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柳永 生命不过一场灿烂烟花


    水草说:我们一定要到岸上去,做一朵花;他说:我一定要化作天上最亮的一颗星,照亮你们的笑脸。
    千年以前,福建武夷山鹅子峰下,一位白衣少年仰望头顶苍穹,灿烂银河、满天星光,把温柔清辉撒向他清秀而忧愁的脸庞。
    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我来到这人世间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总觉得自己的前世是一条鱼。
    他经常做梦,梦到自己在深海里游弋,他的身边有好多水草在海底最深处随着水波荡漾。
    那些有着曼妙身姿的水草在海底的柔波里轻舞飞扬,它们说它们的愿望就是到岸上做一朵白天能感受温暖阳光、晚上能看见漫天星斗的花儿。
    水草哭了,但是他看不见它们的眼泪;
    他也哭了,水草也看不见他的眼泪;
    因为他们的眼泪都混在水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清谁是谁的。
    
    一位白衣少年仰望头顶苍穹(资料图 图源网络)
    水草说:我们一定要到岸上去,做一朵花;
    他说:我一定要化作天上最亮的一颗星,照亮你们的笑脸。
    而现在,他化身为翩翩公子,而那些水草,他知道,一定散落在人间的各个角落,来实现她们做一朵花的愿望。
    1
    时光追溯到约公元984年,少年出生了,他的父亲为他取名柳三变。
    这个名字出自《论语》中子夏的一句话: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一看就知道这是他的家人希望他能够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
    不过他的愿望不是做君子,他只想像一条鱼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官,也算是官宦世家了,少年在整个家族所有堂兄弟中排第七,也叫柳七,我们就叫他柳七公子吧。
    以“奇秀甲于江南”而闻名的武夷山把灵秀之气都赋予了这个少年,他不仅长相俊美,更善于填词。
    据说他小的时候在家乡武夷山看到过一首《眉峰碧》的词,如痴如醉,从此后再也无法忘却,连连写下歌颂武夷山美景的词作,被称作“鹅子峰下一支笔”。
    他的家人为他骄傲,这个孩子将来一定可以光耀门楣,于是要他进京赶考。
    “可是我为什么要进京赶考呢?”他仍然想不明白,他来到这人世间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爬上中峰,那里有一座中峰寺,问寺里的禅师:
    大师,我来到这人世间到底是为了什么?
    禅师拈花微笑,只说了三句话便闭目不语,他迷惑地离开了。
    天边晚霞映照满山落叶,他想起了禅师说的第一句话: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
    这满山的落叶,你想要哪一片呢?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禅师的这句话让他更加迷茫,他其实并不知道他要什么,既然家里人要他去赶考,那他就去吧。
    
    落叶满空山 何处寻芳迹(资料图 图源网络)
    19岁的柳七公子从老家武夷山出发,由钱塘入杭州,再经苏州到扬州,最后来到帝都汴京,他居然用了六年的时间。
    不是路途太遥远,而是他对俗世美景看花了眼。
    这个初次走出大山的少年,每走到一处地方,都要迷恋那里的湖山美好、都市繁华,沉醉于听歌买笑、勾栏瓦肆之中,就要在那里滞留一段时间。
    他要寻找,他究竟要的是什么?是什么最能打动他的心?
    首先打动他的,是杭州的美景。
    这世间居然还有这么美的景色和这么富庶的城市!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天堂吗?
    他年轻的心激烈地跳动着,迫不及待地要用文字为这座城市、为这块城中宝玉——西湖,勾画出他内心的画面:
    望海潮﹒东南形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年轻的柳七公子,用他蓬勃的脉动为人世间留下了这热情澎湃的文字。
    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高高低低的亭台楼阁、隐隐约约的十万人家,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
    
    参差十万人家(资料图 图源网络)
    再看那琳琅满目的珠宝、家家户户的绫罗绸缎,无不向世人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无尽奢华。
    美丽的西湖和重重叠叠的山岭交相辉映,在这里,秋天时桂花满城飘香,而夏天的湖面,极目所望尽是少女般的荷花在风中摇曳。
    这首《望海潮》一出,杭州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柳七公子,一词名满天下。
    传说金主完颜亮在一百多年以后的南宋王朝看到柳七公子的这首《望海潮》,不禁被“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描述所打动,南征之念顿起,不顾一干王公大臣的反对,提兵前来侵宋。
    后来有人这样形容这首词引起的轰动: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虽然这次伐宋失败了,但是柳七公子的这首《望海潮》却一直流传了下来,而那句高度凝练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成为了杭州的名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