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可以接力传统 回归日常


    文/寒柯
    清华大学国学院陈来院长在推荐《中国哲学简史》时说了个理由:非常通俗易懂。“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冯友兰先生的这本《中国哲学简史》便是本“不远人”的书。
    
    冯友兰先生(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本“不远人”的书是对中国哲学传统的回归。一般的观念里会觉得哲学是门高大上的学问,它虚乎缥缈、玄之又玄,玄到了被人调侃的地步,散发着一种不切实际的酸腐。而我们忘记了,中国哲学一直有着深厚的人文关怀。
    夫子有言:“吾尝终日而思也,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与西方哲学讲求思辨不同的是,先哲会告诫我们不要“浸于思”,而要勉于做,这里的学与做都是日常实际。
    我国先贤对人自身的思想与理性有着自觉地限制,我们传统的思考中心是人整体的肉身,而不是肉身之中的脑和心,这是一种从日常出发的整体观,所以倡导日常即修行,脱离了肉身吃喝拉撒的单纯的脑的思考和心的感觉在此面前都要让位。
    现在全球的学科分类、概念系统和知识架构所依照的都是西方的标准,中国的树在西方园艺标准的剪裁之下产生了一种四不像的即视感,那不切实际、虚乎缥缈也就不足为怪。而《中国哲学简史》以通俗的笔调写出高超的识见,深入浅出中是一种传统哲学的回归。
    
    仰望星空,发散思维,产生哲学(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种回归不仅是中国哲学传统的回归,更是一种人的回归,是哲学对产生它的实践者的反哺,而这实践者的主体就是无数我们这样普普通通的人。
    我们需要哲学,为什么呢?
    哲学可以帮我们做很多细微而具体的事。哲学使人聪明,这种聪明不只是脑袋转得快,更是行动上有指导。农民伯伯熟悉这样一句话: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在传统农业背景下这是很有道理的,而在新农业的背景下,这种典型的经验主义就难以适应新的农业发展要求。
    新品种的推广、新技术的传播、新农业理念的推广,都需要打通农民的思想关。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细想起来,我们每天在做的事有多少是在习惯下进行的,又有多少是直到碰壁才发现老经验老办法得改了,日常的事如果安上哲学的探照灯便会在思想上及时规避风险,不至于时时碰壁。
    哲学也可以帮我们把平常日子过好。咱们的生活琐碎而具体,吃五谷杂粮难免时不时生病,对着这事那事也更难眠时不时心里不顺畅,时不时产生这样那样的困惑,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的不仅是事情方面的困难,也是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困惑。
    
    人都会沉浸在自己的心事中,寻求答案(资料图 图源网络)
    日常的生活不仅琐碎具体而且一件接着一件、这件没完那件又来,真是“累觉不爱”,咱们很多时候就沉浸在做事里,少有思考的习惯,更少思考的方法,所以也就时不时容易把想不透的问题郁结在心中,所谓“世间屈事万千千,欲觅长梯问老天”,谁心里都有种种“屈事”。
    这个时候就需要哲学来开导咱们,类似福建龙岩公交劫持案这类报复社会的极端事件一开始就是起于涉罪人自己想不通么?
    同时,哲学也需要咱们这样的普普通通的人。哲学处在学科的顶端,而她的根却在日常。高中学过冯先生《人生的境界》这篇课文,先生将境界分了四层,从低到高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本以为咱们普通人大都在功利境界徘徊,修到道德境界也就是了,谈不上天地境界。
    可现在隐约感觉到我们每个人都包含了这四种境界,就像原子宇宙论者所说原子浓缩的宇宙,宇宙是放大的原子。我们常说的“天地良心”“人在做天在看”这都是对超乎社会整体之上的“宇宙”“天地”的感知,是天地境界的芽子。哲学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而作为鲜活的日常才是哲学的根基和长远。
    
    哲学,最基础的是实用性(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中国哲学简史》虽然是写在美国、写给美国学生,而其精神却是让中国哲学回归传统、回归日常,陈来院长说“在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第二本这样的书”,冯友兰先生给哲学界做了个好榜样,我们也真诚祝愿中国哲学能接力传统、回归日常。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