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从《芈月传》到《礼记》中的命名礼


    文/阿K
    近日,《芈月传》的热播引来一阵“芈月”热,聚会聊天,言必称芈月。近年来,随着古装剧的热播,观众对古装剧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同时对古装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服制是否合适,妆容是否合适,器具是否合适等等。那么今天,乘着这股芈月风,我们也借《芈月传》来“说说礼”。
    
    嬴荡(资料图 图源网络)
    大家应当还记得剧中有一个人叫作“嬴荡”吧,这名字着实让阿K这种in、ing不分的南方人乐了许久。不过人家荡儿的父王给出的解释是:纪念成汤,荡平六国。此话一出,乐得荡儿的母后芈姝笑开了花,满心以为这王位就是荡儿的囊中之物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得知此名的魏夫人就不开心了,一个荡字,她立马就明白了背后的含义,开始担心自己儿子是否能成为储君。
    
    魏夫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
    后来,芈月也生了个男娃,秦王当即赐名为“稷”,说是:黍麦同稷,五谷丰登。聪明人都知道,这秦王有托付江山社稷之意。这下就把芈姝给急坏了,两姐妹开始各种掐……
    由此可见
    1、名包含了父亲对孩子的期望与祝福。
    2、取名的时间是孩子一出生,或者出生后不久就取。
    3、孩子的名字由父亲取。
    这是《芈月传》呈现给我们的先秦名子礼俗。但是多事的阿K想说,《礼记》里的名子礼俗可不是这样的!
    《礼记》中的命名礼
    《礼记·内则》指出,国君世子的命名礼分为:择日、理发、见子、名子、对答、告名、书名。
    
    命名礼(资料图 图源网络)
    择日、理发
    三月之末,择日翦发为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
    孩子出生后的第三个月的末尾,选择一个好日子给孩子理发。理发不可全部剃光要留一点,男孩留“角”,女孩留“羁”。
    见子
    是日也,妻以子见于父,贵人则为衣服,由命士以下,皆漱浣,男女夙兴,沐浴衣服,具视朔食,夫入门,升自阼阶。立于阼西乡,妻抱子出自房,当楣立东面。
    同一天,孩子的母亲抱着孩子去见孩子的父亲。注意:孩子的父母需要穿新衣(普通人无法另制新衣则至少要穿洗干净的)。
    对答、命名
    姆先,相曰:「母某敢用时日只见孺子。」夫对曰:「钦有帅。」父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妻对曰:「记有成。」遂左还授师。
    对答:孩子母亲命人传话,孩子父亲听闻之后回应,训诫道:“你要教导小儿恭敬地遵循正道。”孩子母亲回复:“一定会让孩子有所成就。”(《礼记正义》:识夫之言,使有成也。)
    名子:父亲握着孩子右手,在小儿的笑中给孩子取一个合适的名字。然后转身把孩子交给孩子的女师。
    告名、书名
    子师辩告诸妇、诸母名。……夫告宰名,宰辩告诸男名,书曰“某年某月某日某生”而藏之。宰告闾史,闾史书为二,其一藏诸闾府,其一献诸州史;州史献诸州伯,州伯命藏诸州府。
    告名:子师将孩子的名字告诉诸妇等女眷,孩子父亲把名字告诉宰(《礼记正义》宰谓属吏也。此处应当指下属的官吏),宰把孩子的名字通报给同族父兄等。
    书名:把孩子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以“某年某月某日某某生”的格式记录下来,收藏好。
    
    小嬴稷(资料图 图源网络)
    《礼记》中给幼子命名的禁忌
    说清了先秦时期给国君世子举行命名礼的流程,阿K还想说,《礼记 曲礼》和《礼记 内则》还指出了一些取名的禁忌。
    “凡名子,不以日月,不以国,不以隐疾。大夫、士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内则》“名子者不以国,不以日月,不以隐疾,不以山川。”《曲礼》
    《礼记》认为给孩子取名,不能用日月、国名、山川和隐疾。大夫和士的孩子不能与世子的名子一样。这些禁忌、原则或者说繁琐的流程、阶级差异等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与今日有诸多不同。
    在古代人看来,人的名字与人的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名”和“我”不分,名字就是人的魂,是人命之所系。在民间社会,小孩的名字是不能轻易告诉别人的,以免受到伤害。一旦孩子因为惊吓或者出现失魂状况,民间有叫魂习俗。一般是拿着孩子的衣服,一路叫着孩子的名字,在孩子可能出事的地点召唤,为孩子安惊治病。
    《礼记》中的命名礼流程较多,等级差异明显,这些与当下社会现实有所差异;命名背后的“名命观”也颇有些玄乎的色彩,难为今人接受。但是我们认为,命名礼和“命名观”背后所包含的情感和伦理,却是亘古未变的。我们需要用一个名字来寄托一种美好的祝愿,需要通过一定的仪式来维系一定的人伦关系。
    转自丨“章黄国学”公众号(ID:zhanghuangguoxue)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