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宗教哲学 >

从《摆脱贫困》中看哲学工作者的使命(1)

《摆脱贫困》一书是习近平同志在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时所著,总共收录了29篇重要讲话、文章。书中紧紧围绕宁德地区“如何摆脱贫困,加快发展”的主题,鲜明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把心贴近群众”等富有时代指导意义的精神理念,深刻阐释并解答了推进宁德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快速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整本书不但反映出习近平同志在宁德时期的施政智慧,而且在字里行间凸显出了习近平同志邃厚的哲学素养。《摆脱贫困》一书不仅是一部蕴涵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思想的早期著作,更是一本考据其运用哲学思维反思政治实践逻辑的重要文本[1]。   
    一、强烈的问题意识   
    在认识活动中,人们经常会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我们称之为“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这种品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强烈的问题意识成为哲学功夫的第一技艺。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中,一直体现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这种哲学思维也在其早期著作《摆脱贫困》一书中得以体现,那些对宁德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设问式的思考上,例如“一种崭新资源的开发——谈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疏导”“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和“困境突破——贫困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思路”等等,这些思考,体现出习近平同志娴熟运用第一技艺的哲学素养,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即做一名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坚定实施者。   
    二、严密的洞辨思维   
    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与外在设定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和反思,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发展过程做出辨证反映,就是客观辩证法的思维反映。这种思维范式经常体现在习近平同志的思想方式中,在《摆脱贫困》中亦有痕迹,文章阐述“闽东之光——闽东文化建设随想”“对闽东经济发展的思考”“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和“闽东的振兴在于‘林’——试谈闽东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等问题的思维方式,既体现出尊重中央发展战略纲要指导的共性,又体现了把握住宁德发展特殊需求的个性,此便是洞辨思维能力的充分运用。哲学中“特殊性”和“普遍性”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开始存活于哲学家的思维中,从巴门尼德的“一”和阿那克萨格拉的“多”,发展到现在成为科学研究的一对普遍的格称,成为每一个哲学家具备哲学能力:要洞息一切事物,不但要研究事物发展的普遍依据和内在本质,还要研究事物发展过程和历史背景的特殊性。从《摆脱贫困》中那些思考宁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事实思维方式来看,习近平同志有着哲学家一样严密的洞辨思维。   
    三、明晰的实践理性   
    实践理性指的是从事和选择合法行为的机能和能力,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一,人具有从事合法行为的欲望、愿望和能力;其二,存在一个评价人的行为合法与否的公共的普遍标准。当然,文中明晰的实践理性有别于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实践理性和学理理性应是统一的,一对辩证统一的范畴,二者缺一不可。要理解理论的合理性、合法性,就应该把理论理性视为是实践主体在历史行为活动中形成的实践理性,因为实践理性是理论理性在现实合理性、合法性检验的砝码。习近平总书记又一哲学智慧便体现于此,他能够以学理理性引导实践理性,用实践理性验证学理理性在现实呈现的合理性、合法性。在《摆脱贫困》的众多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是辩证地运用学理理性和实践理性来探讨闽东政治实践可行性,诸如“积极稳妥地推进共青团的改革”“建设好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建设好农村党组织”和“把心贴近人民——谈新形势下领导的信访工作”等文章,这些合理、合法的政治行为都体现出了习近平同志具有明晰的实践理性的哲学品质。   
    综上所述,认真研读《摆脱贫困》一书,不但可以从字里行间中感触到习近平同志所具有的正确的哲学知识体系和邃厚的哲学素养,而且可以清楚认知到两个潜在命题:其一,何为领导之哲学素养?《摆脱贫困》一书预示着三个重要而又正确的内在答案:强烈的问题意识、严密的洞辨思维、明晰的实践理性;其二,何谓领导哲学素养之重要性?习近平同志运用哲学思维所得准确政治实践的例子充分证明拥有正确的哲学素养对于一个领导的重要性。确实,“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哲学思维和哲学创新见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用来指导领导实践”[2]。因此,两个潜在子命题对新时代党校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做好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释义,宣传好红色的理论,解读好党和政府时代性战略、方针、政策,同时还要肩负起哲学工作角色人的使命,确实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哲学工作者使命履行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哲学工作者必须明确自己的理论担当。“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3]。伟大的时代蕴涵着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价值灵魂,哲学工作者的理论担当就在于:以哲学的求实性思维对伦理价值前提预设进行批判性反思,探究历史演化中最真、最善、最美的人性基础,发现与挖掘出时代伦理价值适用之限度[4],塑造时代精神和价值,汇集在时代的思想里,形成人们心中即时代“最本真、最本善、最本美”的道德价值和伦理体系,使之成为每一位行为人一切生活的行动指南。首先,每一位哲学工作者要充分把握住正确的哲学方向,使时代道德价值取向、理论体系基点落在科学的基础上,确保哲学学科沿着正确方向的发展。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中国哲学社会应有的指导思想方向时,他着重强调:“在我国,不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5]所以,哲学工作者在塑造时代精神价值观、时代伦理体系时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彻底把住正确哲学工作方向之舵。其次,哲学工作者还要担当起宣教时代精神价值的理论任务,充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认知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最本性的价值基础和价值观。要运用“科普”方式宣教思想理论,把深度剖析过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道德伦理体系,用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阐释和论证过的伦理价值基础前提的合理性、合法性,阐释过的由假设人性到现实人性科学人性生成的理论,普及给人民群众,进一步解决思想理论宣教过程中真懂、真信的问题,这也是每一个哲学工作者必要的理论担当。因此,科学地发现与塑造并有效地宣教具有时代精神的思想理论,是每一位哲学工作者艰巨而又理所当然的理论工作使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