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乾隆南巡图》动起来:乾隆爷喊你随驾南巡


    《乾隆南巡图》数字展示(第一卷片花),时长0'47'',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推荐展览】
    展览:国博典藏《乾隆南巡图》长卷数字展示
    展期:专题展示(常设)
    时间:每天四场,开始时间9:30、10:30、14:00、15:00
    地点:南6展厅
    票价:5元
    【背景资料】
    王宏钧解读《乾隆南巡图》(第一卷)
    仰赖一幅幅画工精细的长卷,二百多年前浩浩荡荡的南巡之旅生动呈现。
    今人不仅可以看到乾隆皇帝的一举一动,文臣武将的着装、出巡仪仗的派头、市井风俗乃至大江南北间的自然地理景观也可尽数知晓。
    作为南巡事件的亲历者,不知画师徐扬奉旨献艺时是否意识到,他的丹青点染浓缩了盛清的黄金年代……
    
    乾隆南巡图(局部)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一七一一年~一七九九年),年号乾隆,世称乾隆皇帝。他在位时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史称“乾隆盛世”。乾隆帝七十五岁时曾说:“余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出兵平定西北动乱,统一新疆),一曰南巡。”对于乾隆六次南巡,二百多年来后人评说不已。乾隆本人在《恭奉皇太后驾临金山记》中说:
    我皇祖圣祖仁皇帝抚育九有,匪居匪康,以江浙地远京畿,其民文而慧,文则知礼义,导之善可以为天下倡;慧则鲜坚持,入于恶亦可为天下倡。而且财赋所出,国家藏富之地也。是以涉河渡江,不惮屡勤清跸。
    看来,关注东南地区的思想政治动向和财赋漕粮,才是康熙乾隆屡次南巡的深层目的和基本动因。不过,乾隆对旅游有更多的兴趣,而康熙似没有这样多的雅兴。《乾隆南巡图》是描绘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首次南巡的巨幅历史画卷,原藏于故宫博物院,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由宫廷画师徐扬奉命以“御制诗意为图”,共十二卷,纵六十八点六厘米,总长一万五千四百一十七厘米。徐扬画风清丽,供奉内廷后,还吸取了某些西洋画技巧。本图卷以诗立题,依诗作画,画意与诗情珠联璧合,形情相映,正如苏东坡所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显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又一特色。
    【启跸京师】
    这第一卷,描绘乾隆十六年正月十三日,皇帝侍奉皇太后钮祜禄氏自乾清门启銮,出正阳门,右转沿西河沿大街西行,过宣武门前,出广宁(安)门,过宛平县城、卢沟桥、长新(辛)店、前往黄新庄行宫的情景。
    图卷开头有梁国治书乾隆《恭奉皇太后南巡启跸京师近体言志》诗。诗的大意是:立春后第一个“辛”日,到天坛祭祀上天,祈祷今年五谷丰登。然后效法皇祖亲扶凤辇侍奉母后去巡视江南,实现承欢尽孝的心愿。“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这是《易经》中的重要古训;倡导“五教”、“宽容平和”,这是《书经》中《舜典》的名言。我还没有巡视更多地方察吏安民、行恩布德,怎能以车驾频繁而推辞出巡?
    展开图卷,赫然入目的是宏伟壮丽的正阳门城楼和箭楼,正阳门前护城河上是雕栏玉砌的石桥。桥南宽阔的大街上,一座金碧辉煌的牌坊耸立当中,坊额上大字“正阳桥”。
    从正阳门中,数十名手擎豹尾枪或腰挎仪刀、弓矢的侍卫亲军走了出来。过了正阳桥右转,跟随前面的大队向西行进。后边两面殿后的黄龙大纛旗,在领侍卫内大臣、司纛侍卫长和建纛亲军的护卫下走在正阳桥上。一道蓝布围幛拦街遮断,官民人等在此回避。
    南巡人马车辆沿大街西行直到宣武门前,经过的这一带街道宽阔、楼舍整洁、店铺林立、百货纷陈,一片熙攘繁荣的喜庆气象。大街两边,骑马挎刀的侍卫亲军成对走来。在前引大臣导引下,一顶两层穹盖的明黄色肩舆由十六人抬着缓缓行进,这是皇太后的凤舆。后边三辆明黄色两层穹盖的二轮仪车各由一匹大马拉着,随凤舆行进。
    乾隆帝在众多大臣、侍卫的前引后扈之中到达广宁门外。他头戴黑色行冠,身穿石青色行褂,黄色行裳,骑一匹白色骏马,在九龙曲柄黄华盖下面色平和地缓缓前进。从广宁门开始,大路两边陈布着皇帝出行的大驾鹵簿。各式旗、幡、伞、扇、长戟、长殳、庞大的金辇、玉辇、导象、宝象,还有大铜角、金口角(唢呐)、云锣、笛、管、笙、鼓等乐器,边走边吹奏,已到达卢沟桥上。往南长新(辛)店、塔洼的大路上,衙署、店铺和民户的门前,家家摆设香案,焚香燃烛,许多百姓扶老携幼向北张望。前边牌坊后,一片房舍俨然,这就是良乡黄新庄行宫了。(本文原刊载于《紫禁城》2014年第4期,此处有删节。作者王宏钧曾任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副馆长,现任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明清史研究。)
    本文源自【国家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