学说、汉地佛学等,均对天人关系、天人合一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深入研究和阐析发扬,形成了蔚为壮观、叹为观止的文化现象。这种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文化现象,充分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明以止”的守正传统。
    敬请关注腾讯儒学微信公众号“ruxue_qq”,收看更多精彩文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