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让博物馆走出“象牙塔”


    文/李梅田
    当前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大发展的时期,无论馆舍建设、文物藏品还是观众参与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然而目前的博物馆在管理理念、展陈方式等方面还明显滞后于快速提高的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需求。传统的博物馆之所以观众参与度不高,主要原因是博物馆的定位不明确,博物馆只是文物收藏和研究的机构,即便注意到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也往往以教育者的姿态进行教科书式的宣教,这样的博物馆实际上是对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也是对纳税人和社会的不敬。
    
    李梅田教授(资料图 图源网络)
    要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关键是要让博物馆走出“象牙塔”,让文物具有更好的“可接近性”,让“死”的文物“活”起来,让观众在接近博物馆和文物的同时,认识古代社会、理解古人生活。在这方面,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博物馆之夜》栏目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
    以《科举博物馆》专题为例,《博物馆之夜》在栏目定位上十分注重博物馆的人文性,它从“科举门”匾额开始,到“励志堂”匾额结束,这部45分钟的电视栏目通过唯美的画面和准确的叙述,将科举博物馆收藏的数件珍贵匾额、文书档案和其他实物以“人文”的线索连缀起来,对中国古代极为特殊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产生与衰亡的过程进行了系统解读,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历史文化教育之旅,更是对新时代博物馆功能的一次积极探索。
    《科举博物馆》以电视媒体的特殊优势,将一件件孤立的文物与活生生的人串联起来,以范进中举的逸闻、贾宝玉的故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谚语等极其大众化的语境来解释科举与古人生活的密切关系,通俗地解释了这项极其重要的古代制度;又以现代教育体系来对比科举制度下的童式、乡试、会试、殿试体系,让普通观众一目了然,仿佛一下拉近了古今的距离,使得博物馆的“可接近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普通观众也许对科举制本身的起源、发展与消亡的历史并无兴趣,但从科举与社会、古人生活的角度来进行解读,观众必将感同身受,因为人性是永恒的。观众看到这些匾额等实物就如同感受到了古人的喜怒哀乐,而最终达到了文化传承的目标。
    国务院新近通过的《博物馆条例(草案)》明确提出,要强化博物馆的服务教育、科研、文化建设和大众生活的社会功能,这是对新形势下博物馆功能提出的更高要求,通过对博物馆宣传教育方式“以人为本”的尝试,必将使得沉闷的博物馆生动起来,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