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中国封建社会的陵墓葬制和葬式有哪些?(2)


    明清两代对帝王陵一反元代作法,借鉴了唐陵、金陵和宋陵的一些做法,尽力张扬其事,创立了宝城宝顶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建筑是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填土,填的土高出城墙成为一个圆丘。城墙砌筑垛口和女墙,和一座小城—样。这座只供死人居住的小城称为“宝城”,高出城墙的圆丘称为“宝顶”。
    这种宝城宝顶式的第一个帝王陵墓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明朝开国的第二年(1369),朱元璋为自己的父亲在安徽风阳修筑皇陵,基本上是沿袭汉唐旧制。而他自己在南京营建的陵墓却蹊径独辟,开辟了后来北京十三陵和清东西陵的先河。
    
    明孝陵(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孝陵始建于明洪武九年(1376),洪武十四年初步建成。整个陵墓的布局是这样的:
    下马坊俗称“下马牌坊”。
    大金门孝陵陵园大门。
    四方城内竖一块完整的大石碑,碑高8.78米,是明成祖朱棣亲制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御河桥
    神道共12对24个石兽,以及石雕文臣武将。
    棂星门
    
    棂星门(资料图 图源网络)
    方城为红粉围墙,正中大门书“明孝陵”三字,门内有御碑亭、棱恩殿,棱恩殿以上是高约20米的方形城墙,所以称作方城。中间是一条拱形的墓门隧道。斜坡要走54级石阶达墓门。隧道尽头,豁然开朗,一碑耸立,上书“此山乃明太祖之墓”,方城之上建有明楼。
    宝顶方城之后,就是称为“独龙阜”的宝顶宝城了。所谓“宝顶”是直径400米的圆形大土丘,这和汉唐以来的“方上”截然不同。所谓宝城,就是围绕宝顶砌筑的砖墙。宝顶—下面是明太祖的地下宫殿。
    明孝陵建成后,明清两代帝王陵均都效仿,又由于明孝陵、明十三陵,清东、西陵和清关外三陵的开放,人们头脑中的陵园建筑和布局基本亡是这个样式的。这种宝城宝顶和方城明楼构成的帝王封土坟头,比“方上”的坟头和以山为陵复杂得多,突出地显示了陵寝的庄严气氛,也增强了建筑的艺术性。宝城宝顶这种帝王陵的建筑是封建王朝陵园建筑的最后形式。清光绪皇帝下葬后,随着封建帝制在中国的结束,帝王陵墓建筑就永远作为历史而存在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