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重阳节:九的传说 酒的故事 久的祝愿


    文/王素绚
    一、九九是重阳:“九”带给重阳节的美好寓意
    
    九九是重阳(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中国古人把世间万物都划分成阴阳,认为世间万物都在阴阳这两种属性的支配下,此消彼长的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一个大的和谐和平衡。日为阳,月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动为阳,静为阴……甚至连数字也被划分了阴阳:偶数2、4、6、8为阴,奇数、3、5、7、9为阳,而数字9,正是单数最大的阳数。所以被认为是阳数的极数,是“天地之至数”,有着崇高的地位。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的影响,人世间帝王之位称“九五”。帝王称“九五之尊”。青铜器有“九鼎”,皇帝周围要设“九卿”……
    
    重阳节意义非凡(资料图 图源网络)
    重阳节是农历的九月九日,因此又有一个名字叫做“重九节”。
    数字“九”的崇高地位,也给重阳节带来了非同一般的寓意。古人认为:“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因此重阳节意义非凡。
    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等习俗。同时还与除夕、清明、盂兰盆节共同被构成中国传统文化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二、东篱把酒黄昏后:酒的故事
    重阳节和酒,渊源已久。
    从李清照在重阳节的“东篱把酒黄昏后”到电影《红高粱》插曲“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在咱的手”,一古一今,一雅一俗,也恰恰说明了饮酒过重阳,是古往今来在社会各阶层中都得到广泛认同的活动。
    
    重阳节的酒里还有趋福避祸的寓意(资料图 图源网络)
    重阳节的酒里满满是故事和风流。古人笔记里还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一白衣人至,乃刺史王宏送酒也。即便就酌而后归。后因以为重阳故事。”这也就是后来白衣送酒的典故,其中的流风余韵,让人回味无穷,唐初诗人王勃就深深羡慕,《九日》:“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重阳节的酒里还有趋福避祸的寓意,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里有这样一则记载: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
    三、九九相重,宜于长久:久久的祝愿
    曹丕在《九月与钟繇书》中所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宜于长久,是人们对重阳节的祝愿。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也包含了这样的祝愿在其中。
    
    久久的祝愿(资料图 图源网络)
    《梦粱录》的记载更为有趣:“今世人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年客’,故假此两物服之,以消九之厄。”这里,菊花象征长寿、茱萸强调辟邪已经成为民众共识,无论是长寿还是辟邪,都寄托了人们希望久久的活在世上的愿望。
    除了希望可以活得长久,人们也希望可以和自己的亲人长久的陪伴在一起。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里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人们思念已经去世的亲人,同时也思念远在异乡的亲人。而这浓浓的思念,也给了人们更多的渴望,渴望自己和亲人都可以身体康健,岁岁相见,久久相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