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2014年考古解读了哪些密码?(2)


    寻找早期文明形成的新证据
    随着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不断深入,各地与研究文明起源有关的重要发现不断涌现。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被认为可能与尧时期的都城有关,在280万平方米的大城内的东北部,确认了围绕在宫殿区之外的宫城,把我国历史上宫城出现的年代从夏代后期提早到夏代以前的尧舜时期。位于山东日照的尧王城遗址,探明了整个遗址南北长约2100米,东西宽约1980米,总面积超400万平方米;其规模不仅在黄河下游首屈一指,在全国同时期城址中也名列前茅;城址由内外两道城墙及二圈城墙三圈环壕构成,其中内圈环壕环绕内城墙,第二圈环绕核心区,第三圈环绕了外城并将其他区域的遗址包含在内;城墙的使用年代约在距今2500—2300年前后。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是近年发现的距今4000年前后规模最大的城址;2014年,在城址内城韩家圪旦的一处山峁上,发掘了一批房址和较高等级的墓葬,墓葬虽被盗掘,但仍出土了一批陶器、石骨器,为进一步研究居住在石峁城址的性质和当时人们的活动提供了新资料。以随葬距今5000多年精美玉器的大墓而闻名的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2014年开展了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彻底改变了前些年只知墓葬,不了解遗址整体布局的状况。山东章丘城子崖城址重新开掘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掘过的纵观城址、长达400米的探沟,取得了较为全面的地层信息资料,还发现了早晚两期岳石文化城墙及相对应的壕沟、大面积岳石文化夯土台基,以及带有岳石文化因素的商代墓葬等重要遗迹。
    在良渚文化衰落之后出现,因其包含有部分黄河中下游文化因素而引人注目的上海广富林遗址近年再度开展大规模发掘,多所高校和地方考古所共10家单位参与工作。2014年发现崧泽-良渚文化墓地2处,发掘墓葬200余座。最重要的发现是一处可能与祭祀活动有关的良渚文化人工建筑土台,土台大致呈方形,面积近3000平方米,土台堆筑于湖沼低地之上,分多次采用草裹泥或草铺泥堆筑而成。
    探索夏商周时期的新资料
    在夏商时期的考古也有重要收获。郑州地区东赵遗址发现了夏代后期的城址和商代早期的大型宫殿遗址,城内发现集中成片的圆形地穴式遗存,坑内发现完整的猪骨架、石铲、未成年人骨架、龟壳等,初步判断为祭祀遗存。此外,还发现一出土卜骨的祭祀坑,这是目前发现的夏代后期单个遗迹出土卜骨最多的,对研究夏代后期的占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江西九江荞麦岭遗址发现保存较好的二里头晚期至二里岗时期的遗存,以中原商文化为主,融合了本土的文化因素,是中原商文化早期经略南方地区的重要证据。对于研究长江中游南岸地区夏商文明的南渐和江西地区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在西周都邑丰镐遗址,继续开展大规模的考古勘探,获得了该都邑的范围和布局的新资料。陕西周原考古在中断数年之后,2014年再度启动。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岐山凤雏大型建筑基址以南又发现一批西周时期的墓葬和一座车马坑,其中一座贵族墓葬出土一批青铜礼器,车马坑里放置的车辆装饰有用绿松石镶嵌的兽面纹装饰。这些发现为研究西周时期周原的地位、性质乃至西周时期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持续数年的山东曲阜鲁国故城的大规模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接近尾声,基本搞清了该城址的布局。河南洛阳伊川徐阳发现春秋中晚期的墓地,发现陪葬的车马坑;在附近的宜阳县南留发现有东周时期的古城,可能为周代西部少数民族方国陆浑戎国君的陪葬和居住地。
    湖北郭家庙墓地曹门湾墓区的发掘取得喜人成果。揭示了一处以M1为中心的曾侯墓地,共发掘墓葬29座、车坑1座、马坑2座、车马坑1座,出土青铜器800余件套、玉器86件、漆木器40余件。其中瑟、建鼓、保存完好的彩漆木雕编钟、编磬笋虡(音“句”。古代悬挂钟磬的架子,横架为笋,直架为虡——编者注)、实物形态的墨等随葬品都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采用鎏金技术制作的虎、曾国乃至春秋早期规模最大的车坑和马坑的发现都十分重要。本次发掘填补了西周早期叶家山曾侯墓地和春秋中晚期的文峰塔曾侯墓地之间的缺环,对于曾国历史研究以及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建立至关重要。
    我国古代玉器发现众多,但有关玉矿开采和玉料加工的考古材料却十分匮乏。甘肃肃北县马鬃山玉矿遗址的发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发现有矿脉、矿坑、作坊、基址以及石料和工具等,对研究距今4000年前后至商周时期玉料的开采及相关的技术、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层面的问题都有重要意义。
    2014年在新疆地区的考古发现成绩斐然。阿敦乔鲁青铜时代早期中心性遗址和大型石构墓葬位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它的继续发掘以及对博尔塔拉河流域同时期遗址分布状况的调查,对于认识西天山地区乃至中亚地区北部青铜时代早期社会提供了重要材料。阿敦乔鲁遗址与墓葬所反映的文化特点,显示了天山在连接东西乃至南北两侧古代文化往来中的桥梁作用。
    
    新疆帕米尔吉尔赞喀勒拜火教墓地(即曲曼墓地)地表的黑白石条遗迹(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与巴基斯坦接壤的新疆塔吉克自治县的曲曼墓地为亚欧大陆迄今罕见的考古发现。这里发现了在地表上以黑色和白色小石块构成的大范围黑色和白色条状遗迹,旁边发现同时期的多人合葬墓葬。出土的众多颇具特色的遗迹和遗物表明,距今2500年左右,帕米尔高原作为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在亚欧大陆各种文明的活跃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疆青河县三海子遗址的考古发掘,确认了该遗址用石块构建的巨型圆形石堆并非墓葬,而是大型的祭祀遗址。
    2014年在西藏的考古工作,也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廓雄遗址的联合考古发掘中,发现了青稞种遗迹,并测得数据为距今约3200年,这是雅鲁藏布江上游高海拔地区首次获得新石器时代晚期测年数据。而且此次在廓雄遗址发现史前青稞种碳化物,也是西藏首次在雅江上游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农作物遗存,将为研究西藏高原史前农耕及栽培作物的起源演化增添新的佐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