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行通济 无闭翳:佛山人行善济困共度元宵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夜,至正月十六,在广东佛山,人们会一手举着转运风车,一手拿着寓意“通财”的生菜,携同一家老小,参与到“行通济”的行列中。据统计,每年行通济人数逐年递增,至近年突破70万新高。
    
    佛山人元宵行通济(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为何佛山人热衷于“行通济”?这得从“通济桥”的来历和寓意说起。通济桥最初为木质结构,由附近乡民集资修建。至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户部尚书李待问衣锦还乡,回到佛山,见该桥年久失修,便发起募捐,倡议修桥。新桥于翌年建成,并命名为“通济桥”,寓意“桥以通济名,必通而后有济”,“以正义通,以亨屯济”。该桥地理位置关键,是通往顺德、番禺的必经之路,在佛山商贸交流中起重要作用。佛山商民见“通济桥”好彩头,过年来走走,祈求来年生意顺利、兴隆,久而久之,便形成“行通济”的习俗,“行通济,无闭翳”也成为了流传的俗语。在粤语中,“行”是“走”的意思,“闭翳”指烦恼,成为习俗后,不仅是商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不分年龄长幼,都习惯且热衷于在元宵佳节(正月十五或十六)“行通济”,祈望来年好运、万事顺遂没烦恼。
    关于“通”,《周易》有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济”带有“渡人”、“拯救”、“扶持”、“补益”等含义,以前不好的,现在或将来会变好,原来也不错的,未来会更好。“先通而后济”,“通”是“济”的前提,尤其对于经商而言,商路通了,便路通财通事事通。这一来体现了佛山的经济发展与繁荣,二来从商业往来、经济发展出发,又不止于经济,延伸到健康、学业、事业、运气、爱情、家庭、社会……方方面面,体现了佛山人民美好的心愿和希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勤劳务实的打拼精神。“以正义通”,让人想起过年时流行传唱的粤语年歌《财神到》:“财神话/财神话/揾钱依正路”,意思是,财神劝诫世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亨屯济”,“亨屯”同样来自《周易》,有“使危难困厄得到解救和通达”之意,无怪乎“行通济”有筹善款、献爱心的传统。
    通济桥有一个流传至今的传说。有一天,一道士拿着个红色包袱到茶楼喝酒,边喝边喃喃自语“通吾困,济吾贫”,饮罢醉后,飘然离去,化作金光。待其走后,众人发现他把红色包袱落下了,打开一看,竟是白花花的银子。大家联想到其口中念叨的“通吾困,济吾贫”,便认为是仙人所赐,于是用银子建成了“通济桥”。故事仅是一个载体,更为重要的是“通吾困,济吾贫”这个志向与理念本身。“困”需要“通”,“贫”需要“济”,通了、济了之后便无困、无贫,是谓无烦恼。这是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兼济天下”的博爱精神,这种精神通过“通济桥”这个载体,由传说中的“仙人”,以及历史记载中的李待问兄弟为源头,向普罗大众传播,愿走过“通济桥”的民众能常怀慈悲与善意,在力所能及之时多伸援手,向着弱势群体,向着需要帮助的人。因此,在“行通济”时,桥上、桥下都能见到筹募捐款的机构和奉献爱心、积德积福之人。
    大概只有亲身体验过佛山这一“行通济”民俗的本地人才会明了,和家人在一起,举着风车,拿着生菜,凑着热热闹闹的人群,祈愿来年顺景和美,那份乐也融融、暖上心头、喜上眉梢的甜蜜与温馨,那种对美好生活的享受与感恩,对更好未来的憧憬与向往,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样的民俗,也让移民多年的亲朋,每每回想,仍百般眷恋,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不变的仍是来自家乡、来自童年的那份美好,而再次体验此番民俗的平凡心愿,只有在这里才能得到满足和慰藉。“生菜”寓意“生财”,是要在完成整个“行通济”的过程后带回家的,取其“引财归家”之意。一个看似简单的“行通济”活动,融汇了丰富多样的风俗习惯,是名副其实、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通济桥入口处,大门的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
    上联: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
    下联:济万人之往来,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
    据说,通济桥原为拱形桥梁,夕阳西下之时,斜照将其倒影映在水中,仿如一道美丽的彩虹,从天上变幻到绿波中。这便是“村尾垂虹”的奇观,也是佛山“古八景”之一。先通而后“济万人之往来”,假若没有像李氏兄弟的眼光和胸怀,又凭何做到呢?
    腾讯儒学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责任编辑:admin)