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中年少女的和平自处 到底有多难?


    文/陈婧
    现代社会里,其实男女早就获得了一个相对的平等,但是女性相较于男性,对于年龄的焦灼感却显得更为广泛和急切。不少90后女性自我标榜为“中年少女”或者自嘲为“老阿姨”,仿佛还没来得及年轻,就在中年的漩涡里泥足深陷。
    中年少女的和平自处,到底有多难?
    
    岁月冷峻又无情(资料图 图源网络)
    电影《29+1》中,周秀娜饰演的女主林若君,可以说很形象地阐释了这个问题。林若君,一个长在29岁和30岁门缝里的独立新女性,面容姣好,事业攀升。
    但岁月就是这样,它很客观,也很冷峻。
    《道德经》里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之间,百代之下,任何人都没有优待,“没有人可以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
    时间,有时令人感到逼仄的,不仅是你的衰弛,还有他人的年轻;不仅是你的停滞,还有他人的前进。
    
    落寞感如狂风骤雨(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当胶原蛋白流失、法令纹越来越深,父母渐渐老去、朋友渐行渐远、感情一度停滞、事业压力重重,30岁的林若君慌了,翻遍通讯录,却发现没有一人可以倾诉,落寞感犹如狂风骤雨,寒意料峭。
    这是影片的前半部分,很细腻地描绘出了现代女性30岁的人生困境。影片最后把林若君的焦虑,消解在了和一个达观的绝症女孩黄天乐的隔空相遇中。
    这份戏里的救赎,走出影片,却像是一个理想化的梦。现实生活中,没有黄天乐的中年少女,到底要如何直面自己内心的焦灼和束缚,完成一场和平的自我救赎?
    是不是要赶快抓住青春的尾巴,去谈一场不讲条件利弊的恋爱?是不是要趁着年轻早点结婚生子,去降低年龄和生育成本?是不是要用外在的修饰或出色的才华,去抵消年龄所带来的侵蚀?
    也许,我们可以先从淡化年龄的界限感开始,它会帮助我们有效缓解这种焦虑。
    
    中年也有“少女心”(资料图 图源网络)
    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里收录了北朝民歌《木兰诗》,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事也由此传播开来。花木兰代父从军,淡化性别,转换角色,英勇杀敌,才立下了赫赫战功。
    同样地,30岁也不应当成为女性的一种限制,它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纪,就像是今天过了,明天会到来一样的普通和平常。淡化年龄的分界感,不要给自己设限,别拿年龄堵住前进的路。而且,本身来讲,平安喜乐度过的每一个生日,就应当值得庆祝。
    其次,摆脱执念,卸下皇冠。“少女”“女神”“仙女”归根结底还是人哪,再美再仙也成不了真神仙,毕竟生老病死,是扭转不了的自然规律。现代社会有一部分市场营销,正是利用了女性的年龄恐慌,制造了一大波消费焦虑。
    其实大可不必,量入己出,理性消费,只买适合自己的,再流行再青春的东西也要自己喜欢,别被盲流带偏了。美妈人设也不要太有执念,可以努力进行产后恢复,但是不要成为一种烦恼和负担,那并不值当。影视剧里的代入感也不要太强,女主强大玛丽苏那都是神话,但生活不是。
    
    悦纳自己,永远天真与乐观(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中年少女”的自我安放,大概还要建立在一种争其必然又顺其自然的心境之上。依然要向上追求,但也要能接受追求之后可能并不完美的结果,开始认清岁月和现实的力量,接纳自己的局限,并在慢慢靠近成熟稳重的道路上,依然葆有一份天真、乐观和坚持。
    当有一天,我们开始和自己相处甚欢,悦纳自己时,以上问题应该就不复存在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