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梁启超的心物论哲学思想(2)

三、“非唯”与“心物合一”论   
    从《惟心》一文中可以看出,梁启超是鲜明的主观唯心主义者,但是在《惟心》发表的20多年后,他又发表了《非“唯”》一文,其中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及一切加上“唯”字的主义都坚决反对。他主张真理并不是简单的用“唯”字就能表现的,而一切讲“唯”什么的主义也都不是真理,都应该反对批判。他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如下:   
    心力是宇宙间最伟大的东西,而且含有不可思议的神秘性,人类所以在生物界占特别位置者就在此……若在心字上头加一个唯字,我便不能不反对了。充唯心论的主张,必要将所有物质的条件和势力一概否认,才算贯彻,然而事实上那里能做到?自然界的影响和限制且不必论,乃至和我群其棲对立的“人们”,从我看来皆物而非心。我自己身体内种种机官和生理上作用,皆物而非心。总而言之,无论心力如何伟大,总要受物的限制,而且限制的方面很多,力量很不弱。多以唯心论者若要贯彻他的主张,结果非是走到非生活的——最少是非共同生活的——那条路上不可,因为生活条件的大部分是物质。{6}   
    此时,梁启超看到如果坚持其早期主张的唯心论,最终会导致否定他人的存在,造成一种非生活化的状况。但是,他虽然是对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但这个批判是有前提的,即肯定心力是“宇宙间最伟大的东西,而且含有不可思议的神秘性”,也就是说,虽然梁启超承认了物的真实存在,但是他并没有承认物是第一性的,而是把物当做一种限制和条件。   
    如果仅仅是从文题上看,梁启超似乎是对其早期“镜者心造”论的批判,其实并不尽然。虽然,从这篇《非“唯”》看来,他既批判唯物主义又批判唯心主义,但是,他所说的非“唯”重点却在于批判唯物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下面是他对唯物主义的批评:   
    物之条件之重要,前文已经说过……若在物字上头加一个唯字,我又不能不反对了。须知人类和其他动物之所以不同者,其他动物至多能顺应环境罢了,人类则能改良或创造环境。拿什么去改良、创造?就是他们的心力。若不承认这一点心力的神秘,便全部人类进化史都说不通了。若要贯彻唯物论的主张吗?结果非归到“机械的人生观”不可。{7}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旧的机械唯物主义忽视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具有无法修复的缺陷。但是,他仅仅通过旧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就把所有的唯物主义都否定掉了,这个是没有说服力的。而且,他通过强调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来为唯心主义做辩护,这样就会离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来理解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又再次把物质仅仅当做是“条件”来论证。   
    此时的梁启超已经承认外物的真实存在,看到了心力是受到物的限制,较之以前“镜者心造”是有进步的。不过,他仍然坚持心具有“不可思议的神秘性”,“是宇宙间最伟大的东西”。可见他的根本思想并未改变。   
    从上文可以看出,梁启超认为唯物论与唯心论都是有缺陷的、不能成立的理论,随后,梁启超根据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提出了“心物合一”论。对此,梁启超说:   
    有客观方有主见,同时,亦有主观方有客观。因为主观的意不涉着到客观的物时,便失其作用,等于不存在;客观的物不为主观的意所涉着时,便失其价值,也等于不存在。心物合一说之内容大致如此。{8}   
    盖在心物合一的前提之下,不独物要靠心乃能存在,心也要靠物乃能存在。心物既是不能分离的东西,然则极端的唯心论换一面看同时也便是极端的唯物论了。{9}   
    梁启超反复强调心与物、主观与客观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是为了否定物质的第一性。他的“心物合一”的关键是抛开物质第一性来讨论心物关系。他认为主观的心无法离开客观的物而存在,同样客观的物也无法离开主观的心而存在,这较之唯物论者的主张是不同的。   
    总之,凡不在我们意识范围之内的物(原注:即阳明所谓意念不涉着者),最多只能承认它在物理学上、数理学上或几何学上的存在,而不能承认它有伦理学上或认识论上的存在,显然甚明。再进一步看,物理学、数理学、几何学的本身,能离却人类的意识而单独存在吗?断断不能。例如一个等边三角形,有人说,纵使亘古没有人理会它,它毕竟是个等边三角。殊不知若亘古没有人理会时,便连“等边三角”这个名词先自不存在,何有于“它”?然则客观的物不能离却主观的心而单独存在,又至易见了。{10}   
    梁启超同王阳明一样是否认心外之物的存在的,然而在此条件下讲心物合一,只是将物合于心,仍然是一种主观唯心论。   
    梁启超在学术上和政治上以多变著称于世,但是他对心学却是极为坚持,其为心学的阐释和弘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心物论学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理论,对其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把握梁启超全部哲学思想的本质,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和评价近代心学的产生和发展。作者:刘世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