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君子礼容之声容:中国人为什么爱大声嚷嚷?


    文/张德付(腾讯儒学专栏作者,青年学者,本文摘自作者所著《常礼述要》)
    容礼篇·声容
    1、声容静。《礼记·玉藻》
    我们要注意保持安静,不干扰别人的生活、学习、工作。说话的声音不可太高,不要弄出不雅的声音来。
    2、气容肃。《礼记·玉藻》
    呼吸要平静、舒缓,不要喘粗气、大气。
    
    在公共场合,我们万不应大声呼喊(资料图 图源网络)
    3、城上不呼。《礼记·曲礼上》
    登上城墙后,不要大声呼喊。这样会干扰众人,并引起众人的疑惑。今天,在公共场合,我们万不可大声呼喊,更不可大声放音乐。只要是有可能干扰到他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声音,我们都要避免发出。
    4、禁嘂呼叹呜于国中者,行歌哭于国中之道者。《周礼·衔枚氏》
    孔子恶野哭者。《礼记·檀弓上》
    嘂,即叫。在路上叫呼、歌哭等行为,都是被禁止的。野哭的行为也一样。因为这类行为会干扰众人的生活,所以均为礼所禁止。
    5、将上堂,声必扬。《礼记·曲礼上》
    将要上堂,或进入室内,一定要发出些声音(比如敲门,或咳嗽下),以让堂上、室内的人知道有人来了。否则,有偷听、偷窥他人隐私之嫌。
    6、适父母舅姑之所,下气怡声。《礼记·内则》
    适,到。舅姑,公公、婆婆。怡,和悦。在父母、公婆等尊长面前,要和颜悦色;和父母公婆说话,声音要柔美和悦。
    7、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礼记·内则》
    谏,劝止。父母若犯有过失,为人子者也应该和颜悦色,以柔美的声音来劝止。如果父母没有听取劝止,为人子者当充满敬意孝心,待到父母心情舒朗时,再次劝止。
    8、闺门之内,戏而不叹。《礼记·坊记》
    闺门之内,指在家中。戏,戏笑。在家中,为人子女者,可以像小孩子一样戏笑,以博父母开心;但不可发出忧叹之声,令父母担心。
    9、当食不叹,临乐不叹。《礼记·曲礼上》
    吃饭时,听音乐(娱乐)时,不要发出叹息之声。若是自己独自吃饭,则为影响消化。如与众人会餐,则会令别人也失去了食欲。所谓“一人向隅,举座不欢”,正是说此种情况。
    10、望柩不歌。适墓不歌。《礼记·曲礼上》
    柩(jiù),灵柩。看见灵柩,即看到有人在办丧事,就不要唱歌。在墓地里,也不要唱歌。否则,会让人觉得,缺乏同情心。
    11、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礼记·曲礼上》
    舂(chōng),舂米。里,居民单位,二十五家为里。殡(bìn),出殡,指办丧事。邻居有丧事,舂米的时候就不要打号子。里中有丧事,就不要在巷子里唱歌。今天,如果我们所在小区有人办丧事,我们就不宜在小区里(或附近)从事娱乐活动或播放音乐。
    12、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篇》
    哭日不歌。《礼记·曲礼上》
    哀痛作为一种感情,不可能戛然而止,必然是逐渐衰减的。因此,如果我们在某一天遇到悲痛的事情,而大哭一场,于当日就不要唱歌,或从事娱乐活动。否则,会让人觉得不合情理,没有心肝。
    作者小传:
    
    张德付(资料图 图源网络)
    张德付,字子闵,号继周者。安徽人,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主要研究儒家经学,致力于中华礼乐的研习与复兴,对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之学尤有独到之见。
    腾讯儒学特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